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的“访学”导师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的“访学”导师,在当今历史学界,范金民这个名字越来越受到学人关注,这位无锡籍著名学者,现为南

   在当今历史学界,范金民这个名字越来越受到学人关注,这位无锡籍著名学者,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出生的他,正值事业辉煌的中年。去岁初秋,我“访学”南大,师从范老师学习,有幸忝列门墙,聆听教诲。在仅一学年的交往中,范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认识范老师之前,我曾听过两位南大教授的讲座,水平都很高,于是对南大、对南大教授,内心总是充满敬仰。到南大历史系报到后,我用电话和范老师取得联系。我唐突地问:“听人讲您是无锡人,是吗?”当对方传来肯定的回答后,我们两个无锡人便操起了乡音。范老师询问我生活安顿好了没有,有什么困难,话语亲切,这使我原有的紧张情绪顿消。

  两天后有了第一次见面。范老师个子不算高,不胖不瘦,脸庞带着江南人的灵秀。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相互认识后,我又唐突了一句:“您这么年轻就当博导啦。”想不到范老师把博导看得那么淡,半开玩笑地说:“你在这里也是博导。”这次一同见面的还有他新招的硕士和博士生,共有10多位。我是作为“访问学者”来进修的,是南大的特殊学生。范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主持的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特别提到了他的老师、著名历史学家洪焕椿先生。当晚,范老师邀请他的四位博士生和我共餐。老师请学生吃饭,以后范老师总是这样,其好客如此。而每次共餐不时有一些学者参加进来,有时还是洋学者。很多学术讨论也总在饭桌上展开,还常有士林趣话可闻。范老师没有大学教授常有的清高,也不是古板的老夫子形象,性格爽朗随和,为人谦逊坦诚,在学界有很多朋友,在师生中颇具威信。

  接着有了对范府的第一次造访。范老师在书房里接待我。他的书房并不大,除了书桌前的一面是窗外,三面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包围。范老师向我一一介绍他的藏书,如数家珍,还不时阐述他的藏书原则。接着他对我确定的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并介绍我应该读什么书,如何做研究。最后他赠送我他的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并在扉页上写上“请建伟兄指正”,看着他端庄的字迹,让我好不惶恐。

  逐渐我对范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无锡张泾人,而张泾是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故里。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务农,曾担任大队农技员,成为一名谙熟江南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恢复高考后他成了南大历史系“79级”学生,凭着勤奋与聪颖,又连读硕士,1986年因学业优秀留校任教。1997年在职博士毕业,1998年44岁的他被评为教授。多年来范老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江南区域史的研究。他曾主持或单独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宋元明清江南丝绸史研究”、“明清江南城镇和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帮研究”等,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和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他还多次赴美国、日本、香港等地作访问学者和讲学,在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范老师所以能在从事的研究领域里见解独到、业绩卓著,这主要是靠着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具有的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品质,而以我了解,他青年时期丰富的生活阅历也为他的研究提供着“第一手资料”。

  范老师为我们上的课都是有关明清史的。记得有一次他要我们到他家里去上课,介绍工具书的使用,并拿出《中国图书综录》等一大堆工具书,指导我们检索。还有一次,他拿来复旦大学和本校几篇应届博士论文,让我们评议其优劣,总结时他指出论文贵在出新。最让我感到书卷味的是,我们几个围坐一起,在范老师的引领下读《明史》中的“食货志”。该志字面意思并不难懂,但经他一分析,居然产生出那么多的问题来。听范老师讲课,总感受到他学术视野开阔,史学功底深厚,严谨而不失幽默,犹如读他的文章。 师生情谊难尽述。临别时,范老师为我饯行,并赠我《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一书,此书已成我永久的珍藏;所赠南大百年纪念章,将时时唤起我对曾是“南大人”的自豪;而他赠的书枕,将激励我耐住寂寞,勇于探索,在历史和现实的时空遨游。我赠送他茶杯,衷心祝愿范老师,在艰辛的学术路上,不忘歇息,喝口水,好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徐悲鸿故里的寻访
他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不会意料到自己能够走得那么远,那么久。少儿时期的悲怆生活,青年时期的鸿燕之志,也许还能从他那始终沉静深厚的目光里追寻到丝丝印痕。110周年,这样绵长的数字不得不让人怀想,恍若隔世的背景之间,一个“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不朽生命,就是从这里起步。日前,我们在这样一个寒风骤起的季节赶到了宜兴市屺亭镇。冬日的阳光慷慨地铺洒在通往徐悲鸿故居的曲折小道上,仿佛是一种自然的礼遇。塘河西侧的悲鸿故居就在小道尽头的转弯处“突然而至”。这是一处“开门见河”的旧式房屋,包括徐悲鸿原生活起居间,弟妹生活间,徐父授课书房等。船舶驶过河面的背景声中,那些曾经濡染了悲鸿生命气息的旧物静置屋中:一台老式的交流电收音机、一张积满灰尘的破旧藤椅、还有一张只剩框架的简陋木床……它们与几间屋中挂满墙壁的黑白照片一起,构成了一种对于徐悲鸿真实存在的“复原”。“因河道疏通拓宽,徐悲鸿故居在1970年被拆除,仅...
·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国近代科学家先驱徐寿
徐寿(1818—1884年_,号雪村,是晚清杰出的科学家,世称“化学之父”。他生于无锡山北乡社(原属钱桥),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事母至孝,秉性朴实无华。年轻时,正值鸦片战争以后,东南地方屡遭外人入侵,徐寿愤而放弃旧学,专攻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当时能做这方面试验的器械极少,徐寿与同乡人华蘅芳经常在一起,绞尽脑汁切磋研讨这方面的学问,往往多方搜求也只能得到其中奥秘的十分之一。为了试验光学方面的知识,曾多方求购三棱玻璃,始终未能得到,于是动手将水晶印章磨制成形,从而弄懂光分七色这一光学原理。又如为弄懂弹道抛物线原理,就在不同远近的地方设置射击的靶子,从不同角度进行射击,记录数据,从而获得理解。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尤其精于机器制造。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先后在安庆、江宁设机器制造局,徐寿参与其事。他与同乡华蘅芳,还有吴嘉廉、龚芸裳等共同制造木质轮船,推求机器动力原理,测算汽机。制造机器皆出于徐...
· 吴文化—人物春秋—为我国近代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华蘅芳
华蘅芳(1833—1902),字若汀,出生于无锡荡口一个官僚家庭。他在祖父及父亲教育下,自幼攻读经书时文,国学很有基础,为他日后从事著作和翻译外文有极大的帮助。华蘅芳不喜欢八股文,一次偶然机会得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很感兴趣,他的父亲又给他买了许多古代数学书籍。从此他一头栽进数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蘅芳能文善算。同治初年,江南创设机器制造局,他参与其事,出力尤多。继而开设翻译馆,他担任翻译委员,致力于数学等科的翻译,成书12种,总计160余卷。华蘅芳不谙外语,然而与外国友人玛高温合作却译出了像《地学浅释》这些极有价值的外文书籍,可见其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精神。华蘅芳著作甚丰,其中有《行素轩算稿》、《算草丛存》等。算术本是繁难之学,而他却能概括以简易;物理本艰难,而他却写之以浅显之词,故深受当时学者的欢迎。华蘅芳一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无锡钱桥...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人物春秋—数学家华蘅芳
华蘅芳,字若汀,出生于无锡荡口一个官僚家庭。他在祖父及父亲教育下,自幼攻读经书时文,国学很有基础,为他日后从事著作和翻译外文有极大的帮助。华蘅芳不喜欢八股文,一次偶然机会得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很感兴趣,他的父亲又给他买了许多古代数学书籍,从此他一头栽进数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蘅芳能文善算,同治初年,江南创设机器制造局,他参与其事,出力尤多。继而开设翻译馆,他担任翻译委员,致力于数学等科的翻译,成书12种,总计160余卷。华蘅芳不谙外语,然而与外国友人玛高温合作却译出了像《地学浅释》这些极有价值的外文书籍,可见其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精神。华蘅芳著作甚丰,其中有《行素轩算稿》、《算草丛存》等。算术本是繁难之学,而他却能概括以简易;理本艰难,而他却写之以浅显之词,故深受当时学者的欢迎。华蘅芳一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无锡钱桥人徐寿的关系,徐寿比他长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