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人物春秋—周的书法篆刻艺术
癸未初夏,兄从无锡抵扬州,将一大摞即将付梓的书印作品样稿让我过目。翻阅着凝聚三十年心血缀珠成串的作品,我不禁心潮涌动。
与的友谊该是从二十多年前他寄给我一封富有文采的书信开始。之后我们交流着各自的艺术创作,畅谈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久他专程来苏州看我,共同切 磋书印艺术,彻夜长谈竟“不知东方之既白”。我还引他走访苏州名家,难怪多年以后我的恩师沙曼翁仍记得那位英俊潇洒的海军军官周的书印作品灵气是很足的。
的作品颇具深厚的传统功底,从明清篆刻入手而上溯秦玺汉印,旁参钟鼎、石鼓、诏版等,心摹手追,将篆法、刀法、章法有机融合,近千方石块上赫然刻录 着他的勤奋。这种学古不泥古、善用心智、循序渐进的治印方式,为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篆刻是这样,学书法亦然。受其导师浙东名家周节之影响,从北魏《张猛 龙》碑等入手,兼习金文、石鼓文、泰山刻石、汉碑,博取《张迁》、《衡方》碑浑厚旷达、布白寓巧的特点,借鉴《石门》、《郑文公》碑潇洒恣肆的样式,依形获神, 吸收苏东坡、黄庭坚书意浓郁的气质才情,造化了书法中的书卷气韵。
治印充满着激情和自信。我知道好心情能造化出一枚百看不厌的“方寸天地”,偶得的好作品更能激发心灵深处久渴豪饮的痛快。我尤为激赏的朱文印, 运刀自如,率性而作,其作品雅逸灵动,自然浑厚,结体平中见奇,以刀代笔,以书入印,笔趣笔势神采凸现。“九十年代第一春”、“心禅”、“太湖子”等印布白疏密 有致,均为上乘之作;“三羊开泰”、“云青霞吉”印文与印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巧妙结合,慧心独运;“清时有味”章法舒展宽博,封泥迹象情趣盎然;“梦汉居” 拙中见巧,酣畅隽永;白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于今铁笔更宜坚”等印,凝练劲健,亦足见其汉印深厚的功底。
书法充满着才气和睿智。他喜好文学,所书内容大多是自作诗或警句联语,所思所构,笔墨酣畅,直抒胸臆。“巍巍丰碑耸入云,青青松柏慰忠魂。当年英名 今安在,碧空又闻军号声”,是他瞻仰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时的即兴之作,这融简于碑的行楷庄重而不失洒脱,厚重而显博大。“云霞灿烂互辉映,细雨朦胧作丹青。
其乐融融度良宵,千禧龙年合家亲”,形象地表达了世纪更替的除夕之夜与爱妻、爱子守岁时的幸福情景,笔墨淋漓的挥写中表述着自己的挚情。去年隆冬,与友 人泛舟瘦西湖诗兴大发,即席铺纸写道:
“玉带倩影静无声,五亭翼然待春回。古城满目是诗话,二十四桥迟迟归”,在场者个个叫好。
我与同在军营成长。想当年,在部队时就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果,“清时有味”等八方印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全国篆刻作品评展》,多次入选军内外书画 展。转业地方后,他在业余时间里把书印创作作为精神生活的主体,十多年来耐得寂寞,“大隐于市”。他对当今书坛动态的把握与认识很有主见,不随流,不媚俗,保持 着自己的率真性情。
“十年磨一剑,寒光正欲起”,坐禅面壁是善成正果的必然过程,我期盼着在书印上的更大成功!谨附小诗一首以赠:
长忆军中能识君,往来胜似钟期情。待得春色满园翠,秋月硕果天地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