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腊月风景蒸年糕
每年一到腊月,江南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年糕形状多姿多彩,有长方形、正方形的,还有圆形的与元宝形的,上面还盖有“富贵”、“福”、“寿”等红字,以示吉祥。
江南农村把蒸年糕看成是丰收的象征,秋收后各家各户忙着准备好上等的新糯米,白白的、亮晶晶的。记得小时候,农家没有碾米机,完全是靠石臼、石碓来舂。有经验的农民说,白米舂成粉,要1600多下方能成功。因此,人们用石碓舂粉,要有一定的耐力,有时踏板来舂,还要叫小孩帮忙。那时尽管大人们哄吓兼施要我们来帮,但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是一会儿去撒尿,一会儿说腿疼,变着法儿躲,直到大人们拿着拨米棍威吓我们,才好歹舂完一臼,口中还嘀咕:“一天到晚就是舂米,舂到寅年卯月才能舂完?”大人们却说天天有米舂就好了,说明农家粮食多。这个道理,直到“三年困难”时期,我才明白。那时田里粮食歉收,家中没有米舂,许多人家饿得发慌,许多人吃红薯藤、野菜,最好的算是菜团外面拌些糙米粉或米糠。舂米的辛劳,成了人们的一种温馨、甜蜜的回忆。
后来,家乡有了碾米机,那石碓、石臼及舂米的木床,便被农家搁置在一边当“古董”了。到了蒸年糕的时节,村里的一些乡邻都不请自到乐意帮忙,因为蒸年糕的工序比较复杂。米碾好后,先把米放在水缸里浸上一个星期到十来天,据一些农民说,腊月里天冷,米浸得时间长些也不会发臭,而且浸透后米质会变“糯”。浸的米从缸里捞出,沥干水后,再放在石臼里舂,舂得越细越好,然后再放进一只圆形的木甑里蒸。蒸熟后,再倒在一块长方形的大木板上捏打,即使是天寒地冻的下雪天,小伙子们直捏得薄衣单衫,大汗淋漓。帮忙的人影在腾腾热气中晃动,这场面若不亲眼所见,实在是很难想像它的壮美和欢乐。
年糕蒸好后,做成一条一条或一方块一方块的,到冬至用凉水浸泡,很长时间年糕也不会发霉变质。吃时从水缸里取出来,切成小块煮、煎、炸、烤都可以。除夕守岁,全家人坐在一起,一面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面嗑着瓜子聊天。我们这些孩子就偷偷地从灶前头的水缸里捞上一条年糕,切成小块,放在灶膛未熄的木柴火灰里烤,不要多少时间,年糕皮上鼓起了一个个气泡,散发着香味,那年糕的味道儿真是没法说的。
现在,尽管农家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但一些农村家庭仍把蒸年糕当作过年的一件大事。待到农历腊月里,家家户户炊烟缕缕,雾气腾腾,忙着蒸年糕。但是年糕的质量今非昔比,什么猪油白糖年糕、夹心红枣桔皮年糕、还有莲蓉白果年糕等等,种类不下七八种之多。在农村,一些“毛脚女婿”去看丈人,都要带上十几条亲手做的年糕,作为新年走亲戚的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