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大浮醉李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大浮醉李,“大浮杨梅,只吃不带”。在无锡,大浮山村产优质杨梅,路人皆知,遗憾的是同生在

   “大浮杨梅,只吃不带”。在无锡,大浮山村产优质杨梅,路人皆知,遗憾的是同生在这“太湖绿宝石”太湖半岛上的大浮醉李却深藏闺阁之中,知道的人不多。可大多尝过醉李的人却难以忘怀它醉人的滋味,念念不忘地等来年再尝个鲜。

   醉李是一年中水果上市的第一品,早于杨梅半个月左右。我识得醉李是前年陪着母亲去大浮山村探望一个老亲时结下的缘。

   那是阳春三月的一个公休日。早晨,当汽车沿着湖边驶过唐城、水浒城,开进弯弯的山道,前方远远的山坡上一片雪白,车窗里不时飘进一阵阵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一爽,母亲告诉我那是一片醉李林。哦,洁白的李花,贞洁的芬芳。偶尔散落在农舍前菜田里,开着满树白花的零星李树,在金黄菜花的映衬下如同穿着白色纱裙的农家新娘行走在山间小道上。

   我们推开篱笆门,穿过庭院小径,从敞开着的旧式木门走进堂屋。“哦,人都到哪里去了,怎么阿花(老亲家养的花毛狗)也不见?”母亲嘀咕着。我环顾四周,眼光落到了长台前八仙桌上的一张白纸上:“舅妈,我们在后山坡李树林里点花。”

   我挽着母亲绕过老亲的屋边,沿着小道一路寻到李园。偌大的园里一棵棵李树向空中舒展着自己的臂膀,枝上满是一小朵一小朵并生的小白花,柔和的空气中弥漫着李花的馨香,一条自然流淌着的水沟从李园中穿过,沟边岩石上长满细密柔滑的青苔,脚下松软的土地上留下我们走过的一串湿漉漉的足迹。老亲一家八口人全在这李园之中,或站在梯上,或蹲在长凳上正忙碌着。只有“阿花”奔过来迎接我们。

   老亲家明的女儿穿着件红毛衣站在铝合金人字绷梯上,在白色李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惹眼,小花狗又回到她的梯脚下转悠。我看着他们一个个左手拿个小瓶子,右手拿支削得尖尖的铅笔往瓶里一醮,再往花蕊上一点,机械地重复着,又快又准。“往瓶里醮什么呀?”我们在梯边仰着头问她。“红叶李花粉。”她一边干着她的点花活,一边告诉我。瓶子里的红叶李花粉是在三月初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红叶李花采回家,将花瓣剥去,把花蕊用纸包好,然后放在胸口衬衣袋中保暖,用体温培熟花蕊,待其爆裂出花粉,小心翼翼收集好,再到醉李园中来人工授粉。“你快上来,看李花醉态。”我从铝合金人字梯另一端登上去,顺着她的手指尖看,只见刚才她点过的上面一枝树枝上一排洁白的李花,耷拉着花瓣不再那么妖艳,而下面一枝没点过的李花依然张扬着花骨朵儿精神百倍。

   六月初,我再次来到李园时,那满枝压得沉甸甸的醉李大的已经有核桃那么大了,一只只淡绿中透出橙黄。我挑了一只熟透了的醉李,用剪子剪下,托在左手掌心欣喜若狂,我迫不及待地将醉李在衬衣袖上擦去果子外皮上的白色果粉,送进贪馋的嘴。我先用上门牙叩开李皮,将上下嘴唇紧贴李子的三分之一处,再用舌尖从门牙撕开的李皮口掏一掏,舔一舔渗出的甜滋滋的汁,然后用力一吮,那留在口中的滋味真是说不尽的芳香、爽口,令人陶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大浮杨梅只吃不袋
正当时的枇杷还没见大批上市,街头倒已有杨梅卖了,但行家称杨梅到夏至才当令,那时才能吃到大量的好杨梅。挑选杨梅有小诀窍:果肉外表为圆刺者,甜;为尖刺者,酸。这种又名“珠红”、“花旦果”,甜而带酸的水果已成了旅游界的爱物,一些以产杨梅著称的地方,如浙江萧山、上虞、余姚,江苏常熟、苏州洞庭山、无锡马山等,大都办了杨梅旅游节。其实,无锡大浮的杨梅也是不错的。那里为丘陵山地,又处太湖、五里湖之间,温暖湿润,砂质土壤,适合杨梅生长,所产杨梅质量上乘。以前无锡有民谚“大浮杨梅只吃不袋”。原来在荣德生建五里湖“长桥”之前,那里交通极不方便,山里人热情好客,到大浮的陌生人采些杨梅当场现吃不带走———“只吃不袋”,是不要钱的。这民谚极言大浮杨梅产量之多,但这样一个地方,目前倒还未听说办杨梅旅游节。浙江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有杨梅核,这说明7000年前人们就食用杨梅了。李白有诗“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则...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极山庄的醉心名点
“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作为一个美丽的景区,因为风景的美丽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当游客品味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时,他们不得不称奇叫绝;而当他们踏进太极山庄、品味着这里的太极素菜包时,他们又不得不由衷赞叹这形似家常的点心竟然有着无法抗拒的力。它以香气扑鼻、咸鲜适口、风味诱人的特点紧紧抓住你的胃口,让你不吃不行,吃了还想吃,吃过了下次还要来……于是,客人们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醉心素菜包。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一道朴素的点心如此令人醉心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近日再次踏进了太极山庄,再次品尝了这常吃常想、常吃不厌的素菜包,并借机采访了素菜包的制作人杨仕宝师傅。杨师傅很年轻,年轻得不敢让人相信这好吃的醉心点心出自他的手,但肯学肯钻的他硬是在几年时间内,练就了一手绝活,除了素菜包做得呱呱叫,灌汤蒸饺也做得风味独特。他说他做点心主要是“用心”二字,用心选料,用心制作。譬如素菜包的选料就要用:富...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