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古老习俗:行春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古老习俗:行春,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沿袭下来一种很古老的习俗:行春。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

  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沿袭下来一种很古老的习俗:行春。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在立春的头天,像迎接新娘一样迎接春天的来临。这种仪式的庞大,有时涉及几个乡镇,有时是一个县市,人们用各种幽默而愉快的举动,为春天表演。

   我少年时曾亲身参加过这种“行春”的活动,至今仍无法忘记那些立于山野之间的队伍,随着山水起伏,伴着柳树舞蹈。活动没有官方的主持人,主要是地方上有号召力的长者操办,有时纯粹就属自发的。女人带来自制的彩幡以及那些刚从田头山野采集的野花,男人则牵来家里的耕牛,沿着田埂排成两溜子,男男女女嬉笑相逗,互相打趣,平时少见的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这时,会唱歌的女人首先就要甩开嗓子唱上几首,少数调皮的年轻人便拍打着脸盆,算是应和。我去看“行春”活动的那年,才10岁左右,只有看热闹的份儿。挤在人群里,手还被别人牵着,几经央求才挤到了队伍的前面。妇女们唱的大多是民歌民谣,我半懂不懂,但她们摇头晃脑的神情至今仍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种毫不褪色的力量。唱完了歌,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彼此交换一下牵来的耕牛,互相摸一摸,在农村的谚语叫:“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少数不听话的牛,这时难免有发怒的行为,踢上你一脚,但被踢的人也都咧着大嘴嘿嘿地笑,决不朝牛发脾气。放完鞭炮,接下来就是“舞牛”的精彩把戏了。

   后来我曾在明朝诗歌里知道了江南这种舞牛活动的渊源。周希曜在《宝安即今天的深圳——作者注春色篇》里写道:“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现代人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古人们涌到山野之间,用纸扎的春牛和麒麟高歌狂舞时那种兴奋的情景。我少年时在江南看到的这种“行春”仪式,就是古老习俗的延续,在民间娱乐中享受丰收和新春的喜悦。精彩的“舞牛”中,人与人同乐,人与牛共舞,少不了人仰牛翻的镜头。有的是10多个人围着牛,一边走动,一边整齐地喊着嘿唷嘿唷的声调,在田间地头久久回荡。数百人一起热闹的场景是生动的,也是深刻的,将我幼小的灵魂激荡起来,让我远离那片土地后仍割舍不掉怀念的情结。每当我看到人们迎春的种种活动,就情不自禁想起少年时在江南看到的行春方式。

   去年我去江南苏州、松江一带出差时,无意中又有幸亲眼目睹了一次行春的活动。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行春时已多出了很多新的内容。

   这天的天气很晴朗,我乘坐一辆中巴车去一景点,在拐过一座不高的山冈后,突然发现有好几百人的队伍,热闹非凡。大家大都穿着新衣,一位像官员的人在做主持,好奇心极强的我,再加上记者的职业习惯,就下车了。呵,好家伙,原来是“行春”几十条黄牛穿上了彩色背心,已列队站在田野。旁边还插着一杆国旗,排列着一行乐器。参加行春活动的人,除了自唱、对歌之外,还举行了牛的奔跑比赛。紧接着,是我熟悉的“摸春牛”习俗,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地上去摸一摸,有个小伙子还很滑稽地亲吻了一头大黄牛的前额。活动结束,有人端上了“七彩汤”,即用七种蔬菜做成的菜羹汤,色泽丰富,鲜美异常。大家随便端起就喝,没有什么规矩,并有热心的人告诉我:“喝了这迎春汤,你可就是春天的一颗心了”的确,在这种特有的行春仪式中,人给予了自然一种极高的礼仪待遇,自然也会给予人们以真诚的报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无锡春节习俗撷趣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在江南众多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莫过于春节了。每逢春节,从城市到水乡,到处充满着节日欢庆的气息。自古以来,从除夕到元旦,出现了一系列的喜庆活动,内容纷繁而讲究、传说悠久而有趣、气氛热烈而隆重,形成了美妙热闹的风俗画面,反映了人们祈求幸福、丰收的良好愿望。无锡作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当然也有着它传统的过节习俗;这些习俗,有些已经不存在了,有些习俗仍然存在,但形式不一样。无锡过去家家户户有炉灶头,灶头上供有灶神,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据说灶神要上天述职,家家户户要在这一天举行祭灶的仪式,在灶神前点上香烛,供上酒菜,还要放上一些麦芽糖。现在除少数农村还有烧柴草的灶头外,城乡居民多用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不供灶神,也就不再祭灶了。除夕将到,无锡城乡居民要做团子、蒸糕;团子象征团圆,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蒸糕时不能有人窥视,否则糕粉不易发透,就要夹生--糕不熟,来年就不吉利了。当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阳春面
在年龄稍长一点的无锡人的记忆中,“阳春面”这种食品恐怕难以忘怀。它经济实惠,是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中普通百姓喜爱的美食之一。“阳春面”实乃光面一碗,面里没有卤菜盖交。然而家乡人何以叫之为“阳春面”呢?这与中华农历月份的别称文化不无相关。“十月小寒梅蕊绽,红炉画阁新装遍”。农历十月虽说已是初冬,但常呈现暖洋洋的春天气息,这就是人们惯说的“小阳春”,或称“小春”。明人所著《五杂俎·天》中云:“即天地之光,四月多寒,而十月多暖,有桃李生华者,俗谓之小阳春”。由此可见,农历十月别称(或俗称)“小阳春”;同时,阳春又代表十数,亦就是说阳春的农历月份必为十月也。说来亦巧,“阳春面”刚上市时,价格正好是十分钱一碗,好事者遂将这十分钱一碗的光面冠以“阳春面”美名,取十分钱与农历十月皆为十数之故。现在,价仅十分钱一碗的面虽然吃不到了,但“阳春面”的叫法却在无锡乃至吴地广而传之。农历十月“小阳春”,此月份又称“...
· 吴文化—吴地风物—猪行河头话猪行
猪行河头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河南岸,河对面是山塘街,具体位置在白姆桥到桐桥一带。早在清朝乾隆27年(1762年)这里就是苏州生猪批发贸易集散地,而河对岸是鱼行、桐油、扁担行集中的地方。一边是肉,一边是鱼。苏城百姓的荤菜就是从山塘河里摇出来的。住在猪行河头的老苏州都知道,这里后门一开就是山塘河,人家天天从独用的石码头上拎水吃。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听到河边的猪叫声、摇船的桨声,看到对岸从浙江舟山来的渔船向鱼行送鱼。非常闹猛。猪行河头历史上共有大小猪行30多家。如万昌、联益、三友、源茂、森大、仪泰、大公、正大、徐广盛等猪行。其中数三友猪行规模最大。猪行老板大都是常州、无锡人,也有本地人。猪行多了,老板们为了团结力量,维护自己的权利,集资公建了猪行会馆,又名毗陵公墅,地址在莲花斗。取名毗陵会馆,是因为猪行老板中常州人居多,而毗陵是常州的别称。运到这里的生猪主要来自苏北泰兴、盐城一带,用大船运到,还有...
· 吴文化—吴地习俗—吴地清明习俗多
冬至后106天,为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二月中、下旬,这时春寒未尽,处于乍暖还寒的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吴地清明前后正是准备忙农田、事蚕桑的时节,唐代陈润有《东都寒日》一诗:“江南寒日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清明节前后,吴地农村开始种瓜点豆,种植各类蔬果,蚕农要在清明节夜晚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清明节是吴地民间的一个大节,百姓历来十分重视。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百姓禁烟火,用冷食。清明祭扫祖坟的传统习俗,一般都是在清明前的寒食节进行,略早几天也可,但最迟不能过清明节这一天。少数年久的老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扫墓前男人先要到祠堂祭祖,然后全家上祖坟扫墓,清除坟墩周围的衰草败叶,修整坟头,飘插白、绿、黄三色纸幡,意为白地、绿苗、金黄谷麦,祈祷祖先赐福保佑子孙家业兴旺,五谷丰登。扫墓时用家常荤、素菜肴和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