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撑班船的阿姨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撑班船的阿姨,旧时无锡,在旱路交通不畅的年代,水路上的班船对运输起了很大的作用牞出现了以撑

  旧时无锡,在旱路交通不畅的年代,水路上的班船对运输起了很大的作用牞出现了以撑班船谋生的行当。我家在南门乡下,村后面有一条小河,我家沿河有一淘米汰菜洗衣的踏砣(即石驳码头),每当下午四五点钟,即有一对中年夫妻摇着班船,徐徐靠到我家码头上,系好缆绳,将船歇好,上岸歇息去了。

   这是五十多年前每天在我家踏砣上出现的一幕。

   撑班船阿姨是大家阿姨,不论年长年幼,大家都叫她阿姨。每天清晨,他们夫妻俩早早吃过早餐,拿好扁担绳索,还有一面小镗锣就上船,男的摇船,女的敲着小镗锣,清脆的声音传得很远。沿河道两岸的人家,听见班船的镗锣声,知道班船来了。

   他们沿途歇几个固定的码头,女的撑住船头,歇好船,放好跳板。村人有的要他们带回猪饲料,有的要他们带回油盐酱醋等等。有的要他们带回山地货、蔬菜、山芋、萝卜等。每逢夏秋两熟,许多人家会托他们将谷麦运到南门清名桥米行里去,换几个钱回来。逢着稻、麦两熟的登场,班船生意特别好。还有就是逢年过节,所带物品亦很多。许多农户养了猪卖给城里肉墩头上,亦要托班船带上去的。以前农村中买包自来火都要上街去买的。除运货物之外,班船还带客上城或回乡下,无论走亲访友,上城请医撮药,都乘着班船,班船在当时起了大作用。

   后来陆路交通渐渐发展了,阿姨的班船退出了历史舞台,小河中长满了草。我家的石驳岸还在,每当回老家见到石驳岸,总会想起一条班船及撑班船的阿姨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习俗—梳头阿姨
三四十年代,无锡城里有一个行当是专门给女人梳头的。这些被称为“梳头阿姨”的,多为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在“美发”方面有一手好手艺,往往固定有几家雇主,每天挨家上门服务。旧时妇女多长发,普遍梳发髻,一般不上理发店。请梳头阿姨到家里来梳一次头,换换花样,梳一个“横爱司头”什么的,在当时相当时髦。那年代美发的化妆品除了刨花水就是凡士林,花费不大。梳头阿姨也给女人“绞面”,就用一根白棉线,手指头上绕那么一绕,就能将女人脸上的汗毛一下一下绞得干干净净。这种做法不科学,违反自然,后来不再流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妇女渐渐盛行短发,理发店又推出了“奶油电烫”之类的美发技术,梳头阿姨们就“失业”了。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陆”的由来
江南地区的乡镇,一般都在镇上较为偏僻处设有固定的“陆”,农民们在那里进行仔猪交易活动,因而称为“猪陆”。猪陆多为十天一期,各镇(特别是毗邻的镇)“陆”的日期不在同一天,一般以农历每旬逢三、有的逢四、有的逢五为“陆”,这一天称为“陆上”,固定不变,互相错开,便于交流。“猪陆”一般都为仔猪交易买卖,也可将牛、羊、农具等拿到陆上交易。猪陆上都设有公证人员,负责交易事宜。成交后由卖方支付佣金。“陆”是怎样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以“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日期和地点,余缺难以调剂,而且交换时又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可供参考,因此,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易方式出现。汉朝初年,有两位著名的政治家陆贾和陈平,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明令规定各个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为集市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唱价评议,买卖双方自行决定,拍板成交。后来,随着货币的流通,不再物物...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