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湖看船郎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湖看船郎,看船郎是太湖中五至七桅船的一个重要职位,其重要性仅次于船老大。生产队中看船郎

   看船郎是太湖中五至七桅船的一个重要职位,其重要性仅次于船老大。生产队中看船郎的工分仅比船老大的10分低1分,由此可见看船郎在船上的地位了。

  看船郎的职责是不管白天黑夜,不管东西南北风,渔船要航行到哪里捕鱼,看船郎要及时告诉船老大前方是否有沉船或暗礁,如何避让。没有接触过太湖渔船的人恐怕从未听说过看船郎三个字。

  1969年春节前几天,农村里农闲无事,只等过年。正巧下乡插队的我的邻居结束了一年的捕捞作业,趁年前要去一趟宜兴的丁山买缸再到浙江的长兴买柴。我闲来无事,对渔船和丁山、长兴又充满新奇,于是就跟他们一起上了船。

  起锚开船才知此次旅途的不易。当时的西北风浩浩荡荡,湖面上浊浪翻滚。从东山的蒋湾到宜兴的丁山正是顶风前行。当时的渔船没有人工或机械的动力。老实说,这艘五桅大船,若要靠人力也根本撑不动。可渔民们还是有办法,硬是扯起了风帆,顶着这么大的风,从太湖的东南角航行到湖的西北角。不过这全凭船老大的本事了。手脚慢一点,整艘船就要被刮到岸边滩地了。只见船老大不慌不忙,扯起帆适时调整航向走“之”字形路线,一天功夫,硬是凭着风力,把船从下风头驶到了上风头。这中间另外功不可没的就是看船郎了。如果船从东山直线到宜兴,湖面开阔,行船如履平地。可现在顶风行船,既要借风还要向前行,行船就要忽左忽右,湖面上除了要避让湖中顺风顺水的船只。另外还要比直线多走了几倍的路,因为不是走“正道”,还要防止水面底下的暗礁。看船郎就在边上不时提醒,指示船老大及时改变航向。

  看船郎的特色是对太湖的地形烂熟于胸,暗礁的深浅都要了如指掌,丰水期能过的水面,枯水期不能过;眼看人家三桅船能过,但五桅船就不能过。当然也有看船郎失误的,那时太湖中还是有渔船触礁的,除了看船郎年轻,了解地形不全面;有时是开捕后日夜捕捞作业,连日劳累,看船郎熬不住稍微打个盹,一不小心船已触礁了。

  现在太湖中的大渔船已逐渐减少,看船郎的人数也逐渐缩减,一般的看船郎也都上了年纪。他们脑海中靠一代代口授传下来的太湖地形图,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交通、航运管理部门如把他们的经验整理出来,对太湖的航运安全一定是有很大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湖银鱼
在酒席台上,一盘洁白细腻又鲜美的银鱼羹总是很抢手。那么人们为何如此喜爱太湖银鱼,它又是怎样来的?其间有个传说故事。话说在远古时代,无锡的西太湖边有个杨湾,素有九里十八湾之称。它南连三万六千顷太湖北接千亩桑田。这桑园主因他的头长得像猴头,且脸上长着四颗豌豆大的麻子,故人们送给他一个“四麻子”的绰号。由于四麻子为人奸刁,仗势欺人,无恶不作,臭名昭著得没有哪一个姑娘肯嫁给他,所以他到三十多岁时还是光棍一个。在他家众多的桑农中要数李甲、金妹夫妇俩最忠厚老实,他们只有一个叫桑珠的独养女儿。桑珠长到十五六岁时就已亭亭玉立、容貌超群,采桑养蚕更是巧手一双,乡邻昵称她为桑姑娘。有天四麻子到桑田里游荡,突然他的贼眼看见了采桑叶的桑姑娘,不由垂涎三尺,决定要想办法娶她做老婆。他马上回了家,当夜就叫媒婆带着彩礼白银到桑珠家说媒,但遭一口回绝。媒婆告之,四麻子恼羞成怒。第二天一早就传话过去,不许李甲一家采桑!蚕儿...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太湖“三白”之美
苏州船菜,以太湖水产为主料,经厨师用多种手艺精心烹饪,风味独特,古今闻名。每当有远客来,我即请至太湖水湄,飨以船菜,主客频频举箸,无不交口赞誉。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烹调得宜,便为美馔。苏州船菜,皆为湖中天然之珍,“本味”纯真,浓而不腻,淡而不薄,既柔嫩又滑爽,既鲜洁又清醇,食后清味,常在颊舌,一如吴侬软语,以其特有的方言个性,清清纯纯中而有丝丝柔情,婉婉约约中犹闻不绝余韵。在林林总总的船菜中,我尤钟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戏称之为太湖“三美”。确实,凡此湖中三珍,常常能激起我深厚的审美感受。有人说,美感肇始于味觉,信然。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就说过,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上看,味觉的感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最明显地表现了美感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诸如直觉性、超功利性、个人爱好的差异性等等。依我的审美经验看,与友人或家人在太湖船家品味“三白”,常常能进入...
· 吴文化—吴地风物—漫话太湖游船
在国内造船界享有盛誉的太湖游船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社会进步与文明。随着对外开放与人民生活提高,旅游业得到发展。更多、更好、更美的游船将会给秀丽的太湖增辉添彩。无锡太湖游船几经兴衰,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独树一帜。清末民初,庆丰、振新、业勤、永泰等几家纱厂与丝厂为了招待外地客商,造了一些小游艇,收茧之季,作拖茧、解款之用;闲季则将游艇租给船员经营。太湖游船初具雏形。1915年后,随着梅园、蠡园、鼋头渚、小箕山等景点对外开放,游客骤增,船员借用工厂主的游船甚感不便,相继合伙集资建造了营业性质的游船,“新风翔”、“忆梅”、“宝祥”等十余艘船长为5米至13米的小型游船便是在当时投入经营的。当时老百姓称之为“汽油船”、“药水船”、“白相船”等,后称“汽艇”和游览船。后拖客驳,又称画舫和灯船,经营水上游览和船菜业务。抗战时期,这些游船与灯船几乎全部被国民党与日寇征用或烧毁,一片沉寂。抗战胜利后,船...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