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惠山金莲花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惠山金莲花,江南的春夏之交五月初,正是绿肥红瘦之时。然而,在无锡锡惠公园著名的千年古刹惠

  江南的春夏之交五月初,正是绿肥红瘦之时。然而,在无锡锡惠公园著名的千年古刹惠山寺内,御碑亭前一碧方塘中,却开满了一种神奇而灵秀的金黄色小花,她就是被人们誉为“惠山一宝 ”的金莲花。

  漫步古色古香的宋代金莲桥,空气中洋溢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肺,令人神清气爽。是香樟花香?是银杏花香?还是野蔷薇香,或者就是这金莲花香?或许是,或许都不是。那是 一种莫名的天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优美的名字:江馥。俯看那漫生满池的金莲花,但见叶碧如洗,朵朵金莲在阳光拂照下暗香浮动,含情脉脉。恍惚间,莲叶间倒映出些许天光云影,鱼戏莲花 动,使平静的莲塘愈加妩媚。

  其实,这种娇小玲珑的金莲花是很有点历史的。早在1200多年前唐朝陆羽的《惠山寺记》中就写道:惠山古称华山。华山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 晚唐诗人皮日休也咏有:“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曰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诗篇。到了明朝,邵宝《惠山记》称:金莲花为寺僧不知何方带入。又说:此花域内存三: 一为华山,一为庐山,一为本山。时过境迁,“金莲池水浸莓苔,千叶莲花不复开。”原来颇有“仙气”“服之羽化”的“千叶莲花”不知何时蜕变为“金莲花”,而且竟然奇异得全国仅存三处 。

  这种金莲花生来也福气,处于佛门胜地,受人顶礼膜拜。尤使人羡慕的是,它的根就浸淫于泉水之中,汨汨流淌的“天下第二泉”水“以它水特洁”孕育了金莲花,使这种野花根繁叶茂, 更加水灵。但这种其蔓如荇,花黄而小,似水仙,有幽香的金莲花到底是何种植物?植物志上无从查证。据专家称,这种名为“金莲”的植物其实过去在我国江南是最普通不过的乡村水沼野花, 名为“萍蓬莲”,只不过到现代。环境变化,这种植物倒也变得罕见,只能在惠山园林得以生存繁延。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金莲是否就是古人所称“全国仅存三处”的“金莲”?是否就是“三 寸金莲”?也许只能是个谜,费人猜想。

  惠山古寺屡经火劫,早已不存全貌。但是这种神奇的花经历了千年寒来暑往,承受众多善男的宠爱,愈加茂盛,生机勃勃,年年到时开放,芬芳 散满惠麓。或许这就是人们喜爱她的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名特产之一,是中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品,始于“明”而盛于“清”,已有近500年历史。惠山泥人的原料———黑泥,取自于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稻田一米深以下,这种泥土质细腻柔软滋润,粘性特别好,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非常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之分,又称“耍货”、“手捏泥人”,两个品位之间风格各异。“粗货”(耍货),把创作设计作品用单片、双片或多片模型制作彩绘而成,以单纯、简练著称,其造型丰满圆润,色调鲜明,内容以吉祥喜庆为主,著名的《大阿福》就是最具惠山泥人特色的代表作。“细货”(手捏泥人),不用模具,艺人直接捏塑而成,造型设计以突出人物为主,特别把握人物的神态、动态,做到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手捏泥人是惠山泥人中最负盛名的一类,堪称“中国一绝”。“即席塑像”是惠山泥人的一门绝技,当你坐候一小时,半身胸像就出现在眼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门技...
· 吴文化—吴地风物—《红楼梦》里惠泉酒
曹雪芹喜欢喝酒,他的友人称他“放达好饮”(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小注),“酒渴如狂”(敦诚《佩刀质酒歌》序),“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敦敏《题芹圃画石》)。“芹溪”、“芹圃”,都是曹雪芹的号。他在长篇小说《红楼梦》中,也写了不少饮酒的场景,以及酒醉后的神态。特别是两次写到当时无锡的名酒———惠泉酒。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么什?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宝玉道:“这个容易。...
· 吴文化—吴地风物—古时佳酿惠泉酒
无锡天下第二泉闻名天下,第二泉的水透明清纯,甘美醇厚。对于何以会形成如此甘泉的原因,宋代有人认为是因山腹中贮藏铅锡矿脉,泉水“感锡之气”而变为甘,并以无锡历史上周秦间大产铅锡的传说为佐证。实际上,惠山系乌桐砂岩,泉水经过滤,含有大量矿物质,因而甘洌可口。如果将二泉水倒入杯中,泉水可高出杯口数毫米而不溢。据专家分析,二泉水确实具有消烦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明代“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有诗云:“一举烦郁释,再举毛骨轻,三举不敢咽,恐生羽翼随风行。我闻兹泉世无匹,梦寐求之不可得。”(《谢人送惠泉》)清洌甘美的二泉水不仅烹茶特佳,就是酿酒亦是上品。元代以来,惠山附近就有人取惠泉水酿酒,称作惠泉酒,至明代已名闻天下。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篇就提到“惠山泉酒”之名。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曾有诗句赞道:“一瓶暖贮惠泉酒,过得层蛮日又低。”(《咏惠山》)清初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酒家店小...
· 吴文化—吴地风物—惠山香汛画风俗
惠山地近无锡城区,明清以来,形成朝山进香游惠山的传统习俗。清明节是惠山第一大香汛,清代竹枝词云:“九龙香汛踏青时,随喜求仙信所之。”三月十四是惠山第二大香汛,相传这天是玉帝诞辰,成千上万老百姓会合四乡香会,蜂拥至惠山,名曰朝山进香。尔后三月十八,传说是道教三茅真君诞日,是日香会俗称三茅会。自芙蓉山至惠山,进香者彻夜不绝。“头茅峰要明朝上,趁早先烧十庙香。”这是惠山的第三大香汛。最有名的是“老八谢”庙会。三月廿八是惠山东岳庙东岳大帝黄飞虎诞辰,无锡环城八庙朝东岳,成为惠山三月香汛的高潮。到了民初,剩下七庙:南门外张元庵的治水之神张渤,封号为齐天大帝,位居各庙之首,仪仗用帝王制,銮驾及六部大臣等;南水仙庙镇江王、明抗倭邑宰王其勤;东门外延寿司神延寿星君;北门外延圣殿都天大帝张骞,提点诸神,职位与张渤相仿;黄埠墩上都城隍庙、邑宰刘王纬;老城隍庙城隍爷。另有一位张巡大老爷,供奉在锡山张中丞庙,与东...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