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穆棣的书法艺术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穆棣的书法艺术,近日,穆棣准备出作品集,翻箱倒箧将几十年的作品汇集翻拍照片,因得观其“全豹”

   近日,穆棣准备出作品集,翻箱倒箧将几十年的作品汇集翻拍照片,因得观其“全豹”。

   穆棣以小楷见称于世,实是他众艺之一端,他于正草隶篆均下过巨力,精擅各体。只是高人平时不露真相,一般人无缘见到他作品的各种面目。他临石鼓的长卷, 圆劲宛通,精气内聚;他的隶书,厚重拙朴且秀逸多姿;他的魏碑,风骨峻拔,笔力千钧;而行草则流畅飞逸,神机流走,竭尽龙蛇飞动之态,表现出淋漓痛快的写意之 美。这是他广阔的心灵世界的全方位展示,也是他书法艺术的立体呈现。书如其人,件件作品记录着他在艺术之路上执著拼搏的足迹。

   穆棣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受母亲启蒙,临池学书。然而命运却让他饱尝人生艰辛,曾插队苏北。但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临池不辍,发誓闯出自己的天地。

   在苏北期间,他得到兼善各体的书家王能父的指点,书艺大进;后又结识沙曼翁、张涤俗等书家,眼界日高;再加上他的发愤和悟性,不过而立之年,穆棣的小楷已达到很 高的境界。1979年,华人德带了几张穆棣的小楷见苏州书家沙曼翁。

   此时沙老年过花甲,早已名闻遐迩,见字后大惊,说,穆棣的小楷非常好,越小越好。这自然是鼓励的话,但也表明,穆棣的字已确实非同一般。老人禁不住对年 轻人的欢喜,书一篆对相赠,其中小字跋云“……今锡山穆棣贤兄精擅小楷,有嗜痂癖,索余书,为集十四字请正。己未立秋节前三日,寐翁年六十四。”这种关爱给穆棣 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他于临池更为勤奋与刻苦。这年年底,穆棣去苏州拜访沙老,老人对穆棣说,你要在篆隶书上下苦功,尤其要以篆隶书笔意入楷,楷书才会高古,点画 才会更内敛含蓄,这是傅青主的度人金针。一番金玉良言,使穆棣豁然开朗。此后,他发愤攻篆隶,得中锋运笔真谛。原来,他的小楷,初以文征明为师,常有力薄之憾, 后取法汉魏,又兼攻篆隶,风神才转峻拔、醇厚。

   功夫不负有心人。穆棣在书法上的勇猛精进,终于得到了书坛权威的承认。1985年,他以小楷《书谱》获全国银牛奖一等奖,评奖的主任委员林散之高度赞扬 了穆棣的小楷。

   1986年,穆棣小楷《离骚》又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一等奖,还受到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方毅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穆棣一下子跃上了书法艺术的 最高殿堂,一时誉满京华。华人德称其“作字双钩悬腕,笔力惊绝”。的确,穆棣的小楷气息高古,醇雅静穆。

   视其书,点画精微,线条内敛含蓄,所谓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而穆棣的书写,纡余跌宕,有萧散古淡之致,这是十分难得的。

   穆棣是学者型书家,他讲技巧,更追求境界。他攻一体,通一体。他攻《书谱》多年,不但笔法多姿多彩,情感的传达也宕逸多姿。穆棣的行草书,筑基《书谱》 的美学思想,以其笔法理论指导创作。穆棣的行草书,势如行云流水,点画精到,神情宕逸,达到了神融笔畅、心手两忘的境界。1998年,他的大字行草书八条屏获首 届江苏艺术节银奖第一。近日见其草书长卷,写得热烈奔放,痛快淋漓,显示出娴熟的笔墨技巧和高超的表现力。
书法其实是写人品,写学养,写境界。穆棣多年来澹泊自守,沉潜学问,去年又荣膺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以学问修养养书,故有 其书的醇雅、高古、潇洒、宕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读钱穆
钱穆(1895-1990年)和陈寅恪(1890-1969年)都生于文化倾圯、国魂飘失的历史时刻,而他们对中华文化存乎于天地之间都有决定性的信心,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为往圣继绝学的大气魄。我之所以将他们两人并列在一起,是因为在日后,他们都以命运的不同形式(一个留下,一个离去)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意思同王国维先生之死一样:文化,要薪火相传。中年以后,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我以为在乡村我就可以很逼真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一为简单的生存,一为融于天地之间。所以我想,只要我到了乡村,我就很易于融于天地之间,只要我勤劳,我也就能活下去。不像在城市,生命太尖锐了,也太混浊了,不仅很少抬头看天,也很少涉足于泥土。在城里,我很难将生命这笔旧帐理清楚。我以前认为,陶渊明、王维、白居易在生命的后期避于山水和乡村之间,是消极而不幸的,现在我才知道,这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所在。钱先生指出:商业文化...
· 吴文化—人物春秋—荣德生·荣巷·钱穆
一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大实业家,面粉、纺织大王;一位是“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半个世纪前,他们相聚在了古镇荣巷。荣德生是荣巷人,钱穆是鸿声人,两个地方虽同属无锡,但一西一东,更何况两人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里求索,一个将自已的企业从沿海办到内地,一个在大江南北的高等院校里云游执教,互不交往是极自然的事。但是,因为一个机缘,大王与大师相会在了荣巷。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与其子荣一心等,在无锡投资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在延聘名师时,荣德生选择了钱穆,托人一再致意,盛情相邀。这样,1947年7月,这位国学大师辞别了昆明云南大学,由南国大都市来到了无锡西乡--太湖畔新生的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钱穆比荣德生要小整整20岁,但在荣德生眼里,钱穆是满腹经伦、见多识广,语语珠玑的大师,故颇为敬重。因此,他奉大师为上宾,把自己荣巷宅第楼上通风、明亮的房间,全让给了钱穆和他所招来担任助教的学生;而自己却住在了...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人物春秋—钱穆:七房桥土生的硕学通儒
七房桥者,在荡口与鸿声之间的啸傲泾,距锡城40里地。在没有公路、光靠舟楫相通的19世纪末,此地可算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了。硕学通儒者,钱穆,字宾四,史学大师。1895年,钱穆出生在七房桥一个五世同堂的诗礼人家。1990年,以九十又六高龄在台北溘然长逝。如果撇开钱穆心目中所存在的历史,光看他漫长的一生,就不啻读一部活色生香的长卷。八十寿辰刚过,他就“回念前尘,感怆万端”,写下回忆录《八十忆双亲》,被一位美国汉学家称为“体现了中国文化之精髓”,而且“描述栩栩如生,富有地方色彩,颂扬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价值,有着强大的感召力”。4年后,他又不顾老眼昏花、体力衰颓,重新振笔,花5年时间写成了篇幅更大的《师友杂忆》。这部回忆录在体例上可谓“创格”,全书以“学校”为经,“师友”为纬,勾勒出钱穆自身与其所历之社会的轮廊。钱穆一生除早年局处襁褓之中,晚年息影台北士林外双溪之“素书楼”,无时无刻不是将生命与学校相维...
·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的“访学”导师
在当今历史学界,范金民这个名字越来越受到学人关注,这位无锡籍著名学者,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出生的他,正值事业辉煌的中年。去岁初秋,我“访学”南大,师从范老师学习,有幸忝列门墙,聆听教诲。在仅一学年的交往中,范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认识范老师之前,我曾听过两位南大教授的讲座,水平都很高,于是对南大、对南大教授,内心总是充满敬仰。到南大历史系报到后,我用电话和范老师取得联系。我唐突地问:“听人讲您是无锡人,是吗?”当对方传来肯定的回答后,我们两个无锡人便操起了乡音。范老师询问我生活安顿好了没有,有什么困难,话语亲切,这使我原有的紧张情绪顿消。两天后有了第一次见面。范老师个子不算高,不胖不瘦,脸庞带着江南人的灵秀。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相互认识后,我又唐突了一句:“您这么年轻就当博导啦。”想不到范老师把博导看得那么淡,半开玩笑地说:“你在这里也是博导。”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