吴文化—吴地风物—江南园林和皇家园林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艺术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 独特的审美情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在中外园林 艺术中独树一帜,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 东方的艺术瑰宝”。
耐人寻味的是,这种起源于民间的艺术竟然浩浩荡荡地北上,在威 严的皇家园林中登堂入室,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三座最著名 的皇家园林,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感受 到江南园林的气息。颐和园中有个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乾隆仿无锡 寄畅园建造的;还有一条买卖街,系仿苏州街市而建,被命名为“苏州 帧薄1?暑山庄更是集江南园林之大成,嘉兴的烟雨楼、宁波的天一阁 、苏州的狮子林、镇江的金山寺等等,都在山庄中得到仿建。圆明园已 被英法联军烧毁,无从实地考证,但是,从留下的历史资料 中人们能看 到,圆明园中有着江南园林的影子。江南园林艺术对皇家园林巨大而深 刻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吴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江南园林艺术进入皇家园林,产生了不同 民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 颐和园中有一组称为“四大部洲”的藏式建筑。避暑山庄的“万树园” 当年曾是一派草原风光,设有许多蒙古包,清朝皇帝在这里接见、宴请 少数民族上层首领和外国 使节;拱卫山庄外围的“外八庙”集中了汉、 满、蒙古、藏等民族的寺庙建筑风格,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这些皇家 园林是满清最高统治者心态的生动体现———他们对汉族文化的欣赏和 仿效 ,对本民族游牧生活的回忆和眷恋,对其他少数民族固有传统的宽 容和接纳。在皇家园林中仿建江南名胜,决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 艺术的再创造。江南人士看到它们,会油然产生似曾相 识的亲切感,然 而,它们与原型又不尽相同。抹上了皇家园林浓重的色彩,同壮阔的北 国山水浑然一体,与其他民族、其他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这些仿建的 景点灵秀中透露雄伟,细腻中蕴含 粗犷,呈现一种新意境。
发祥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它几乎 全盘接受了汉族文化。满族和汉族,一方是军事的南侵,一方是文化的 北伐;一方是文化上被同 化,一方是军事上被征服;一方是军事上的胜 利者,一方是文化的胜利者。这种征服和同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伴 随着朝代的更迭、战争的血雨腥风和漫长时间的磨合。“扬州十日”、 “江 阴”、“嘉定三屠”等等,满清军队的野蛮和残暴令人发指。 可是,另一方面,满族又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进取的民族,它对于汉族 文化的学习和模仿,对于历代汉族王朝统治经验的总结 和吸取,在各少 数民族中首屈一指也是最成功的。这些文化的因素对缔造政权巩固、疆 域广阔、国势强盛的满清帝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毕竟,清朝维持对中 华大地260多年的统治,单靠武力是万万不行的。
清朝的皇家园林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们是各民族、各地域 文化融合的产物,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满清帝国的象征。清朝皇帝建造 园林是为了自己享乐和炫耀,他们也 许不会料到,皇家园林的兴衰和国 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建造之初,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标 志着满清帝国的强盛;当帝国主义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皇家园 林遭受到巨大的 劫难。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直至在140年后的今天,每个中国人依旧对此痛定思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