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听蟹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3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听蟹,记忆中的爷爷是个非凡的人,六十多岁的人了拿上一个小扒网在河里半天就可以捞一大

  记忆中的爷爷是个非凡的人,六十多岁的人了拿上一个小扒网在河里半天就可以捞一大篮子蚬子,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一篮蚬子可以够全家十几口人吃两三天,那可是十足的美味。发一 场大水,爷爷用一扳罾网一个晌午也能逮住十来斤鲜鱼,用奶奶的话说爷爷好像对水里的东西有种特别的嗅觉,印象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跟爷爷一道听蟹。

  在老家听蟹,其实就是夜里用灯火 在流水的旁边去等螃蟹爬过来再逮住它。

  秋风起,菊黄蟹肥的季节,爷爷便开始为听蟹做准备了。得有一盏马灯,爷爷做马灯很会想办法:他先找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在瓶底上边扎几圈湿 棉线把它放在火上烧,待到棉线开始着火时赶紧把瓶往水里一浸,只听得“嗤”的一声尖响,瓶底齐端端的与瓶身分了家,然后再用一个木板四边穿四条铁丝把瓶身往里一放固定好位置后,用的 时候只要在里面放盏油灯,马灯就成了,那灯可是刮风下雨都不怕的,比孔明灯强多了。我不明白只读过几年私塾的爷爷对科学知识的运用是如此娴熟。

  马灯做好了,爷爷就盼老天刮西北风 了。用爷爷的说法,西北风一刮,蟹脚就痒痒就要往外爬。这个时候去听,准能逮很多,我也不知这个说法有没有根据,也从没去检验过,家乡那时有许多老河,潺潺的流水四季不停,爷爷总会 找准一条支流拦一条小坝留一道小口插一排竹筏,然后在西北风呼呼的完了一天农活的爷爷,披件老棉袄,拎着马灯,提着经过改装过的鱼笼就出去了,约摸凌晨3、4点才回来,回来时马 灯已灭而那篓里却丰收得很。爷爷总是把逮来的蟹提到街上去卖换点钱家用。我总是缠着爷爷要跟他一道去。记得有一天,爷爷终于同意我跟他一道去了。那晚没有月亮,西北风呼呼地刮,爷爷 找的地点并不远,是村里池塘西侧的一个小排水沟,上游是一块水稻田,远处是一茬荞麦,星星点点还有几朵荞麦花,顺着风能闻到阵阵花香,我知道这个地点爷爷早就相好了。夜风中可以听到 稻穗相互摩擦的沙沙声,虽是轻微,但在那秋夜却很悦耳。爷爷告诉我,今年又要丰收了。他支好马灯,让我坐在他旁边,吩咐我不要吱声。小小的我,内心充满了好奇,今晚我要大开眼界了。

   然而约莫过了好长时间,仍未见一只螃蟹爬来。我有点坐不住了。爷爷小声对我说快了,快了,你听“滋滋”的声音。嗨,你别说经 爷爷这么一讲,我还真听到了。本来想睡的我正来劲了,那声 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我看到了,一只黑乎乎的大家伙,两只眼睛像两个小棒一闪一翘,走一步停几步很警惕的样子,在两眼之间“滋滋”的翻着泡,原来是它在吐泡。我兴奋极了,要 跳起来,爷爷示意我坐下,说别动,那家伙还在慢吞吞的往我们这边爬,终于它靠近筏子了,爷爷轻轻的抓住了它的背。我拉住爷爷的手要看个仔细,只见好大的一只蟹,怕有六七两吧,八只粗 爪乱舞一气,显然是怒极了。爷爷把它放进篓里,轻轻地告诉我,又有往这边来了。真的,不一会儿,我们又逮了五六只,而我一阵好奇,后也就睡意更浓了。不知不觉中,我趴在爷爷身上睡着 了,待我被爷爷叫醒时,马灯因缺油也快灭了。第二天早晨,奶奶告诉我,昨晚我们听了十五只大螃蟹,爷爷进城去卖了,还特地给我留了一只大的。说完奶奶到厨房里给我端来一只红红的大蟹

  后来等我上学后,还偶尔陪爷爷去听蟹,只不过不再为了去看热闹,而是为了跟爷爷合用一盏灯做作业,为的是能省点火油,不过那蟹也没有以往那样多了。

  而今爷爷离开我已有十 年了,可一到菊黄季节,我就想起和爷爷一道听蟹的往事,可惜现在的野蟹已经绝种,用时髦的话说是因为环境污染引起的,而听蟹的事现在也就只能当作故事说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放蟹网
转眼间又到了吃蟹的时节了。每当我看到桌上螃蟹金红亮亮,就要想起50年前在钱马桥放蟹网的趣事。1953年秋,我在尚仁中学读初中,同桌徐龙虎是马镇阳岐村人,他们村前有一座石桥叫钱马桥,那里的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河里的清水野蟹又大又嫩又鲜又肥,在我们家乡一带是很有名的。徐龙虎和我很要好,一到星期天,他就叫我到他们村上去,跟他一起去放蟹网。星期天下午,我来到龙虎家,只见他家猪舍里放满了蟹网,蟹网是麻线编织的(当时还没有尼龙线),每口蟹网是约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网纲是两根手指粗的细竹扎成十字形状,将蟹网四只网脚固定,四只网脚上又各缚一块小瓦片,用来坠网的。浮标是一块手掌大小的木板,一条长线一头系着浮标,另一头系在网纲两根小竹的交叉处。我俩各自拿了5-6张蟹网,龙虎的弟弟还拿了一根长竹竿,竿头上缚有铅丝弯的弯钩,用来扎住浮标起网用的。我们三人兴致勃勃来到钱马桥桥堍,下网前,龙虎把准备的泥鳅生肉系在网...
· 吴文化—吴地风物—蟹三味
深秋时节,菊绽蟹肥。蟹,人人爱吃,却并非人人都善于品蟹知味。品蟹,最讲究的是得其真味。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也是个美食家。他认为凡“味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而“味重”之蟹,只宜独品而不宜糅以他味。如蟹粉鱼翅蟹粉狮子头或和以他物调成蟹羹之类,虽为桌上佳肴,然蟹之美质难存,真味大失矣。清代戏剧家李渔是品蟹高手,他说得更透彻:“蟹之为物至美”,“世行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当然,为使蟹餐丰富多彩,现在多有创新蟹谱,荷香黄泥煨蟹、雪花蟹斗、鲍鱼蟹盖、翠竹虾蟹等等,虽别有风味,然欲品蟹之真味,还少不了整只蒸蟹。再有,欲得蟹真味,还必须自剥自食,有秩有序,边品边尝。嗜蟹如命的李渔深谙其道:“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此与“好香必须,好茶必须自斟”同...
· 吴文化—吴地风物—耦园听橹
耦园的奇特:一是三面萦河一面临街,园中时时可闻护城河中的橹声。二是耦园的建筑格局,住宅居中将全园分隔为三部分。一进园门后,中间便是主人居室及大厅,大厅往东经客厅及两重小院至小客厅,再往东便是东花园。大厅西侧则是以“织帘老屋”为中心的西花园,其后最北面是客房。此种布局,在姑苏园林中是独一无二的。大厅号“载酒堂”,堂中有一“载酒图”,画两老者正在松荫下神侃,松林前小路上一童子正背负载酒葫芦匆匆而归,两旁是两副妙联: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左壁观图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堂后有一走廊,廊右通东花园,廊左通西花园。东花园是耦园的主要构成部分,亦是精华所在。顺着走廊可渐渐步入“无俗音员轩”,过轩往东是“枕波双隐”厢房,其东墙上有一砖刻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它说出了耦园的历史:耦园始建于清初,为保宁知府陆锦所筑,时名涉园,清末归安徽巡抚沈秉成,延请画家顾氵云规划设计,大事扩宏始成今...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大闸蟹漫话
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肉鲜味美,世人公认,但它的称谓来历,却未必众所周知。大闸蟹因为双螯长有绒毛,也叫中华绒%蟹,又因为主要生长在江河湖里,所以又叫河蟹,或称湖蟹。江苏、上海一带农民们为了生计,沿江入湖捉蟹,往往使用蟹簖,闸断蟹路,并且常在夜里扭亮灯光,诱蟹上簖,然后捕捉,故而有了大闸蟹的别称。蟹还有别称。以其行声,曰'郭索';以其外骨,曰“介士”;以其内空,曰“无肠”。农历八月十五月圆,秋风初起,自然使人想起持蟹赏菊之乐、之雅。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也称九雌十雄。农历九月,阳历10月,雌蟹成熟,农历十月,阳历11月,雄蟹饱满。江南季节,冷天来的较晚,若是稍稍迟半个月品尝,则螃蟹滋味因肥壮之极而更能达到绝佳境地。没错,现在正是吃蟹的大好季节。大闸蟹的广告宣传也早就在国庆节前就开始了。但是真正的好蟹,必须等到现在。行话说得好:″秋风起,蟹脚痒″。星期六早上,我与妻子忙完家务,赶到市场,已经...
· 吴文化—吴地风物—巴城镇畔蟹景美
对于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来说,烫一壶黄酒,啖三二肥蟹,赏满庭菊色便是人生高雅之乐事。而一说起大闸蟹就会自然联想到阳澄湖、巴城镇。两年前,有朋自北京来周庄游玩,正是“菊黄蟹肥”的吃蟹时节,中午宴请时自然备好了大闸蟹。朋友盛赞蟹之鲜美时,多次说起阳澄湖大闸蟹,充满无限神往之色。席间正好有昆山朋友张兄,为不使京城友人留下遗憾,他便说晚上到阳澄湖畔的巴城镇去吃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当即电话联系好。朋友留恋周庄之美景,不时地东拍西照,驱车前往巴城时已将近7点。经昆山出城后一路汽车首尾相接,一盏盏车灯组成绵延不绝的光链,张兄说那都是上海赶往阳澄湖去吃蟹的。约摸半小时就到巴城镇,街的两边都是一幢挨一幢的酒店菜馆,一只只特大的大闸蟹在闪烁的霓虹灯中张牙舞爪。每家门前汽车都停得满满的,见这阵势北京朋友在车内雀跃起来,张兄说:“还未到哩,我们到阳澄湖里船上去吃。”转了几个弯便到了,一艘艘船舫泊在阳澄湖里。张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