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人物春秋—穆棣的书法艺术
近日,穆棣准备出作品集,翻箱倒箧将几十年的作品汇集翻拍照片,因得观其“全豹”。
穆棣以小楷见称于世,实是他众艺之一端,他于正草隶篆均下过巨力,精擅各体。只是高人平时不露真相,一般人无缘见到他作品的各种面目。他临石鼓的长卷, 圆劲宛通,精气内聚;他的隶书,厚重拙朴且秀逸多姿;他的魏碑,风骨峻拔,笔力千钧;而行草则流畅飞逸,神机流走,竭尽龙蛇飞动之态,表现出淋漓痛快的写意之 美。这是他广阔的心灵世界的全方位展示,也是他书法艺术的立体呈现。书如其人,件件作品记录着他在艺术之路上执著拼搏的足迹。
穆棣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受母亲启蒙,临池学书。然而命运却让他饱尝人生艰辛,曾插队苏北。但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临池不辍,发誓闯出自己的天地。
在苏北期间,他得到兼善各体的书家王能父的指点,书艺大进;后又结识沙曼翁、张涤俗等书家,眼界日高;再加上他的发愤和悟性,不过而立之年,穆棣的小楷已达到很 高的境界。1979年,华人德带了几张穆棣的小楷见苏州书家沙曼翁。
此时沙老年过花甲,早已名闻遐迩,见字后大惊,说,穆棣的小楷非常好,越小越好。这自然是鼓励的话,但也表明,穆棣的字已确实非同一般。老人禁不住对年 轻人的欢喜,书一篆对相赠,其中小字跋云“……今锡山穆棣贤兄精擅小楷,有嗜痂癖,索余书,为集十四字请正。己未立秋节前三日,寐翁年六十四。”这种关爱给穆棣 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他于临池更为勤奋与刻苦。这年年底,穆棣去苏州拜访沙老,老人对穆棣说,你要在篆隶书上下苦功,尤其要以篆隶书笔意入楷,楷书才会高古,点画 才会更内敛含蓄,这是傅青主的度人金针。一番金玉良言,使穆棣豁然开朗。此后,他发愤攻篆隶,得中锋运笔真谛。原来,他的小楷,初以文征明为师,常有力薄之憾, 后取法汉魏,又兼攻篆隶,风神才转峻拔、醇厚。
功夫不负有心人。穆棣在书法上的勇猛精进,终于得到了书坛权威的承认。1985年,他以小楷《书谱》获全国银牛奖一等奖,评奖的主任委员林散之高度赞扬 了穆棣的小楷。
1986年,穆棣小楷《离骚》又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一等奖,还受到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方毅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穆棣一下子跃上了书法艺术的 最高殿堂,一时誉满京华。华人德称其“作字双钩悬腕,笔力惊绝”。的确,穆棣的小楷气息高古,醇雅静穆。
视其书,点画精微,线条内敛含蓄,所谓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而穆棣的书写,纡余跌宕,有萧散古淡之致,这是十分难得的。
穆棣是学者型书家,他讲技巧,更追求境界。他攻一体,通一体。他攻《书谱》多年,不但笔法多姿多彩,情感的传达也宕逸多姿。穆棣的行草书,筑基《书谱》 的美学思想,以其笔法理论指导创作。穆棣的行草书,势如行云流水,点画精到,神情宕逸,达到了神融笔畅、心手两忘的境界。1998年,他的大字行草书八条屏获首 届江苏艺术节银奖第一。近日见其草书长卷,写得热烈奔放,痛快淋漓,显示出娴熟的笔墨技巧和高超的表现力。
书法其实是写人品,写学养,写境界。穆棣多年来澹泊自守,沉潜学问,去年又荣膺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以学问修养养书,故有 其书的醇雅、高古、潇洒、宕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