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瓮头诱鱼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瓮头诱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如网的江南农村,三四十年前的河浜,水清见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如网的江南农村,三四十年前的河浜,水清见底,鱼虾可数。当时农村的生活是“三月不知肉味”,但多数农家的饭桌上会有鱼虾。这得益于世代相传下来许多捕鱼妙法:临池垂钓、筑坝捕鱼、大网扳鱼、鸬鹚叼鱼……更为有趣的,似“守株待兔”式的用土陶瓮头诱鱼,说出来现在年轻人也许有人不相信。
清晨,太阳刚露面,树枝上的鸟儿在欢唱,草叶上的露珠在闪烁。村童们抬着事先准备好的、高约六七十厘米、大口凸肚瓮头,放进齐腰水深的芦苇丛生的河浜或满池荷叶的池塘中,在瓮底放上一支密封好的手电筒,撒上拌有麻油的麦麸,最后在瓮头口套好鱼儿易滑进难游出竹篾编的“竹笼头”,然后上岸静等鱼儿入瓮。

   鱼虾见到瓮头中的亮光,又闻到香气四溢的美食,纷纷钻入瓮头之中。约一个小时,村童们又涉入到瓮边,揭开“笼头”一看,至少有10来条鱼,还有青虾嫩蟹等。把瓮头抬到岸上,倒去大半河水,活蹦乱跳的鱼虾到手了。然后再移一河段,照此办理,又有新的丰收。若在暮色时分把瓮头放入河中,明晨会获得更多的水产品。有一天早上,收瓮头时发现有一条大河鳗和两只甲鱼,大家开心极了。

   “河翻”也是捉鱼的良机。盛夏,树梢不动,空气似烤,知了叫得嘶哑,黄狗黑犬伸长了舌头……。气候要变了,立时三刻,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闪鸣,大雨倾盆。雨过天晴过后,人们感觉爽了,但河里缺氧了,鱼虾憋不住,浮到水面透气。村童又奔走相告,河翻了,河翻了。

   枕河而居的村民,不约而同手会拿着旧钢丝磨尖扎成的鱼叉、尼龙丝编的网兜,来到河边。顽童们则坐在一只又一只洗澡用的木质大脚盆,不停地在河面游巡捞鱼,俨然像古代站在船头,乘风破浪的水上勇士。此时,最容易捕到的是三、四两重的鲫鱼,它们三三两两在水面拼命“吧哒、吧哒”吸水,把网兜伸过去,轻而易举就能捞到。有次,一条长约一米多的大草鱼,在河中忽现忽沉,被我堂叔发现,猛一叉刺去。草鱼受了伤,带着露出水面的叉杆拼命潜逃,大人小孩见状“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和草鱼搏斗了好一会,终于拖上岸,一称16公斤,全村人都来围观。

   夏秋季节用奇特捕鱼法获得丰收,一时舍不得吃,就晒面鱼干。冬春时,用新腌的“雪里蕻”为辅料熬干的鲫鱼汤,碧绿乳白的汤汁,鲜美无比,营养丰富。正是这些水产品,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度过了艰苦的岁月。
如今,老家的好几个大村庄拆迁了,变成鳞次栉比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工厂。村民们都住进了豪华气派的居民小区,市场上的主副食品应有尽有。童年时的伙伴都已白发满头,散步时相遇,谈起瓮头诱鱼和河翻捞鱼,津津乐道,好似又回到了孩提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吞头势
待人接物态度生硬,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其势令人厌恶,无锡人常会斥之曰:“这副‘吞头势’真难看!”“吞头势”这句俗语在无锡、苏州、上海等吴地颇为惯用,而此语的出典却鲜为人知。你可曾留意影视、戏剧及连环画中古代武将的形象,他们身披战袍,胸前戴着一块圆形的“护心镜”。“护心镜”的两侧,各有一个怪兽的头像。这种怪兽名称“”,“”是古代传说中一种会飞的蛇。《尔雅·释鱼》曰:“,蛇。”郭璞注曰:“,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荀子,劝学》亦曰:“蛇无足而飞。”一代雄杰曹操所作《龟虽寿》中就有“蛇乘雾”句。传说“”凶猛异常,令人望而生畏。后来人们便把武将凶狠的气势称之为“头势”。或许后人没有见过,或许在文字表达上嫌“”笔划太多,或许“”字冷僻难以识读,好事者就用近音的“吞”字代替之,“头势”于是变作“吞头势”。
· 吴文化—吴地风物—芋婆头
至今还记得,属于芋头同科的芋婆头,经加工煮熟后食用,在儿时是何等的充饥解馋。在秋季,不时有人肩扛着笆斗(用藤条编织的不透风的盛物器具),内装着经去皮、加碱煮熟煮透后经清水漂清,加糖及糖精重新加工烧熟滤去汤汁,深褐色,形如苹果大小及形状相同的芋婆头,盖在白色沙布被下,透着桂花香味,冒着热气。小贩们边走边喊:“热格芋婆头!”每当傍晚放学,听到这诱人的喊声,勾起了孩童又饿又馋的食欲,迫不及待地购上一只,棒在手中微烫的,吃在嘴里是又香、又甜、又糯,外褐内白,吃后嘴中余味尚在,进入胃肠后饥饿顿消,回味无穷。芋婆头生长在湿土中,秋季收获,一棵只有一个根茎,数宜兴的最好。小贩们在小木桥蔬菜公司进货后,去皮用刀削,放入锅中加碱水煮熟,清水洗净,加少许糖、糖精、桂花,加水放在锅中煮熟,滤清汤水后,放在笆斗内即可上街叫卖。
· 吴文化—吴地风物—鲫鱼塞肉
苏州是个鱼米之乡。何为鱼米之乡呢?百姓吃的是白米,食的是鱼虾吧!我一直以为,在苏州人的餐桌上,一条鱼和一棵菜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湖河中,鲫鱼是最普通、却也是苏州人最喜欢的鱼种。“买条鲫鱼汆汆汤”,是平日里苏州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节目。鲫鱼汤怎么烧?一般的操作是,将鱼洗净揩干后,起个油锅嫩煎一下,注入开水。水要一次放足,直煮到汤色如乳,鱼肉微绽,便可起锅。前不久,我听一位九十岁的“老苏州”谈他们家旧时汆鲫鱼的方法,说是先要用半斤鱼旁鱼皮鱼(一种野生小鱼,只有婴儿手掌般大,扁身体,似热带鱼)煮汤。然后用那种鲜得掉眉毛的浓汤再来汆鲫鱼。你说那该是何等的鲜美!说到鲫鱼。令我想起三十年前一件往事。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在航运公司的船队上做学徒工。那时,苏州农村的交通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周庄、胜浦等水镇都不通公路,许多物资都要靠船队运输,当地老百姓把我们船队称作“保命船”。我当时所在的船队负责跑胜浦,平均...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湖银鱼
在酒席台上,一盘洁白细腻又鲜美的银鱼羹总是很抢手。那么人们为何如此喜爱太湖银鱼,它又是怎样来的?其间有个传说故事。话说在远古时代,无锡的西太湖边有个杨湾,素有九里十八湾之称。它南连三万六千顷太湖北接千亩桑田。这桑园主因他的头长得像猴头,且脸上长着四颗豌豆大的麻子,故人们送给他一个“四麻子”的绰号。由于四麻子为人奸刁,仗势欺人,无恶不作,臭名昭著得没有哪一个姑娘肯嫁给他,所以他到三十多岁时还是光棍一个。在他家众多的桑农中要数李甲、金妹夫妇俩最忠厚老实,他们只有一个叫桑珠的独养女儿。桑珠长到十五六岁时就已亭亭玉立、容貌超群,采桑养蚕更是巧手一双,乡邻昵称她为桑姑娘。有天四麻子到桑田里游荡,突然他的贼眼看见了采桑叶的桑姑娘,不由垂涎三尺,决定要想办法娶她做老婆。他马上回了家,当夜就叫媒婆带着彩礼白银到桑珠家说媒,但遭一口回绝。媒婆告之,四麻子恼羞成怒。第二天一早就传话过去,不许李甲一家采桑!蚕儿...
· 吴文化—吴地风物—出风头
吴地一带把好出头露面表现自己,以求得到别人的羡慕称之为“出风头”。这一吴语源于上海。清光绪年间,上海四马路尤显繁华,颇有名的妓院“青莲阁”就设在四马路。游手好闲的官僚、富人及纨绔子弟通宵达旦泡在“青莲阁”厮混。与“青莲阁”毗邻的有“升平楼”及“奇芳居”、“同兴居”等茶座。名为茶座,实乃歌妓卖艺的赚钱热土。不知是哪家鸨母,为招揽生意,叫妓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风骚,坐在敞篷马车上,每天从大马路绕外滩到四马路转圈,以吸引路人注目,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活广告效应。当时上海人把这种沿街卖弄风骚以招揽生意的行为叫作“出风头”。后来,上海滩上一些赶时髦、爱虚荣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们,也效仿四马路妓女的那种做法“出风头”。他们雇辆马车,从四马路绕外滩至大马路,路线与妓女们背道而驰,以一显其阔绰、潇洒之风头,惹得马车行业红极一时。至民国时,上海滩的阔人们仍热衷于“出风头”,只是“出风头”的气派较清朝时更为摩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