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难忘的脚炉情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难忘的脚炉情,小时候,我家有两只脚炉,一只是奶奶的,铜色很旧了,古董似的;另一只是妈妈的,

  小时候,我家有两只脚炉,一只是奶奶的,铜色很旧了,古董似的;另一只是妈妈的,妈妈从重庆来到仁社庄后,奶奶给她买的,金黄的,比较新。这两只脚炉是我儿时冬日的宠物,它温暖了我儿时一个个寒冷的冬天。

  冬天的早晨,奶奶摸黑就起床,烧好了早饭,把炒好的脚炉送到我的床前,一面叫我起床,一面把我的衣服裤子一件件放在脚炉上烘暖,再一件件递给我,笑眯眯地看好我一件件穿好。冬天的晚上,我在妈妈身边做作业看书,妈妈把脚炉放在我的脚下,自己不烘,让我烘。奶奶这时也提了脚炉来看我,见我做作业的小手冻得红红的,她马上把自己的脚炉放到我面前,心疼地把我的小手放在脚炉上烘,不断地问我:

  “冷吗?”我说:“奶奶的脚炉烘手,妈妈的脚炉烘脚,不冷不冷,你们冷吗?”奶奶和妈妈听了我说不冷,都欣慰地笑着说:

  “大人是不冷的。”当时,我还以为,大人是不冷的,只冷小孩子,于是我天天盼望长大,可以不冷。

  冬天的星期天,我很开心,妈妈在家门口放上小桌子,一面叫我晒太阳,一面叫我做她布置的家庭作业。为了奖励我学习,妈妈又把她的脚炉让我烘脚;奶奶也在我的身旁,把黄豆、蚕豆、玉米放在奶奶的脚炉里煨,脚炉里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奶奶等我做好作业休息时,就把煨熟的豆类给我吃,那脚炉里煨的黄豆、蚕豆和玉米好吃极了,又香又脆,任何美味都比不上奶奶脚炉煨的东西好吃。

  到了寒假,家里蒸了年糕,奶奶又把年糕切成一片片的,也放在脚炉里煨,等到糕片煨到黄灿灿、香喷喷时,奶奶又送过来给我和妈妈吃,我们越吃越要吃,越吃越开心;奶奶也越煨越起劲,整个屋子里,洋溢着老老少少的欢愉。

  光阴如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奶奶早已作古离我们而去了;年近90的妈妈也做了老太太,如今还健在。每到冬天来临,妈妈还是习惯要把脚炉拿出来,烘手、烘脚、烘衣服。可是现在用的是煤气,房里又装了空调,脚炉没有火灰炒,更没有谁要用它,妈妈只得把两只脚炉又收藏起来。现在不用脚炉了,但是我只要看到它,儿时烘手烘脚和煨豆煨糕的情景,就马上展现在我的眼前,那悠悠温馨的亲情终身难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炉
江南地属带,民居历来不设取暖设施,严冬季节,虽无零下数十度之苦,但数九寒天“见水结冻”的日子也十分难熬。“冻手冻脚”便是具体写照,因为手脚离心脏最远,尤其是脚,有“脚冷全身冷,脚暖全身暖”之说。江南少煤,一日三餐的供热全靠柴火。越剧《梁祝·十八相送》中,英台唱道:“只看见,山上樵夫把柴打”,就特意提到“柴米油盐”中的首条。古时也将能文能武之人称作“上山是个樵柴汉,下山便是读书人。”可见柴火的重要。脚炉,就是江南人利用其柴火余烬的一项“特色发明”。脚炉黄铜制作,大肚圆形,装有拎攀,盖上布满小孔,换气散热,圆面大小搁一双脚正好。冬夜做作业,穿着布底棉鞋踏着脚炉,一股氤氲之气穿过脚心,直透肺腑。一个冬天下来,炉盖磨擦得金光锃亮。装脚炉是一种技巧,装得好,炉子没有“脾气”,不温不火可供暖五六个小时;装得不好,不是烤焦鞋底,便是很快“断气”。幼时看母亲侍弄脚炉,讲究“君臣佐使”,君是一块烧红的硬柴,...
· 吴文化—吴地风物—手炉与脚炉
天冷,苏州人还会想到取暖的工具,但是八十多年前的苏州,还没有流行热水袋,我们取暖的工具,就是手炉与脚炉了。手炉,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相对来讲,脚炉可算是宠然大物了。手炉大都是白铜制成的,间或也有用紫铜制成的。而脚炉呢,则基本上是黄铜制成的。你不要看轻这小小手炉,它可真是艺术,造型美,炉盖的雕镂更美。它的外观有方的、有长方的、有椭圆的,变化无穷,当然最基本的是圆的。手炉盖上则镂刻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而花纹上的小孔,便能使手炉内炭基团的热量,透升到炉盖上面,我们抚摸在炉盖上的手,便感到温暖起来。当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也要带个手炉去,不但读书时双手暖和,而且砚台结冰的话,只要放在炉盖上面,一歇歇冰就溶了,可以写字了。初春,久坐脚冷,于是便想到脚炉了。脚炉是非常朴素的,炉盖上面,不事华饰,就是一排一排的透气小圆孔。炉里面放的是灶膛里的未曾烧尽的稻草灰,上面再覆盖一层木屑灰,让它慢吞吞地煨着,就这样...
· 吴文化—吴地风物—弄堂里的别样风情
俗话说“北方的路,南方的河”,盛泽人的路是建造在水上的,是由船和橹铺出来的水路,船声橹声出门之后渐渐远去,没走多远就是目的地了,所以盛泽人也从来不去太远的路,盛泽是一杆绿色的荷叶,盛泽的天地是水面上宽阔的绿色,天地之外就是水面下坚实的根了。盛泽最早的民间故事依旧是和刘伯温有关,传说是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四下勘察的刘伯温经过盛泽东白漾的时候,见到东白漾的四周连着五条河,这是通常所说的五龙取水之势,是出真龙天子的征兆,这一带风水非同一般,刘伯温就在湖北岸建造了一座寺庙,是压住龙头的意思,免得节外生枝地生出事来,和朱家争天下。这一个传说与锦溪的仿佛,其实江南好多古镇的从前旧事,也大多是这个意思,一来是这些地方的确人杰地灵,二来大家静下心来要拿他说些事情的时候,几乎是不太费力地就想到了刘伯温,这样江南古镇的非同小可刻划出来了,只是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却成了东游西逛无所事事的样子,这真是有点委屈...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陆”的由来
江南地区的乡镇,一般都在镇上较为偏僻处设有固定的“陆”,农民们在那里进行仔猪交易活动,因而称为“猪陆”。猪陆多为十天一期,各镇(特别是毗邻的镇)“陆”的日期不在同一天,一般以农历每旬逢三、有的逢四、有的逢五为“陆”,这一天称为“陆上”,固定不变,互相错开,便于交流。“猪陆”一般都为仔猪交易买卖,也可将牛、羊、农具等拿到陆上交易。猪陆上都设有公证人员,负责交易事宜。成交后由卖方支付佣金。“陆”是怎样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以“日中为市”,进行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日期和地点,余缺难以调剂,而且交换时又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可供参考,因此,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易方式出现。汉朝初年,有两位著名的政治家陆贾和陈平,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明令规定各个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为集市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唱价评议,买卖双方自行决定,拍板成交。后来,随着货币的流通,不再物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