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史海钩沉—中秋赏月谈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9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史海钩沉—中秋赏月谈,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共赏清光,堪称一大乐事。中秋赏月起源甚古,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共赏清光,堪称一大乐事。

  中秋赏月起源甚古,《周礼》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晋代谢尚镇守牛渚,中秋夜与左右属僚驾舟泛江,赏月 吟诗。中秋赏月成为习俗,则同唐明皇的提倡有很大关系。《明皇杂录》、《天宝遗事》中载其赏月轶事甚多。有一年中秋,他请在宫廷内值夜的学士们饮酒赏月,侍从在宴前陈设灯烛。他说: “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命撤去,君臣们在月光下饮酒赋诗,好不快哉!

  随着阖家赏月风气的流行,人们还创造出象征团圆的月饼,制作出心字形的香斗,铺演出明月秋夜的祭月活动。

  明、清时代,每届中秋,离家外出的人总要想方设法回家团聚。至晚,“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燕京岁时记》。家宴之后,陈月饼、瓜果、香斗于庭 ,祭罢月神,团坐品食赏月,同享天伦。皇宫里的祭月活动更为隆重。在乾清宫前设供月御案,案上大小月饼堆迭如山。垫底的大月饼直径两尺有余,重约二十斤,饼面绘有月宫蟾兔,十分精致 。江南地区,妇女们还在中秋夜盛妆出游,相互串门,叫做“走月亮”。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皓月的清辉里,有多少人殷殷祈求着年丰人寿,人月同圆,无怪乎中秋赏月会 历代相传,形成习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秋赏月佳联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 中秋赏月佳对多
中秋佳节,民间赏月的习俗颇盛。文人墨客也常三五邀集,对月酌酒,赋辞作对,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这是重庆巫山峡瑶台上的一副咏月联,该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佳境,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的奇对。据传,古时一秀才,仰望中秋月,突然吟出一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对不出下联,直到除夕之夜,想到第二天便是新年,触动灵感,终于对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每年中秋前后,正是著名的钱塘江涨潮时,杭州的浙江贡院有一副楹联,描述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联语所述景色宛如一幅浓墨酣畅,意境优美的彩墨画。台湾阿里山古月亭有一副吟月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工稳,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
· 中秋赏月对联集锦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 吴文化—吴地风物—中秋杂谈
农历八月半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唐代欧阳詹说,秋天介于夏、冬之间,八月十五又恰在三秋之中,故名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半的风俗和传说都与月亮有关,全国各地都认为这一天是月圆人团、合家欢聚的日子,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拜月”、“圆月”等风俗。中秋赏月起源很早,唐以后盛行一时。无锡人过八月半,早晨一般吃红烧糖芋头;重点是吃晚饭,合家进餐。以往,人们用过晚饭,还要在天井或院子里置香斗烧天香拜月亮,放上月饼、栗子、白果等干果点心斋月宫,请笤?中嫦娥赐给社会太平安宁,保佑亲人永不分离。“人道秋中明月好”(白居易诗),“一年今日最分明”(戎昱诗)。唐人这两句诗都是描绘八月十五中秋节明月的。这天夜晚,皓月满轮,月如凝雪,是一年中最明亮的夜晚,故八月十五又称“月夕”。此夜天高气爽,繁星满天,丹桂飘香,月光皎洁,所以古诗有“此日若无月,一夜虚度秋”。在古人的诗词文章中对月亮有各种各样的称谓,如太阴、素娥、、玉...
· 吴文化—史海钩沉—吴梅村诗吟无锡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明崇祯四年进士,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历任明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中允、谕德。清顺治十年,变节出仕新朝,任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以致终身悔恨。他在《过淮阴有感》中写道:“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还在《贺新郎·病中有感》中写道:“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消说!”他的立传入《清史稿·文苑》首卷,诗作《梅村集》收录于《四库全书》。他的诗词才华横溢,文字风雅;由于时逢国乱,睦送觯涠嗉こ?凉,风骨傲然,被誉为一代词宗。吴梅村对无锡情有独钟,多次到无锡探亲访友,游览山水,写下不少诗作。吴梅村在明崇祯辛未科考入官,同时考中进士的无锡人有五名。清顺治十七年秋,在无锡的同年进士吴其驯,写信告诉吴梅村,无锡的五名同年,只有他在世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