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板草鞋
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穿过或见过草鞋。对于年轻人而言草鞋已是旧名词,只在电影电视或陈列馆中见过。草鞋的历史,可能在三国以前,否则《三国演义》不会提到刘备编履卖履的事了。以前在民间“佳、佳、佳、刘备卖草鞋”这句话,还时有所闻。
草鞋在无锡的流传,亦有很久的历史了。板草鞋这一家庭副业盛行于上塘南门乡下芦村桥一带几个自然村中,我家亦曾以板草鞋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小时候苦于生计亦历经多年动手板草鞋,几十年过去了,虽两鬓苍苍,对此却记忆犹新。
板草鞋是俗语,其实就是编织草鞋。其原材料为稻草(土话叫稻柴),最好是糯稻柴,因其修长而韧性足,而且要清白的稻柴,最好不用受过热或变质的稻柴。选材是板草鞋的第一道工序。第二道是删去稻柴根部的外壳,扎成一个大捆,再用很大的木榔头反复敲打稻柴至柔软,行语叫将稻柴打熟(软熟的意思)。 第三道是在打熟的稻柴上洒一些清水、搓好“生绳”,即草鞋的经纬绳。 第四道是编织。操作者腰间有一“板腰”,面对固定好的“草鞋耙头”,(有九个齿组成),用稻柴在“生绳”中反复穿梭将稻柴勒紧慢慢织成一只草鞋,左右的绳略有不同,相配成一双。 第五道工序是在编织好的草鞋上串一条草绳,穿在脚上将草绳结在踝关节处就牢固了。
我们那时都很主动帮着父母做这些“下手”的工作,如删柴壳、打柴、搓绳等等。一个板草鞋能手一天板十几双草鞋,已经很不容易了。 做好的草鞋每10双一扎挂在家中,一般积满了四五十双就由大人挑上街去买了。卖草鞋也有固定的地点,一般在下塘的伯渎港街上。当时一些种蔬菜的人、人力车夫、拉板车的,市郊的农民等等,都是穿孔机草鞋劳动的。草鞋轻便,更是价廉。当时一双草鞋从3分钱到五分钱之间。尽管很便宜薄利,但芦村一带还是有很多农户操此副业,平时家中的开销还要指望卖草鞋的钱呢。
有段时间农村中的副业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我们只得偷偷地在家中板草鞋了,卖草鞋亦要在下半夜偷偷从家发,挑到南下塘,一路提心吊胆,生怕被人遇到告发了。
后来经济形势慢慢好转了,物质条件改善了,人们不再穿草鞋了,板草鞋的手艺也失传了。农村大批旧屋翻新屋时,连草鞋耙头、板腰、榔头这些可以见证历史的工具都丢了,似有点可惜。其实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是印证锡城南门乡下这一家庭副业实物,不知是否有人收藏。
编者:昔日先辈们用来护脚的草鞋,在我们这座城市中早已退出人们的视线,但“板草鞋”如今在南京成了一些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热点。在川西平原的邛崃市牟礼镇清河村,有位75岁的傅佑平老人60多年来仍在织草鞋卖草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