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王兴记”之缘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王兴记”之缘,说起“馄饨”,据传是在西汉时期,由浑、屯两氏发明,历史悠久。尽管馄饨是一

   说起“馄饨”,据传是在西汉时期,由浑、屯两氏发明,历史悠久。

   尽管馄饨是一种大众化的点心,但我对它总是情有独钟。尤其是无锡的“王兴记”,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就更多了。

   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我到无锡旅游。当天晚上,我们在一家电影院观看《夜袭》,散场出来,只见旁边有爿很破旧的馄饨店,在我的建议下,大家进去,一 人要了一碗馄饨,一碗下肚,意犹未尽,竟再要上一碗吃了起来……出门时问及店名,才知此为老字号的“王兴记”。

   回沪后去看父亲时,正值他身体有些小恙,恹恹地情绪很不好,但在我与父亲提起“王兴记”时,他老人家竟精神起来,他告诉我,无锡“王兴记”1913年开 设于无锡崇安寺旁,当时仅为半间门面,只有两张半台子,由夫妻两个带一个学徒,经营着手推皮子馄饨,大概,到了1925年的时候,才新创了白汤菜肉大馄饨。因为 用料讲究,加上精工制作,所以声名日振……不久,为了孝敬老爸,我陪他游无锡,上“王兴记”吃馄饨,自然是主要节目之一,记得那日一碗后意犹未尽的,竟是胃口不 大的父亲!第一次陪妻去苏锡宁三地旅游,是跟随一个旅行团,妻对单调油腻的团队餐很是不满,晚饭经常就是点点卯完事,到无锡那晚,我们单独行动,去“王兴记”
吃馄饨,妻后来说,这是整个行程中她吃得最好的一顿晚餐。

   此后,我多次上无锡旅游或出差,每次都要去“王兴记”吃一碗馄饨,当然,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好东西越吃越多,再去吃这碗馄饨,就不再为解馋,而是 带有某种怀旧的意味了。今年我又曾在无锡作短暂停留,由于时间短,本不打算去“王兴记”,但办事地点就在中山南路附近,于是先上“三凤酒家”买完受人托买的肉骨 头,就势又去了附近的“王兴记”,没想到如今的“王兴记”,几经迁建、改造,面貌已焕然一新!大堂里除了供应馄饨、小笼包之外,还增加了各色小吃,经济实惠;楼 上雅座,可供小聚或宴席之用。因为时间充裕,我除了耍上一碗“鸡汤三鲜馄饨”外,还要了两客小笼,但与前些年相比,虽有吃兴,胃口却已弱了许多,与邻座的一位老 伯谈得投机了,便邀他同食,而健谈的老伯,便以“王兴记”老食客的身份,开始向我详细介绍这“王兴记”馄饨一点一点的变化。据说,如今的馄饨,要先将猪肉洗净剁 成肉糜,加黄酒、精盐拌和;肉糜中还要加入青菜榨菜末、味精、绵白糖、清水等,搅拌成肉馅;再用馄饨皮子包住不太多也不太少的肉馅;煮馄饨也有窍门,入沸水煮并 要随时加入冷水,似保持水微沸,防止烂皮;最后,碗里放点精盐、味精、鸡汤,再把煮熟的馄饨盛入,撒上蛋皮丝、香干丝、香菇丝才成……老伯从馄饨谈起,又说起无 锡的种种变化,欣喜自豪之中,浓浓的怀古恋旧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无锡之行,居然在“王兴记”认识了这么一位可爱而又有趣的老人,似乎比馄饨本身更令我回味无穷 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采菱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儿时吟唱着这首汉代的《采莲曲》,总是十分向往那一碧万顷的莲塘。江南多水乡,纵横密布的河道连结着条条小街小巷,温柔而多情地缓缓流淌着,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诗中的情形,可是每次只有在梦中,我才会恍恍惚惚地梦到那份“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谁知没有机会采莲,却有幸做了一回采菱姑娘。每年回老家,总在春雨连绵的四月。轻轻的雨丝打落在半奶一ㄉ希ソサ啬梢豢趴判⌒〉挠曛椋诨ò晟喜谷巳滩蛔〔孜撬母芯酢P路⒌牧?条,泛着丝丝绿意,伴随着春风,拂打你的发梢。这一切,都让人沉醉不已。一直以为,家乡的四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可是,去年夏天回了老家,却发现家乡的八月也同样可爱。老家的门口有那么一条小河,绿绿的、柔柔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它的水质如此清澈,使久居都市的我欣喜若狂。看着美丽的少女在河边轻轻地漂洗衣...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记住老房子
大城市的发展步伐正在日益加快,故乡那片沃土已被列入城市开发蓝图,乡间农人的房子都要被拆,农人们都将像城里居民那样集中住进公寓楼。我家的老房子是平房,面积不大,在村里很不起眼,但那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家呀,对老房子的那种依恋,实难言表。在老房子里度过的岁月,记忆里难以抹去。常言道: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家里草窝窝。那些贫穷温馨的日日夜夜,早已铭刻在我的心中。小时我住在老屋的阁楼上,里面搁着一张单人床,还有一口老式大橱,大橱的抽屉上都被老鼠啃出了一个个洞,橱门上一幅蝴蝶戏牡丹玻璃画十分鲜艳夺目。阁楼上堆满杂物,每年秋天收轧好新米后,大姐编织的那个稻草大米囤中,总是堆满了喷香的白米。白米招来许多老鼠,晚上只要一吹熄煤油灯,抢吃大米的老鼠互相撕咬得“叽叽喳喳”,尖厉的叫声十分刺耳,睡梦中也会常常被吵醒。老鼠烦人,但哪晚要是没了鼠叫,反倒觉得有点冷清寂寞了。年复一年,阁楼伴我度过了少年时光。多少个黄昏,老...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