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陈寅恪·阿炳·金圆券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9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陈寅恪·阿炳·金圆券,陈寅恪是当代学术巨人,号称“教授之教授”;阿炳为民族音乐大师,事迹久为无锡

    陈寅恪是当代学术巨人,号称“教授之教授”;阿炳为民族音乐大 师,事迹久为无锡民众耳熟能详。两人除同为盲翁外,风马牛不相及, 八竿子搭不上关系。但很有意思,他俩都曾在 解放前夕不约而同对金圆 券口诛笔伐,讲出了民众想说的话。

  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推行的“币制改革”的产物,以 金圆券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和金银外币,企图挽救日益崩溃的 经济。但 由于金圆券的发行没有现金准备,发行量又不加节制,最终越弄越糟, 反而促使全国经济崩盘。

  《哀金圆》在寅恪先生诗集中是极有特点的一首,全诗模仿长篇新 乐府,字面浅显 清通,实质深涵讥诮,很有白乐天遗韵,对金圆券制度 的弊端和推行有绝妙的讽刺:“赵庄金圆如山堆,路人指目为湿柴。湿 柴待乾尚可爨,金圆弃掷头不回。”“睦亲坊中大腹贾,字画四角 能安 排。备列社会贤达选,达诚达矣贤乎哉。进位枢府司国计,币制改革宁 旁推。全国条例手自订,新令颁布若震雷。金银外币悉收兑,期限迫促 难徘徊……”对由此造成的恶果总结为“党家 专政二十载,大厦一旦梁 栋摧。乱源虽多主因一,民怨所致非兵灾。”此诗作于1949年夏,当时 寅恪先生在“战时内阁”的广州。因为物价飞涨,连大学教授都频频上 街请愿,要求透支薪金,被 人评论为“中外教育史上的一大丑闻”。当 年秋季,广州被解放。

  而在1948年的无锡城,阿炳就已经在崇安寺为民众呐喊了。他利用 “唱新闻”痛骂金圆券,据老报人孙云年的《江南感旧录 》记载,有段 唱词是这样的:“金圆券,满天飞,花花绿绿的好东西。早上可以买头 牛,晚上只能买只鸡。十万金圆券,只够量一升米。”按国民政府规定 ,十万金圆券相当于二万五千美金, 竟只能量一升米!而到了1949年的 广州城,金圆券更成了毫无用处的“湿柴”。阿炳由于痛骂时弊被当局 警告,就在家帮人修胡琴,不再上街了。

  寅恪先生和阿炳两位大师都不以诗词见长, 尽管他们对金圆券的描 写也一雅一俗,但都可以传世。文天祥说,读圣贤书,所为者何?“人 生识字忧患始”,大凡识得几个字的,总应当为民众的利益喊几声才好 ,无关痛痒的文字老百姓是不太买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曾是阿炳乡邻人
记得从记事起,大人就指着对面的一扇黑漆门告诉说,那里曾住过一个拉二胡的瞎子,叫“阿炳”。大人们谈起阿炳总是有点不屑,说他的风流韵事,说他的生活潦倒。只有当有线广播里传出《二泉映月》悠扬的乐声时,大人们才会告诉我们,那就是阿炳拉的。外婆、奶奶是这样描述阿炳的平常日子:每天出去拉二胡,旁边有个女人相扶。听阿炳拉琴,是父母们少年时代的最大娱乐,他们依稀记得阿炳的模样,记得他从琴上拉出的各种模仿鸟鸣的声音。在闲聊时,大家也会谈起阿炳那张嘻笑怒骂、针砭时弊的“臭嘴”;谈起对面的小天井就是过去阿炳住过的“雷神殿”,隔壁住的华老伯就是阿炳堂弟。我们常常窜到被称为“阿炳故居”的老房子里去玩,全然没有瞻仰古迹的心情。东奔西跑,经常惹得现住户、山东老太扯着喉咙,大声斥骂。阿炳在我们心目中,就像华老伯一样,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不过阿炳会拉琴,早点“过辈”罢了。随着阿炳的名声逐渐大起来,经常有人来故居探访。有时...
· 吴文化—人物春秋—北塘沿河识阿炳
解放初读完初中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崇安寺开业不久的新华书店,不意翻到一本《阿炳二胡琵琶曲谱》。读着首页的前言,阿炳的形象油然在脑际游动起来。在抗日胜利至全国解放这几年中的每个夏季,几乎是每天的傍晚时分,阿炳及其陪扶者———一个中年女子的身影,总能准时出现在莲蓉桥堍至三里桥、吴桥一带的北塘沿河。旧时的北塘沿河是老无锡真价实货的繁华地段。以横浜口为界,其东多为山地货行,其西则以米行、粮行居多;由米业派生出的其他店铺如麻袋行等渗透其间。其时大运河中排列着大半中国省市的商船和本地民船,桅杆与跳板顺着驳岸逶迤绵绵,难窥尽头,饶有“屯营栉比,解署棋布”之壮观。无锡所以称得上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确因北塘米业集市贸易兴盛所致。此地人多语杂,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白天河中百舸穿梭,岸上商贾讨价还价声,摊贩吆喝声,跳板处搬运号子声,汇在一起,闹猛非凡。黄昏降临,在喧嚣氛围中汗流浃背地度过了一天的人们,浴身晚...
· 吴文化—人物春秋—阿炳双目失明年代考
阿炳的一生是音乐的一生,也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前半生是风流倜傥、家道小康的雷尊殿当家道长华彦钧;后半生变成了蓬头垢面、潦倒不堪的街头艺人瞎子阿炳。孰料在他身后,一曲《二泉映月》竟风靡环宇,被国际乐坛评为“不朽之作”,阿炳也被誉为“杰出的民间音乐艺术大师”。阿炳人生旅途上之所以如此变化多端,一波三折,主要原因应说是他中年目盲致残所致。要不是瞎了眼,他可能一辈子安安稳稳地过着职业道士生涯;而瞎了眼的他,便失落了殿主的地位,自然也就失落了不菲的财源,失落了一切,靠变卖财产过日子。结果,他孑然一身,携带着与他自幼朝夕相伴的二胡、琵琶,住进了以往殿内储藏杂物的破平房。他曾几度打算自绝人世,是音乐照亮了他漆黑的心灵,为他指明了后半生的人生目标,使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毅然抛开了一切尘世俗念,一面上街卖艺谋生,一面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地探索音乐的奥秘。通过多年艰苦钻研,夜以继日的艺术实践,阿炳终于攀上了艺...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阿炳墓
江南第一山下有天下第二泉,泉之侧沿山道而行百余米有坟独处,是为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之墓。坟极平常,一个小山坡上隆一个土堆,铺一壁水泥,碑不见巍峨,就嵌在坟堆,碑文凿得随便,字也不见铁划银钩,系阿炳知音杨荫浏先生所题,杨先生为一代国乐宗师,方外知之者不多,几次听得游人无端抱怨:“介蹩脚的字,也配给瞎子阿炳题碑?”多为上海的翩翩游客,他们心目中还有个阿炳的形象,杨荫浏何许人怕是不会知道的了,倘使阿炳泉下有知,游魂不散,当会操起他那把感天地、泣鬼神的胡琴叩击你的脑壳,正色道:“没有杨先生哪会有我瞎子阿炳?”诚哉斯言,倘没有杨荫浏的抢救,世界乐坛便没有《二泉映月》的风流,也就谈不上瞎子阿炳的地位。遥想当年阿炳贫病交迫、倚门企盼,杨荫浏心急火燎、马不停蹄,一曲《二泉映月》终于录下存世,天下如杨荫浏和阿炳之知音能有几?因此,有知音题碑,逝者幸甚。当月白风清、松暗泉明之夜,二位必定又在切磋音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