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国著名佛像雕塑家戴逵与戴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4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国著名佛像雕塑家戴逵与戴,唐代诗人杜牧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句,把那些金碧辉煌,屋宇重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句,把那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我们想起在我国佛教文化中卓有贡献的、著名佛像雕塑家戴逵与戴(禺页)父子。

  戴逵(约325—396)字安道,东晋谯郡(今安徽濉溪)人。他博学多才,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少时曾以白瓦屑和鸡蛋汁作郑玄碑,时人称为绝妙。

  戴逵曾从范宣学,“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特别爱好范宣的绘画艺术。范宣却认为绘画乃雕虫小技,不宜劳思于此。不久,戴逵觥赌隙几惩肌罚缎春笫衷奚停炜? 始传授戴逵的画艺,后来戴逵所画人物、山水走兽大都“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其作品被收入《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由于他具有高超的绘画艺术,对他雕塑技法多有启发,曾首创“ 干漆夹纟宁雕塑法,所塑“五世佛”与顾恺之壁画“维摩诘像”和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并称“三绝”。

  戴逵一生淡泊名利,当时太宰王闻其善于鼓琴,派人相召。他却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晋孝武帝以重金聘请他为“散骑常侍”、“国学博士”,他却固辞不就,为此,他携家人隐 于会稽剡县,闭门读书,研究学问,常以绘画雕塑自乐。著作有《释疑论》等多种。在崇尚佛学时代,他却提出反对佛教因果报应之说,颇有见地。

  戴(禺页)(378—452)逵之次子,字仲茗。逵死后,他随兄游桐庐。兄殁、遂游吴下(今苏州),在齐应门建园隐居。《吴郡图经续记》载:“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茗自然。”“聚 石引水、植林开涧”形容园林之美:“少时密繁,有茗自然”,言其造林技术之高。因此,“戴(禺页)宅”当时成为与“辟疆园”齐名的私人园林。

  唐乾元年间,“戴(禺页)宅”一半建为“乾元寺”另一半为郎中陆氵夸居住,称为“陆山人楼亭”,有花桥、水阁等景。唐白居易有诗云:“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 ,此中昨夜共谁游?”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焚掠平江城(今苏州),占领此寺,积薪焚尸,寺宇俱毁。

  戴(禺页)有父风,道德文萃高尚,绘画鼓琴精湛。尤其对于戴逵“干漆夹纟宁雕塑法”有了发展与创新,成为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雕塑家。如刘宋太子在首都建业“瓦棺寺”铸造一丈六尺的大佛铜 像,像成以后,大家都嫌面部太瘦,不知如何修改。戴(禺页)看了以后,认为不是佛像面部太瘦,而是两肩太方肥所致、经他修改,果然比例匀称,被时人称为“巧思通神”。由于他对雕塑佛像具有 纯熟的技巧与丰富的经验,其雕塑作品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其雕塑技艺一直影响到唐宋以后。

  我国佛像的雕塑始于东晋,盛于南朝,戴逵、戴(禺页)父子为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戴逵简介东晋时期著名美术家音乐家戴逵生平
戴逵(326-396),东晋著名美术家、音乐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州)。戴逵终生不仕,初就学于名儒范宣,博学多才,善鼓琴,工人物、山水,坚拒太宰武陵王召其鼓琴之命,王徽之曾雪夜访之,到门未入,孝武帝时累征不就。著《戴逵集》9卷,已散佚。戴逵(?-396),东晋著名美术家、音乐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附近)。他是顾恺之时代另一有名画家,南渡的北方士族。晚年长期住在会稽一带。他少年时画的《南都赋》,使他的先生范宣(当时有名的学者)改变了绘画无用的看法。他富有巧艺,绘画而外,又善于弹琴,更以擅长雕刻及铸造佛像而知名。他曾造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及菩萨像。为了创造新的样式,他暗暗坐在帷帐中倾听群众议论。根据大家的褒贬,加以研究,积思三年才完成。由此可见戴逵是首先创造了中国式佛像的艺术家。戴逵并且创造了夹纻漆像的作法...
· 戴逵后裔迁归嵊州记
戴逵后裔迁归嵊州记自戴逵入剡,生子勃、,卒葬于剡,而后剡山有戴村而无戴姓,戴逵后裔不知去向,剡中戴氏不知所出。今喜读嵊西里大坑《戴氏宗谱》,方知戴逵后裔徙居各地,剡中一派出而复归,故乐而为之记。戴安道破琴入剡,筑舍剡山。戴逵(326-395),字安道,谯郡县(今安徽省宿县)人,东晋立,随父绥、兄逯居京都(今南京市)。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从豫章(南昌市)名士范宣学。宣赏其非凡,以兄女妻焉。太宰武陵王司马使人召其鼓琴,逵不从,怒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兄逯携琴代往,逵遂避居会稽剡县。名士郗超出百万资与其在县城北剡山建宅,逵云“如官舍”,遂居于此。在剡与高士谢安、阮裕、王徽之、谢玄、郗超、高僧支遁等相善,性高节,常以礼度自处。笃信佛,精塑像,然目睹善恶无报,作《释疑论》,与庐山高僧慧远辩论因果报应,书信往复答难近年。孝武帝征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皇太子...
· 磁器口戴家院子与戴志钧
磁器口小街金碧巷有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当地人称戴家院子。这就是原沙磁区(当时称重庆市第十四区)区长——戴志钧的府第。戴志钧(1910——1988年),古镇磁器口人,其世代祖居古镇,一直经营药材、木材等,家境殷实,乐善好施,颇受磁器口人尊敬。戴家家教极严,戴小时候又聪慧刻苦,立志从事法律工作,毕业于成都志诚政法学院。后又被选入国民政府司法院法官训练所受训,毕业后历任军法官、司法官、律师及重庆市参议员等职。于1945年6月出任沙磁区区长,任满一年后即辞去区长职务。在职期间,加强磁器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居民自治,颇有成效。戴于1949年只身赴台,后授陆军少将军衔,历任台湾国防部军法局副局长,台北市重庆同乡会理事等职,1988年去逝于台北。戴家院子在上世纪90年代还保存完好,惜后来拆掉堂屋正房进行了改建。但厢房,大门至今维系原样,从其贴金木雕窗花仍可见出当年的气派豪华。
· 吴文化—人物春秋—著名画家吴荣康
夜阑人静,一灯如豆,思绪万千。吴老荣康走了,走得突然,出人意料。记得吴老生前一周,我到府上拜谒,求他为《太湖美·中国书画展》提供作品。他躺在躺椅上,精神尚好,说:“征稿启事早已看到,就等你来取了。”他关照儿子拿出一张《太湖锦鳞》图参展。吴荣康先生号吴山,又名敖生,年轻时师承江南名画师胡汀鹭、贺天健、陈旧村;在国立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时,又得艺术大师徐悲鸿、潘玉良、陈之佛亲授,因为和徐悲鸿同乡,特别受到大师宠爱。吴老是个不善交游的本分人,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在江苏省立无锡师范任教时,和国画大师钱松岩同事,私交甚笃,画艺切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吴老教学之余,挥笔不辍。他取浙派水墨苍劲、雄健挺拔之骨,兼用清新淡雅、秀颀飘逸之风,又吸收西洋画空间和光色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精研花鸟,所绘花卉翎毛,笔致工秀,落墨流畅,形神兼备。尤擅长画鲤鱼,画鲤鱼有70多年历史,他把鲤鱼养在缸中,日日...
· 吴文化—人物春秋—汪曾祺与吴文化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如今,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他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可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锦绣江南,历史悠久,名城座座,人文荟萃。汪曾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多年,对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尤感兴趣。1947年,汪曾祺到上海一所中学教书,星期天除了听戏写作外,他最爱看戏考。一日,他又兴致勃勃地翻看一本老戏考,上面有一段滩簧,其中有句唱词“春风弹动半天霞”,令他大为惊异,并夸道:“这是李贺的诗!”汪曾祺对昆曲也情有独钟。《打虎游街》、《借茶活捉》诸戏,他百看不厌。一日,汪曾祺去剧场看昆曲,一小丑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