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上种红菱下种藕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上种红菱下种藕,上种红菱下种藕,这是王安忆一部小说的名字。王安忆的这部小说没有读过,但这富有

   上种红菱下种藕,这是王安忆一部小说的名字。王安忆的这部小说没有读过,但这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题目却留在了心里。清朝诗人阮元也说:“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是吴兴人,属浙江湖州,他的诗意与王安忆的题意应属同一区域的景致,所以,他们的意境和风味大致相当;菱是满河,荷是满塘,让人在一派水汪汪的天地间对菱呀荷呀一一作愉悦的扫描或尽情的了望。

  中秋前后,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在横横竖竖的田埂上,满眼的稻浪从远处一浪一浪地涌过来,涌向眼底,又涌向身后。在沙沙沙沙涌动的稻浪中边走边看边走边看。走着走着,便看见一汪一汪的荷塘镶嵌在田野间,那满塘的荷叶依然青碧照眼,在风里悠悠摆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虽已过去,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却大致还在,只是荷叶间多了一个个莲蓬。莲蓬如一个一个蜂窝,斜斜地仰着,上面留下一个一个空空的眼窝,显然是心急的男孩等不得莲子成熟便偷着尝鲜了。荷下应该是藕,一节一节地连着,埋在淤泥里,留下许多想象和悬念。也有慈蔼的主妇卷了裤管,捋起衣袖,从荷塘的淤泥里挖出一段一段嫩藕,洗去泥浆,切去藕节,还来不及切成薄片,孩子却已从刀下抢了过去。白白嫩嫩的藕段被咬出一个个深不可测的洞穴,细细的藕丝粘在嘴唇上,逗得孩子用粉嫩的小舌头左边一舔右边一舔,让人看得满嘴口水,却不好意思流出来,只得咕噜咕噜往下咽。

  突然有女子的声音隐隐传过来,抬起头,眼前竟横着一道清清的小河,河水一皱一皱地漾着,像微风里抖动的丝缎。河的对面是一片菱塘,密密的菱叶薄薄地铺在水面上,望过去如一汪浓浓的油彩。采菱的女子坐在小小的菱桶里,前倾着身子,一手掀起青青的菱叶,一手摘去饱满的菱角,弄得身前身后水意淋漓,在阳光里一亮一亮。看到对岸有人走来,便转过头来,嘻嘻嘻嘻地笑,一边竟停了采菱的手,操起搁在菱桶里的桨,一桨一桨地划过来,搅响满河哗哗的水声。菱桶晃晃悠悠地划过来,靠了岸,抬头见是陌生的人,便哈哈哈地笑了起来,竟捧起一捧一捧的菱角往岸上撒,撒在草丛里,撒在稻田里,撒在沟渠里,然后抛下一句:“尝个鲜吧”,便一回头,一桨一桨地划向对河去,河面上袅袅漾起一片清亮亮的笑声。

  走路的人喜出望外,收回远随女子背影的目光,将一处一处散落的菱角聚在身边,坐在河岸上,一边观赏着对河女子采菱的情景,一边歪牙咧嘴地咬去菱角,咬开菱壳,咬进一枚白白嫩嫩的菱肉,咬出一嘴乳白色的菱汁:甜!

  这好像有点野。

  雅致的吃法应该在中秋之夜。老的老,少的少,一家人围坐在场前的树底下,小小的方桌上满放着一碟圆圆的月饼,一碟白白的藕片,一碟红红的柿子。当然还有菱,红的,白的,四角的,两角的,高高低低叠在碟子与碟子的空隙里。风是凉的,风里响起露水滴在树叶上的声音。月亮从邻居的屋脊上慢慢地浮起来,悬在东方的天空。月光洒下来,洒下一片晃动的树影,画在地上,画在桌上,画在人的身上,斑斑驳驳,闪闪烁烁,恍恍惚惚,迷迷离离,如后羿与嫦娥的故事,悠远而缠绵。

  这种吃法沾着浓浓的文化,往往成为象征。在长辈们絮絮叨叨的故事里,孩子们早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采菱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儿时吟唱着这首汉代的《采莲曲》,总是十分向往那一碧万顷的莲塘。江南多水乡,纵横密布的河道连结着条条小街小巷,温柔而多情地缓缓流淌着,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诗中的情形,可是每次只有在梦中,我才会恍恍惚惚地梦到那份“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谁知没有机会采莲,却有幸做了一回采菱姑娘。每年回老家,总在春雨连绵的四月。轻轻的雨丝打落在半奶一ㄉ希ソサ啬梢豢趴判⌒〉挠曛椋诨ò晟喜谷巳滩蛔〔孜撬母芯酢P路⒌牧?条,泛着丝丝绿意,伴随着春风,拂打你的发梢。这一切,都让人沉醉不已。一直以为,家乡的四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可是,去年夏天回了老家,却发现家乡的八月也同样可爱。老家的门口有那么一条小河,绿绿的、柔柔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它的水质如此清澈,使久居都市的我欣喜若狂。看着美丽的少女在河边轻轻地漂洗衣...
· 吴文化—吴地风物—早秋话菱
菱,古作芰。它是盛产在江南水乡、太湖之滨河浜中的一种水生作物,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菱名称的由来讲得非常清楚。据古书《汉书·循吏传》记载,龚遂为渤海太守时,曾劝民“秋冬蓄果实菱芡。”以备春荒时食用度灾。历史上用菱角供祭祀的记载也不少。直到现在,无锡地区农村逢年过节时,人们还要购置些大乌菱放置在长台上,用于祭祀祖宗,此俗延绵不断。大概古人取菱的音“灵”可讨个吉利而为之吧。菱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品种,大致可分无角菱、两角菱、四角菱等三大类,其中无角菱有南湖菱、馄饨菱,两角菱有水红菱、大乌菱、蝙蝠菱等,四角菱有小白菱、大青菱等。尤以水红菱、大乌菱、馄饨菱、大青菱为最佳。它富含淀粉、糖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菱角可生食作水果;煮熟作蔬菜,如菱肉烧猪肉,味似大栗,鲜美可口;老熟后的菱肉可代粮,或加工成菱粉,可与藕粉比美,常用于烹调菜肴时勾欠,使...
· 吴文化—吴地风物—白荡菱歌唱新曲
白荡在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和枫桥镇交界处,沿湖为四明、运河、共和、大新、旺米五个村。白荡西接阳东河,南连白马涧,往东流入京杭大运河,是阳山地区水系的汇集处,312国道以西水面面积30.9公顷,水很深,为国家六级航道。因其湖面广阔,当地人俗呼大白荡。大白荡分为南北两处,以四明村青头浜为界,南面的叫南白荡,北面的称北白荡。北白荡中原有大小两个芦墩,大的在东面,靠近二渡河,约有6亩面积,地势较低,长芦苇、野茭白等水生植物,黄梅季节要淹没。小的在西面,靠近章宅前,约有4亩多面积。历史上的白荡面积比现在大。1976年南白荡被枫桥公社围湖造田围掉30多亩。大白荡名称的来历还有动人的故事。相传东晋道人支遁隐居阳山,号“白马道人”,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很有灵性。一天,白马沿着山涧一路吃草,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大湖边上,情不自禁跃入湖中,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把水搅了个浑浑沌沌。第二年,这个大湖中开满了白花花的菱花,...
· 吴文化—吴地风物—红帮裁缝
红帮裁缝,吴地指既出名又赚钱、专做西装的裁缝,他们是同行业中的一帮红人,故得名“红帮裁缝”。其实,“红帮裁缝”乃由“奉帮裁缝”讹传衍化而来。19世纪末,许多浙江奉化人为求活路,纷纷外出谋生。这些人经济拮据,其中不少人只得在异乡从事裁缝这种工具简单、成本低廉的手工劳动。凭其智慧和辛勤,他们不久便站稳脚根,以至后来事业有成。于是,他们又把亲戚、朋友、同乡带到外地共同从事裁缝行当,久而久之,奉化帮裁缝队伍日益壮大,形成了所谓“奉帮裁缝”。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境内出现许多“洋行”,这些洋行职员和资产阶级、富家子弟先后兴穿西装,于是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尤其是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出现了一股穿西装热。奉帮裁缝及时把握并跟上这股潮流,从做中装转为做西装。他们制作西装重质量、讲信誉,生意日益火红,如奉化人王淑浦最早在上海南京路、路开设的“荣昌祥呢绒西装号”就颇负盛名,后他又带去同乡人在南京路上开设...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