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手炉与脚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手炉与脚炉,天冷,苏州人还会想到取暖的工具,但是八十多年前的苏州,还没有流行热水袋,我们

  天冷,苏州人还会想到取暖的工具,但是八十多年前的苏州,还没有流行热水袋,我们取暖的工具,就是手炉与脚炉了。

  手炉,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相对来讲,脚炉可算是宠然大物了。手炉大都是白铜制成的,间或也有用紫铜制成的。而脚炉呢,则基本上是黄铜制成的。

  你不要看轻这小小手炉,它可真是艺术,造型美,炉盖的雕镂更美。它的外观有方的、有长方的、有椭圆的,变化无穷,当然最基本的是圆的。手炉盖上则镂刻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而花纹上的小孔,便能使手炉内炭基团的热量,透升到炉盖上面,我们抚摸在炉盖上的手,便感到温暖起来。当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也要带个手炉去,不但读书时双手暖和,而且砚台结冰的话,只要放在炉盖上面,一歇歇冰就溶了,可以写字了。

  初春,久坐脚冷,于是便想到脚炉了。脚炉是非常朴素的,炉盖上面,不事华饰,就是一排一排的透气小圆孔。炉里面放的是灶膛里的未曾烧尽的稻草灰,上面再覆盖一层木屑灰,让它慢吞吞地煨着,就这样,热气就会慢慢地上升到炉盖上面来了。脚炉虽然也有大小,但只要有容得一双脚的面积,也就足够了,为了使脚炉长期保温,有的还用稻草编成一个草窝,把脚炉放入窝内,人就觉得更舒适更暖和了。

  手炉也好,脚炉也好,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些已变成历史文物了。

  当年,我常常在临顿路下岸(靠河的一面)见过不少铜匠店,这些手炉啊,脚炉啊,都是那些老师傅手底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炉
江南地属带,民居历来不设取暖设施,严冬季节,虽无零下数十度之苦,但数九寒天“见水结冻”的日子也十分难熬。“冻手冻脚”便是具体写照,因为手脚离心脏最远,尤其是脚,有“脚冷全身冷,脚暖全身暖”之说。江南少煤,一日三餐的供热全靠柴火。越剧《梁祝·十八相送》中,英台唱道:“只看见,山上樵夫把柴打”,就特意提到“柴米油盐”中的首条。古时也将能文能武之人称作“上山是个樵柴汉,下山便是读书人。”可见柴火的重要。脚炉,就是江南人利用其柴火余烬的一项“特色发明”。脚炉黄铜制作,大肚圆形,装有拎攀,盖上布满小孔,换气散热,圆面大小搁一双脚正好。冬夜做作业,穿着布底棉鞋踏着脚炉,一股氤氲之气穿过脚心,直透肺腑。一个冬天下来,炉盖磨擦得金光锃亮。装脚炉是一种技巧,装得好,炉子没有“脾气”,不温不火可供暖五六个小时;装得不好,不是烤焦鞋底,便是很快“断气”。幼时看母亲侍弄脚炉,讲究“君臣佐使”,君是一块烧红的硬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难忘的脚炉情
小时候,我家有两只脚炉,一只是奶奶的,铜色很旧了,古董似的;另一只是妈妈的,妈妈从重庆来到仁社庄后,奶奶给她买的,金黄的,比较新。这两只脚炉是我儿时冬日的宠物,它温暖了我儿时一个个寒冷的冬天。冬天的早晨,奶奶摸黑就起床,烧好了早饭,把炒好的脚炉送到我的床前,一面叫我起床,一面把我的衣服裤子一件件放在脚炉上烘暖,再一件件递给我,笑眯眯地看好我一件件穿好。冬天的晚上,我在妈妈身边做作业看书,妈妈把脚炉放在我的脚下,自己不烘,让我烘。奶奶这时也提了脚炉来看我,见我做作业的小手冻得红红的,她马上把自己的脚炉放到我面前,心疼地把我的小手放在脚炉上烘,不断地问我:“冷吗?”我说:“奶奶的脚炉烘手,妈妈的脚炉烘脚,不冷不冷,你们冷吗?”奶奶和妈妈听了我说不冷,都欣慰地笑着说:“大人是不冷的。”当时,我还以为,大人是不冷的,只冷小孩子,于是我天天盼望长大,可以不冷。冬天的星期天,我很开心,妈妈在家门口放上...
· 吴文化—吴地风物—“花头”与“花头经”
某人有本领,处事有手段,吴地称其为“有花头”;反之则谓“呒花头”。花头,吴地又称“花头经”。此语源于苏州虎丘一带。先前,苏州虎丘周围的农民以种花为业,卖花度生,人们谓之“花农”。这些花农所种植的茉莉花、玳玳花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颇负盛名。每当茉莉含苞、玳玳初绽时节,前来虎丘买花者日众。花市上每盆花的价格,均以盆花花头多少论定:这盆花的花头多,价格就高;那盆花的花头少,买价亦低。买方常因花头多少与卖方讨价还价:“你的花头少,他的花头多”;“呒啥花头”,意在杀降花价。由于花农们种花本领大小各异,故所植之花花头多少亦不一。由此观之,上述两句苏州“花头”俗话则成了双关语了,“花头少”、“花头多”、“呒花头”实又隐指卖花花农种花技术水平高低。“花头”这苏州俗语先在苏州流行,后来广传吴地,衍生出“有花头”与“呒花头”这一吴地俗语,其意指亦从原先单一有无种花本事而扩展为处事本领大小。吴地还常把“花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