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史海钩沉—太湖然自灾害诗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6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史海钩沉—太湖然自灾害诗,说起太湖诗,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那些吟诵太湖风光景色的锦章绣句。但事实上,

  说起太湖诗,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那些吟诵太湖风光景色的锦章绣句。但事实上,自有史以来,太湖地区也常常遭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在某些时期甚至还相当频仍。这些灾害也常在文士们的诗作中得到反映,使人们看到了太湖的“另一面”。

  明代施凤的《和守溪相公苦雨二首》记述了三年间两遇大水的情景:“前年春夏交,淙淙雨不止。一月无日晴,溜声常在耳”;“今年交夏来,霪雨似前年。正当麦熟时,滂沱复连绵”。大水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溪壑浩弥弥,岸浸波涛里。人家无完居,十室九壁圮”;“贫家割草炊,几处无炊烟。相逢惟嗟叹,听之应恻然”。秦嘉铨的《望雨叹》描写了明代一次旱灾的情景。那年春天,太湖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了“数尺许”,沿湖及湖中山脚根的石块全都露了出来,田里到处架起抽水器械,直到黄梅天来临仍不见下雨,晴空炎日,人畜都疲惫到了极点,旁人只能靠变卖家产来度眼前生计,“哀哉老农与老圃,挖肉医疮将何补?”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作者毫无办法,只能祈求苍天慈悯,降伏凶恶的“旱魃”。

  太湖地区的风灾也较常见,明代著名学者王鏊的《嘉靖二年七月三日》一诗写到了其中的两次:“去年七月飓风作,驾山驱海势何恶?沿江滨湖万人家,一半飘流喂蚊鳄。今年七月仍飓风,驱山驾海势略同。人家有备幸多免,禾偃木拔岁则凶。”清代吴兆鲤的《纪异二首》写了雍正二年(1724)先遭蝗灾、后遭风灾的情况。那年秋天,飞蝗蔽天而来,农人不知所措,幸好,蝗虫将水边芦苇叶吃尽后,被鸟群悉数歼灭,农人正在高兴之时,忽然大风拔木,雨急如注,太湖水涌丈余,田禾尽淹,居民多被漂没。“蓦地暴风发,天心骤降殃。树随屋共拔,人与稻俱僵。急雨撼山谷,怒潮矗海塘。”从这些描绘看,风灾就是现今所说的龙卷风。

  在冬天,太湖还常会出现冻灾。据地方志记载,太湖在宋(1111)、元(1329)、明(1503)、清(1654、1665)各朝都曾遇到冻灾,“天大寒,太湖冰厚数尺,大雪积丈余,洞庭柑桔皆冻死”,王鏊的《桔荒叹》,写的就是明弘治十一年(1503)的一次冻灾的情景。另有叶方标的《打冰词》说:“朔月北风吼十日,太湖一夜冰三尺。骨坚势厚棱棱高,去楫来舟空叹息。”船家用尽力气“ 打冰”,船只也难以动弹,可见这次冻灾之烈。

  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诗作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对穷苦大众的同情上,更有对防灾减灾的思考和对保护生态的呼吁。如在记述蝗灾的诗中提出要多植芦苇、保护鸟类,再遇蝗时就能“不碍稻花香”。提出对自然灾害要早作防范,不要到遇灾时才“为计恨不早”(《桔荒叹》)。指出在丰年不要奢侈浪费,要有足够的储备来预防不测(《后刈麦行》)。王鏊还对官府滥伐湖岛树木严厉谴责,告诫倘遇风雨之灾,将会“崖摧壑陷难支撑”,造成严重后果(《悯松歌》)。这些诗作能警示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要善待自然,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要防范自然灾害,对减灾防灾来说,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清代郑元亨有《乙酉五月避乱湖中》一诗,说当年太湖某处曾出现“毒水”现象,因方志上未找到相应记载,不知真情详况及原因根由。好在全诗不长,兹录于此,供专家作进一步探究“五月窜湖阴,溪深水涵毒。触之即死亡,五丝不能续。蛟龙正争斗,岂分石与玉?是处无安流,滔滔鬼昼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史海钩沉—吴梅村诗吟无锡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明崇祯四年进士,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历任明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中允、谕德。清顺治十年,变节出仕新朝,任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以致终身悔恨。他在《过淮阴有感》中写道:“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还在《贺新郎·病中有感》中写道:“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消说!”他的立传入《清史稿·文苑》首卷,诗作《梅村集》收录于《四库全书》。他的诗词才华横溢,文字风雅;由于时逢国乱,睦送觯涠嗉こ?凉,风骨傲然,被誉为一代词宗。吴梅村对无锡情有独钟,多次到无锡探亲访友,游览山水,写下不少诗作。吴梅村在明崇祯辛未科考入官,同时考中进士的无锡人有五名。清顺治十七年秋,在无锡的同年进士吴其驯,写信告诉吴梅村,无锡的五名同年,只有他在世了。...
· 吴文化—史海钩沉—中秋赏月谈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共赏清光,堪称一大乐事。中秋赏月起源甚古,《周礼》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晋代谢尚镇守牛渚,中秋夜与左右属僚驾舟泛江,赏月吟诗。中秋赏月成为习俗,则同唐明皇的提倡有很大关系。《明皇杂录》、《天宝遗事》中载其赏月轶事甚多。有一年中秋,他请在宫廷内值夜的学士们饮酒赏月,侍从在宴前陈设灯烛。他说:“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命撤去,君臣们在月光下饮酒赋诗,好不快哉!随着阖家赏月风气的流行,人们还创造出象征团圆的月饼,制作出心字形的香斗,铺演出明月秋夜的祭月活动。明、清时代,每届中秋,离家外出的人总要想方设法回家团聚。至晚,“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燕京岁时记》。家宴之后,陈月饼、瓜果、香斗于庭,祭罢月神,团坐品食赏月,同享天伦。皇宫里的祭月活动更为隆重。在乾清宫前设供月御案,案上大小月饼堆迭如山。垫底的大月饼直径两尺有余,重约二十斤...
· 吴文化—史海钩沉—中国状元知多少
中央电视台近日在播出《太平天国》,其现女状元傅善祥。这引起了我探究中国历代到底有多少个状元的兴趣。经查阅大量资料,结果如下: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年的科举制为历代王朝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进士。由于时代变迁及资料缺失,现在可知的有姓有名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另外,武举状元数量及影响都很小,据统计自宋至太平天国共187人。
· 吴文化—史海钩沉—三朝丞相游太极
被誉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埋藏着无穷无尽的历史文化宝藏。曾于南宋淳熙年间,题刻于太极洞崖上的范成大诗作《游金牛洞题诗石壁上》,最近被发现,(太极洞,古称金牛洞,也称大洞)诗曰:仙翁旧游处,琅敖韵灵曲,至今有余音,玄鹤舞幽谷。众真期我往,岁晚芝田翁,腰铲从翁来,箫云跨飞鹿。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也是位南宋的“中兴宰相”,范成大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族人裔孙,因而,范成大称范仲淹为仙翁,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仲冬,范仲淹任广德州司理参军任内,曾游太极洞,并题刻“跫然岩”三字,160年后,范成大追随仙翁游踪也游太极洞,作诗《游金牛洞题石壁上》,范成大腰系铲刀,有备而来,就是为效仿范仲淹而题诗镌刻洞壁。范仲淹范成大游太极洞,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是岁末时间,一曰“仲冬”,一云“岁晚”。二、两人都因“才能优异”,为当朝宰相推荐重用,范仲淹被晏殊推举为大理寺丞,秘阁校理,而...
· 吴文化—史海钩沉—雍正和寄畅园
县志记载,康熙和乾隆两帝曾七次临幸寄畅园(两帝均六次南巡,康熙第四次、乾隆首次南巡时往返都游览了寄畅园),提高了这个江南山麓园林的知名度。中间的雍正皇帝也曾二次莅园,并且对她的兴废具有深刻影响。雍正只到过大江南北一次,那是在1703年扈从康熙第四次南巡之时。康熙十分欣赏寄畅园的掇石理水,把十几亩大的园子布置得意境深远,曲折宜人,尤其喜爱园中的一棵老樟树,交枝翳空,皮如龙鳞,每次都要高兴地抚摸一番。对于园主秦家的谨敬接驾也颇有好感,第四次南巡时赏还因科场案受累回籍的秦松龄原品,又把他儿子道然带回北京,作为九皇子允礻唐的侍读。雍正的审美观和乃父不同,喜欢壮丽阔大的苑囿,对秀美小巧的寄畅园并不在意,只把看到的事态记在心里。秦道然举人出身,未登官场,擅于吟诗作文,是个不晓得宫廷斗争的学究,他以为到九贝子府做侍读是皇恩浩荡,后来允礻唐又让他兼任管领,其实他不谙事务,只处理一些往来文牍,陪东家吟诗看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