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老虎灶的兴衰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老虎灶的兴衰,老虎灶就是水灶,苏州人都这么叫,它既指烧水的灶头,也指拥有这水灶的熟水店。为

   老虎灶就是水灶,苏州人都这么叫,它既指烧水的灶头,也指拥有这水灶的熟水店。为何叫“老虎灶”呢?因为那灶下有个坑,出灰用的,样子像张开的虎口;那灶后高高耸起的烟囱呢,倒特别像一根坚挺的老虎尾巴,不过那老虎屁股倒是好摸的,我们常常看到上面围满了小孩的衣裤和尿布。

  听一位老苏州说,苏州的老虎灶大多是建造在桥边的,道理很简单,我想,是便于取水。也对也不对。是为了便于取水,但不是直接从那个所在地的河里取水,上谱的做法是吃“胥江水”的,据说那是活水,水质好。那时,苏州有专门运输水的船,运到桥脚边老虎灶处泊下,老虎灶就有人到船上挑水上来,倒在老虎灶里储水的缸里。

  苏州桥多,“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可以想见,那时候,桥边一只只的老虎灶方便了多少居民的日常用水啊。当然,不靠河的地方也很多,也少不了老虎灶。我家弄堂里那家老虎灶就离河有点路,这就有了以下这个人物―――长子,他是为老虎灶挑水的。

  “长子”,是大伙对他的惯常称呼,我至今不知他姓甚名谁。高挑个,红脸膛,小时候看见他,我马上就下意识地想到三国里的关公。他的脸真叫红,没喝一点酒倒像那脸红耳赤的醉汉。他因为挑水要下河的缘故,除了冬天长年穿一双草鞋。挑水的家什是常见的水桶,一根竹扁担。两只水桶面上都浮着一块狭长的木板,木板两头各钻洞系绳,系在水桶柄上,它的作用我在中学里上物理课时才明白,是为了防止水因共振作用而溅出桶来。他一边挑着担,健步如飞,一边嘴里哼着最原始的的调子“哼唷,吭唷……”有力的节奏伴着坚实的脚步,渐行渐远。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长子便属于民歌中的“杭唷杭唷派”吧。

  “长子”就寄宿在老虎灶里的一间小披屋里,生活是极节俭的,夏天,我看见他的粗瓷碗里常是开水泡饭加萝卜干。挑水的收入想来是十分有限的,听他口音是苏北或淮北人,十余年没见他有家室,也未见他回过家。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那儿普遍装自来水时,“长子”便注定要失业了。后来,便不知他到哪儿去了。

  几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的生活在脑子里留下了够多够新鲜够强烈够深刻的刺激,也筛选掉了无数无谓无价值的信息,但有那么一个角落里竟还保存着“长子”这么一个和我素无深交的最底层人的印象,一经调动,马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脑子里,真是奇怪。

  我住的杨安弄离新民桥河边约有三四分钟路,离我家两三开门面的这家老虎灶,就到新民桥边的山塘河里直接取水,不知是否为了节支,没用胥江水。

  那家老虎灶屋里地方较大,进门就有六七口“七石缸”。苏州人有句俗话,说人在家里逞凶,在内部坐大,叫“七石缸,门里大”。那是引申意,本意是指这缸大出不了门―――它的直径比门的宽度大。据说,置这种缸的所在(一般是工作场所)是先安放了缸再造门的;不过,我家隔壁的老虎灶是用一排“室板”(又称“排门板”)取代门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那水缸真大,“七石缸”的“石”是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这缸我们两三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围得住。我小时候经常趴在缸沿上,探出头朝水里张望,这时老板就要郑重叮嘱我:当心啊,掉下去要沉煞脱格。我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用的是河水,毕竟不干净,不过不用担心饮水卫生问题,他们会用一种叫明矾的东西来“定脚”,定过脚的水清碧如泉,而且他家有六七口大缸,可以一口一口轮流转过来用。长子挑来一担一担的山塘河水,倒入用空的缸里,满了以后就加明矾,这是一种净水剂,它在水中分解后与水中的杂质一起沉淀到缸底。一缸水净化后,缸底会有一层白色的“脚脚头”。积得多后,就要清除掉这水脚。这时,就是老板显身手的时候了。只见他用一根一握粗细的黑色长胶管,一头插到水底有水脚处,随后将口含住手上胶管的另一头,屏住气,用力一吸,由于管内空气被吸走,于是产生一种“虹吸”现象,水脚就向他口里而去,而他则在水将到他口里的一刹那,迅速将管口从嘴里拔出对着地上放水处,带着水脚的浊白色的水源源不断被抽出,直到抽干净为止。

  这家老虎灶的老板叫二其,人很长大,大约有一米八左右。我小时候很想成为专业篮球运动员,因此很有一段时间对他的身材羡慕不已。老板娘叫阿素,人却瘦小玲珑。大约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本样板戏《沙家浜》唱红大江南北的缘故,背后叫她“阿庆嫂”的居多。

  老百姓就有老百姓的“日脚”,有他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这对夫妻虽不能说他们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地步,但子女众多,一生就生了五个光郎头加一朵金花。一家八口八张嘴,张开眼睛要吃饭的,正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济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于是常常会有吵嘴的事,而“阿庆嫂”又是个喉咙喊出来响半条弄堂的人,一听见那尖利的声音,我们就猜测―――又不知为了啥事体?吵的结果大抵是以“阿庆”的败北而告终,一来是“好男不同女斗”,再好胜,与老婆较真,终究算不得英雄;二来“阿庆嫂”一般是占点理,当然“得理不让人”,再加上“啪啪啪”机关枪似的嗓门和架势,到最后总是二其愤愤地甩下一句“娘希匹”,“才(全)勿归我啥体”,怒冲冲拂袖而去了事。但“阿庆嫂”还勿买帐,要对着他的背影追加一句:“亻奈有本事勿要转来!”顺风旗是扯足的。当然,到了晚上老板还是要回来的,他又能到哪里去呢?还是偃旗息鼓的好。

  “文革”一起,小小老虎灶竟也受到波及,一度关掉,害我们附近居民都要到较远的地方去泡水。老板、老板娘各被分配到其他的水灶去。阿素曾到星桥堍一家老虎灶做过几年,直至退休。可是前几年,就在老的老虎灶斜对面,又冒出一个水灶,不过已无“老虎”的样子,像个小锅炉,大家提着瓶到一水龙头上去放热水,一角钱一瓶,意趣径庭,只觉感慨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老虎灶
相传,古时江南水乡某镇有爿“傅记热水灶”,灶主傅老汉专烧开水出售以营生,其膝下仅有独生女儿,年已十八,美丽出众。某日,傅老汉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傅姑娘便顶替老父,上灶卖水。热水灶不远处有座寺院,寺中一小和尚每天来热水灶买热水挑回寺中,供众僧侣饮用。是日,小和尚来到热水灶,不见傅老汉,而见美丽的傅姑娘在卖热水。傅姑娘见小和尚身穿袈裟,光光头顶二排香疤,好奇一笑。小和尚见傅姑娘朝自己一笑,顿时春心荡漾,回到寺院后,竟然犯起相思病来了。寺中主持见小和尚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便问其原由,小和尚老实述说。于是,主持给众僧侣讲经时,再三强调出家和尚必须严守佛门“戒律”,说道:“大唐玄奘法师心如铁石,抵挡住了妖魔化作的美女的百般。而今本寺内,却有出家人犯上了色欲、形貌欲、人相欲,看上了热水灶上的美姣娘。这美姣娘形是美女,实乃玄奘法师所遇妖魔之类,灶边老虎也。”从此,寺院众僧皆称傅老汉热水灶为“老虎灶”。另...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陆”的由来
江南地区的乡镇,一般都在镇上较为偏僻处设有固定的“陆”,农民们在那里进行仔猪交易活动,因而称为“猪陆”。猪陆多为十天一期,各镇(特别是毗邻的镇)“陆”的日期不在同一天,一般以农历每旬逢三、有的逢四、有的逢五为“陆”,这一天称为“陆上”,固定不变,互相错开,便于交流。“猪陆”一般都为仔猪交易买卖,也可将牛、羊、农具等拿到陆上交易。猪陆上都设有公证人员,负责交易事宜。成交后由卖方支付佣金。“陆”是怎样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以“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日期和地点,余缺难以调剂,而且交换时又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可供参考,因此,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易方式出现。汉朝初年,有两位著名的政治家陆贾和陈平,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明令规定各个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为集市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唱价评议,买卖双方自行决定,拍板成交。后来,随着货币的流通,不再物物...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