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壶中之冠陶中之王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4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壶中之冠陶中之王,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这种非醇性的饮料长期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这种非醇性的饮料长期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公元 九世纪后期,唐朝人陆羽在几十年的研究基础上写成了一本《茶经》,对茶叶的品种、烹茶的用 水和方法以至各种茶具都作了出色的总结。

  一套精制的茶具用来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确实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陆羽的时代 推崇“越窑”即浙江的青瓷茶具,之后,江苏宜兴的 紫砂茗壶就异军崛起,成为在各种名瓷之外别树一帜的茶具。紫砂壶不仅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彩 淳朴古雅的特色,而且还有特殊的功能,泡茶的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加之使用的 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醇香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的沸水都会有一 股清淡的香味,所以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被人珍同拱璧,贵如珠玉。

  根据考古发现的 “青莲岗文化”证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的先民在使用细小石器、过着渔猎生 活的时候,就发明了原始的陶器,使山区的自然资源得以开发,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紫砂 壶的创始与宜兴陶瓷的悠久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宜兴就成为几何印纹硬陶 和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施曾在宜兴制陶。在西汉六朝,宋、元和 明代前期,是宜兴日用陶业的发展时期,也是紫砂茗壶的创始时期。宋代有可考,明清大放异 彩,使宜兴陶器成为闻名于世界的产品。

  紫砂茗壶的迅速勃兴是由于明代饮茶方式由烹点饼 茶改为冲泡散茶。泡茶需用新式茶具壶。紫砂的特性可使茶的色、香、味得到最佳发挥,最适合制 作茶壶;并且因紫砂泥的可塑性强,茶壶造型可随心所欲地变化。紫砂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 士大夫所关注,并有人参与设计制作,赋予它文人艺术品的性质。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向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 形,赋难为状”之誉。在古今 中外文献上,对紫砂壶有多种称谓,如“茗壶”、“注春”、“茶瓶”、“茗瓶”、“瓦壶”、“ 泥壶”、“紫瓯”、“砂罂”、“紫砂罐”、“朱泥壶”、“茶注”、“茗注”、“砂壶”、“ 宜壶”、“砂器”、“紫砂器”等等,名号不一,称谓互异,但都是指宜兴的紫砂壶。

  紫砂壶如按造型的形式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 器造型四 类。在紫砂壶生产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生产的主流却又有所偏 重于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及发展趋势。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紫砂茗壶的造型 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最繁荣时期。现代的紫砂壶艺术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为代表。随着 现代工艺的发展,新一代的陶艺师在继承传统制壶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古今名师制壶的优秀成果 ,在用泥调色、壶具结构、制作技术及造型装饰等方面,大胆推陈出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秀 辈出,传、承、创欣欣向荣。

  当代紫砂茗壶的特征是:充分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把 壶艺师们丰富的艺术想象立体化。作为茶具紫砂壶,它厚薄有度;端握顺手,注茗流畅,用来得心 应手。作为壶艺,它集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身,圆器骨肉亭匀,珠圆玉润;方器线面挺括, 轮廓分明;筋纹器节奏有序,纹理精巧;塑器肖形状物,理趣兼备,体现了高度的美学法则。特别 是在装饰上展现出多体书法的诗词歌赋、花鸟山水及图案人物等等,使文学、书法、绘画、篆刻 与壶艺融为一体,更增添了迹外传神的韵味,使人饮茶之余,油然产生陶情冶性的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 吴文化—吴地风物—馄饨担
半个世纪前,无锡“王兴记”的馄饨早已脍炙人口,称誉沪宁线。但街巷里仍有敲着竹梆子的馄饨担出现,那一人肩挑、造型独特的馄饨担,不失为江南城市的一道景观,是完全可以陈列在现在的民俗博物馆里的。结构奇特的担子完全竹制,一人多高。一头是烧木爿的锅灶,热汽腾腾地冒汽;另一头有几层抽屉,装着裹好的小肉馄饨,抓过来就能下到开水锅里。竹架子上碗勺作料齐备,挑起来就能换地方。无吃客时,担主抓紧时间裹馄饨,他用一支细竹筷,沾上肉馅,在现成的三角形皮子上一卷一裹,一只只小馄饨就出戳恕V癜鹱印翱┛┛币磺茫?客来到,现下现吃。这种馄饨担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是为一般市民服务的,它多在黄昏后出现,深更半夜还能听到梆子声。冬天的夜晚,饥肠辘辘的夜归人路过一副馄饨担,便会摸出张把角票来上一碗,就着摇曳的风灯慢慢地吃。吃不大饱,但身子暖和了。
· 吴文化—吴地风物—蒸糕
要过阴历年了,旧时的无锡人家有花钱请蒸糕师傅上门来蒸糕的,那可是一桩大事,蒸糕时小孩是不准瞎三话四的,这不仅是要讨吉利,“蒸蒸日上,步步高(糕)升”,而且据说是倘若家中有人说话不检点,那年糕会蒸夹生了的。蒸糕师傅一帮好几个人,带来所需各类工具。先是将糯米粉和上适量的水出大力气拌匀,然后装进圆锥状的木质蒸桶放到水锅上烧大火蒸(拉风箱烧木柴),蒸熟,二人合力搬起蒸桶,将熟米粉倒到案板上,便可用力揉了。米粉揉成团,分成块,用推棍一块块堆成长方形,年糕就制成了。红糖年糕在米粉中加红糖,白糖年糕加白糖,白水年糕什么也不加。刚蒸熟的糯米粉摘下一团就吃,无锡人叫“胀粉”。相当好吃,又热又韧,小孩子们会直吃到胀肚子。蒸糕师傅带有木模子,将一团熟米粉压进模子,磕出来的年糕呈元宝状、如意状、动物状。他们还有印花戳子,蘸了红颜料在一块块年糕上触印出各式好看的图案。农村里没有这些讲究,揉熟米粉是放在缸里赤脚踏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