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踏年糕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踏年糕,按无锡地区的风俗习惯,在春节前夕,各家各户都要蒸年糕。在笔者故里,寒冬腊月里

  按无锡地区的风俗习惯,在春节前夕,各家各户都要蒸年糕。在笔者故里,寒冬腊月里也就是春节前的三五天内,都要祭祀祖先,以示纪念,民间就叫“过年”。

   过年前先要蒸好年糕。一般所蒸年糕都是用手工糅出来的,如糕团店里制作的那样。而我们这里蒸年糕的方式与众不同,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或者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 竟然是用脚踏出来的,所以叫做“脚踏年糕”。

   追根究源,根据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脚踏年糕还是笔者先祖倪云林(即倪瓒1301-1374)先生首创的。元至正年间,连年旱涝,民不聊生,元廷 横征暴敛,各地农民先后举旗起义。云林公预料天下将乱,江南将成为战场,忧虑不安,到太湖周边各地游历解忧,并寻找避乱隐迹之地。当时起事的农民良莠不齐,散兵 游勇常骚扰百姓,打家劫舍、哄抢食物。见此情景,云林公忧心如煎,即召集族长商量对策。此时已是冬天,秋收已经完成,粮食也已归仓,云林公提议各家各户都把粮食 磨成粉,蒸成米糕,规格大小与砖头一样。而后吩咐各家把房屋的内壁拆除,用年糕代替砖头重新砌上,室内置一火塘,肚子饿的时候就从墙上掰一块“砖头”放在火塘上 烤软就可以吃了。这样外人闯进来也找不到食物了,从而就避免了骚扰,使族人顺利地度过了兵荒马乱的年代。

   因为此举接近年关,所以后人把所蒸米糕称为年糕。以后附近各乡也纷纷效仿,蒸年糕的习俗也逐渐流传开来,过年蒸年糕就成了无锡地区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 至今,算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在笔者家乡,现在所蒸年糕,仍旧是当年的老传统———脚踏年糕。

   据说,当时由于时间紧迫,数量又多,手工操作费力又费时,有人提议干脆就用脚踏。

   地上放一只大木盆,盆内摊一床新被单,然后把蒸熟的粉头倒在木盆内被单上,再将粉头包住,人就换上套鞋站在粉头上踏,并来回走动,使四处踏遍,踏个五分 钟就可以了,这样粉头经过践踏滋润,撤掉上面包被,拎牢四角提起来反扣在案板上,用扎鞋底的粗线割成砖头大的块块(用刀是切不好的),这就成了年糕。———我们 这里的年糕就是这样做成的。

   脚踏年糕比较结实,一时吃不完,可以浸在水中几个月不变质,甚至可以吃到莳秧的时候。

   直到现在,我们这里过年祭祀先人时,在供桌上必须放上一块年糕,以示对云林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蒸年糕
以前,乡村农家都有用年糕庆贺新年,祝愿生活“年年高”的习俗。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记得那时,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看大人们蒸年糕、吃年糕了。蒸年糕,通常是村里十几户人家在同一个地方蒸,地点当然是选在有糕箱的人家。需要蒸糕的人家,背上舂好的粉,带上柴火,早早就赶到蒸糕地点,蒸糕时要大家互相帮忙,先到的先蒸。烧火是男人们的事,因为男人性子急,火烧得旺,女人则负责灶台上的杂事,但中心人物还是蒸糕师傅,因米粉蒸糕前要掺水,掺水是有学问的,如果粉调得过干或过湿,则要影响蒸糕的质量。粉调好后,再将蒸箱放在匾内用筛子将粉筛进箱格,然后用花板在箱格上印一下,因为花板上刻有“恭喜发财”、“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及“喜”和“福禄寿”等字样,这样蒸出来的年糕面上都有字。故乡蒸的年糕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每块只有一寸见方,像人们玩的麻将牌似的。“出笼啦……”蒸糕师傅故意拉长声调,嗓音特别悦耳。于是,几个年...
· 吴文化—吴地风物—丰收年糕
每年一到腊月,江南农家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年糕形状多样,有长方形的、有方形的,还有圆形的、元宝形的,上面还刻有红色的“福”、“禄”、“寿”等字样,还有一些如富贵、蝙蝠、梅花等图案,给节日增添了乐趣。江南农家把蒸年糕看成是丰收的象征,富裕的人家年糕蒸得多,一般农户蒸上几斗米的米粉也不算少。因此一到秋收后各家各户都要忙着准备好白净上等的糯米,以备蒸糕之用。记得我童年的时候,村里没有磨粉机,完全靠石臼来舂,有经验的农民从米舂成粉,据说要打一千六百下,才能达到标准。那时舂粉是用踏板的,人立在架子上,一只脚踏木板,一只手握铲子,踏板一头上面绑一块大石头,下面是一个口上镶铁圈的木锥子,后面脚一踏,木锥子就在石臼中打一下,反反复复,直要打得米粉细和均匀,铲子是铲石臼里的米粉的,以防米粉结块,舂粉要有耐力,一直要舂得满头大汗,那时,我们这些小孩子看大人舂粉,觉得好奇,也要立在架子踏板上尝试一下,但是舂米不...
· 吴文化—吴地风物—腊月风景蒸年糕
每年一到腊月,江南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年糕形状多姿多彩,有长方形、正方形的,还有圆形的与元宝形的,上面还盖有“富贵”、“福”、“寿”等红字,以示吉祥。江南农村把蒸年糕看成是丰收的象征,秋收后各家各户忙着准备好上等的新糯米,白白的、亮晶晶的。记得小时候,农家没有碾米机,完全是靠石臼、石碓来舂。有经验的农民说,白米舂成粉,要1600多下方能成功。因此,人们用石碓舂粉,要有一定的耐力,有时踏板来舂,还要叫小孩帮忙。那时尽管大人们哄吓兼施要我们来帮,但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是一会儿去撒尿,一会儿说腿疼,变着法儿躲,直到大人们拿着拨米棍威吓我们,才好歹舂完一臼,口中还嘀咕:“一天到晚就是舂米,舂到寅年卯月才能舂完?”大人们却说天天有米舂就好了,说明农家粮食多。这个道理,直到“三年困难”时期,我才明白。那时田里粮食歉收,家中没有米舂,许多人家饿得发慌,许多人吃红薯藤、野菜,最好的算是菜团外面拌些糙米粉或...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