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蠡园名人陈梅芳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蠡园名人陈梅芳,陈梅芳是无锡著名风景点渔庄———蠡园的西半部的创建人,也是无锡市第六中学前身

   陈梅芳是无锡著名风景点渔庄———蠡园的西半部的创建人,也是无锡市第六中学前身,原“私立无锡扬名初级中学”的董事长。在无锡“世墩上”(即今蠡园镇范围)是位历史名人,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商界也颇有名气,号称“呢绒大王”。

  陈梅芳又名陈萼仙,陈萼,出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无锡西门外青祁乡小陈巷,即今蠡园镇陈庄村(原东红村)小陈巷。他幼时家境贫穷,十几岁时带了一个铺盖卷,拎了一只小皮箱去上海学生意。在上海闯荡了几年以后,青年陈梅芳变得有眼光,有魄力。他在上海河南中路摆起了呢绒摊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英国商人在轮船上运来一批骆驼绒,原拟卖给永安公司,因等了多日未遇永安公司老板,他又急于回国,经人介绍,找到陈梅芳和另外几个摊主,议定将这批呢绒分别赊卖给他们,过些时日再来收款。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骆驼绒是属于新兴产品,中、上层阶级的男男女女都以能穿毛料袍子或西服为气派。他们的货色成了抢手货,几个摊主都发了一笔小财。幸运的是那个英商不知何故再也没来上海讨账。陈梅芳就用这笔资金在河南路、广东路两边开了两家呢绒店。其中以“华新呢绒店”为大本营,占四开间门面。另一家“福新呢绒店”一开间门面,实行独立核算,内部说是华新的一个分店。当时,上海人把河南中路的延安东路至福州路一段地域称为“棋盘街”,那里集中了几十家呢绒店,是上海呢绒的总汇。华新呢绒店是棋盘街上实力最雄厚的店号,号称“呢绒大王”,由宁波人薛勤斋当经理,员工四十余人。棋盘街上经营呢绒的大多是宁波人,仅华新、福新两家是无锡人。

  由于当时呢绒是进口商品,而华新实力雄厚,直接由“怡和洋行”等外国商号进口或专利销售,故外地及上海的同行都到华新来进货。陈梅芳一本万利,资本大量积累,就在香港、台湾、大连等地设立了分店或办事处。在香港由其次子陈炳昌主持,台湾由其外甥张敬怡主持。

  陈梅芳除了华新和福新呢绒店以外,还独资办过“华新毛纺厂”,在宁波路河南路口开办“大康银行”,还参股投资上海大成橡胶厂,大光明毛纺厂,元成钱庄等企业。他对无锡火车站附近的泰山饭店也作了投资,但那些企业均不能与华新呢绒店的成就相比。华新公司成了他的聚宝盆。

  陈梅芳与无锡蠡园的园主王禹卿是郎舅关系。据传王禹卿造好蠡园以后,叫陈梅芳去蠡园里边看看。陈梅芳老家小陈巷离蠡园才里把路。那天陈梅芳走到蠡园门口,守门人见他是个不到一米六的矮子,盘问了他几句,他大概被误认作孩子被人看轻了,心里很不高兴,转身就回家了。陈梅芳决心在蠡园西边再造一个风格不同的公园,可称“小蠡园”或“赛蠡园”。他委托虞循真和陈志新经办此事。

  虞循真是青祁巷人,民国初年即任无锡第三区区长。他在青祁巷附近沿湖河荡植桃柳,种菱藕,筑堤坝,造茅亭,建有简朴的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景点,即所谓“青祁八景”,并在大路上(今山明水秀大饭店大门口)竖立铁制牌额,上书清秀的黑底白字“山明水秀之区”六字。虞循真就在“青祁八景”基础上兴建陈氏公园。由陈梅芳出资,雇佣数十条船只,填芦苇滩,筑石驳岸。从宜兴,浙江等地运来太湖石,石笋;请浙江东阳人蒋家元施工。堆起七座大假山,二十余处小假山,前后达六七年之久。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建了三分之一便停顿,占地四公顷不到。因取范蠡曾在此与乡民一起养鱼的典故,取名渔庄。1952年,人民政府在蠡园和渔庄之间建了长廊,两园变一园,统名蠡园。

  陈梅芳因幼时贫穷未读多少书,发财以后,他在家乡小陈巷东侧购地数亩,想办一所学校,给家乡的孩子提供读书的机会,又出资铺了一条石路,从“山明水秀之区”铁牌

  起至大陈巷。后因未物色到合适的办学人才和师资未成。

  日本投降以后,创办中桥“念春中小学”的校董秦意城赴上海面晤陈梅芳,陈明愿将“念春中小学”全部校舍、图书等无条件捐献出来,请陈梅芳参加办学,扩建校舍,以满足学生日益增多的需要。陈梅芳一口应允,并择日在上海杏花楼酒家设宴,邀请同乡亲友相叙,出席者当场认捐赞助办学,定名为扬名中小学。扩建校舍经费不足之数由陈梅芳一人包办。当时成立了由秦意城、秦素城、秦连城、秦祖城兄弟四人及肖耕荣、成叔和、顾鼎盛、蒋耀庭、陈梅芳等组成的董事会,陈梅芳任董事长。“扬名中小学”改为“私立无锡扬名初级中学”。1956年7月,由市人民政府接办,增设高中部,成为无锡市第六中学。

  陈梅芳幼时未读什么书,识不了几个字。但他做生意有目光,有魄力,机遇又好,发了财以后,长得肥头胖耳,挺胸凸肚,成了一个矮胖子,但生活仍然比较节俭,家中虽有一辆自备汽车,一辆三轮车,平时出行一般都乘三轮车,不大乘汽车。呢绒行业是新兴行业,陈梅芳对职工管理也想学“新派”,没有苛刻的店规。但他要求住店的职员晚上外出要请假,规劝员工不要去风月场和游乐场所。晚上为练习生请老师学英文,以便和外商打交道。还要求他们每天写大、小楷毛笔字,第二天交给他批阅。说明他已深切体会到学习文化的必要性。职工的伙食,比较丰盛。逢年过节,也给职工加菜,搞宴请,使人感到他待人的宽和。但是他也时时显出吝啬和缺乏涵养。有一年春节,员工们到他家拜年,把他放在客厅作摆设的一盒古巴雪茄烟抽掉了,他发觉后,即到店堂里大发脾气,弄得大家很尴尬。

  陈梅芳的发妻蒋氏是无锡人,生有三儿三女。蒋氏对家庭管制极严,因为当时认为她有“帮夫运”,陈很有点惧内,但他仍在外面“金屋藏娇”,与妾生有子女。

  解放以后,陈梅芳在无锡乡间被评为“地主兼工商”的成份。按理,他是在沪经商发了财才在乡间买了些地,应为“工商兼地主”才符合实际。他在上海解放前夕,已把店内呢绒转移到了台湾。由于华新公司是他的发祥地,他有感情,加上年纪已过六十,他本来不想离开上海。后因他开的大康银行在解放初期倒闭,员工找他交涉,弄得他惶惶不可终日,匆匆于1951年去了香港。陈梅芳去香港后,上海的公司由经理薛勤斋负责。陈氏去港后没有回过故乡,89岁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数学家华蘅芳
华蘅芳,字若汀,出生于无锡荡口一个官僚家庭。他在祖父及父亲教育下,自幼攻读经书时文,国学很有基础,为他日后从事著作和翻译外文有极大的帮助。华蘅芳不喜欢八股文,一次偶然机会得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很感兴趣,他的父亲又给他买了许多古代数学书籍,从此他一头栽进数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蘅芳能文善算,同治初年,江南创设机器制造局,他参与其事,出力尤多。继而开设翻译馆,他担任翻译委员,致力于数学等科的翻译,成书12种,总计160余卷。华蘅芳不谙外语,然而与外国友人玛高温合作却译出了像《地学浅释》这些极有价值的外文书籍,可见其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精神。华蘅芳著作甚丰,其中有《行素轩算稿》、《算草丛存》等。算术本是繁难之学,而他却能概括以简易;理本艰难,而他却写之以浅显之词,故深受当时学者的欢迎。华蘅芳一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无锡钱桥人徐寿的关系,徐寿比他长1...
· 吴文化—人物春秋—一代“壶圣”德艺流芳
朱可心,一代“壶圣”,在中国制陶史上熠熠生辉。近日适逢可心百年诞辰,陶都宜兴举行了多种纪念活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女士等一批朱可心的弟子们为已故老人家出了一本精致的专集《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该书日前在上海举行签名售书活动,购书者排队成龙,其场面热烈感人。朱可心于清朝末年出生在陶都宜兴蜀山,读过7年书后,就跟着师傅学艺。满师后,他做了一只仿宫廷“鱼化龙”壶,云纹活脱,水波荡漾,经同业工会评比打分,竟比当时的紫砂名人作品还高出5分。人们惊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是个紫砂天才。1932年春天,一只高2.5尺的紫砂“云龙鼎”在朱可心的手中诞生,它底部是层层浪花,一条飞龙腾云驾雾缭绕周身,一颗紫砂珠球覆为顶盖。国家将这只艺术作品送到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夺得了“特级优奖”。他又做了一只“竹节鼎”,金石家潘稚亮为之刻上“万年宝鼎”四字。在上海豫园展出时,被“”宋庆龄一眼看中,花巨资将此鼎买下。朱可...
· 蠡园
简介蠡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23亩,其中水域面积约五分之二,以水景见长。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蠡园的主要景点有湖滨长堤、四季亭和湖心亭等。历史沿革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民国初年,无锡县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北岸作景点开发,号“青祁八景”;民国十六年青祁村人王禹卿在“青祁八景”基础上营构蠡园;1927年至1936年,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帮助下,利用原有基础,建蠡园;1930年,陈梅芳在蠡园西侧建占地六十余亩的渔庄,又名“赛蠡园”;1936年,其子王亢元在蠡园旁拓地十余亩,建凝春塔、湖心亭、颐安别业等建筑;建国后,人民政府全面整修蠡园和渔庄。建国后,人民政府全面整修蠡园和渔庄;1952年扩建蠡园长...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吴地风物—梅园新韵花枝俏
江南有不少赏梅的地方,如南京的梅花山、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孤山,最使人心驰神往的要算无锡梅园了。也许是“诵豳堂”浓浓的乡情缠绵,也许是“香海”含蕴盎然的春意,也许是“为天下布芳馨”的荣氏精神感人。梅园,建于1912年,占地150亩,南临太湖,北倚龙山,原是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私家花园。他“一生低首拜梅花”,倚山植梅,以梅植山,故名梅园。解放后,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遵其先父遗愿,将梅园献于国家,几经拓建,成为赏梅胜地。早春时节,游人或踏雪探梅,或迎春赏梅,清芳吐幽,陶醉于“漫山红雾花枝俏,渔帆千张逐早潮,春光万斛浓胜酒,泻入丹青意气豪”的诗情画意之中。然而,每当花落春归,梅园便静谧和寂寞起来,要待明年东风报讯了。人们常为她的空寂而感到婉惜,也为她的画卷锦绣想入非非。正月初五,园林的朋友来电,告诉我一个喜讯:梅园经寒冬酷暑,投资2000多万,新辟古梅辅、花溪、荷兰园新景,形成四季飘香的生态园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