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人物春秋—华察其人其事
华察生于弘治10年(1497),字子潜,号鸿山,无锡人。他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所以尊称他为“华太师”。
华察年幼时聪明好学,年少时熟读“四书五经”,12岁时,他的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嘉靖五年(1526)考中进士,后来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里办事,因为 有政绩,很快地升为户部主事。不久,调到兵部,任兵部郎中,已成为朝廷高级官员了。嘉靖十二年(1533),华察任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史、著作等事。任职期间, 曾经参与编写《宝训实录》。
嘉靖十八年(1539),皇帝下诏书,命华察出使朝鲜,并赐他一品衔和副使的职务。华察开头只是在户部担任最低一级官职的庶吉士,后来官运亨通,连连升 官,受到一部分官吏的嫉妒,在朝鲜仅一个多月,就被罢官回国了。嘉靖二十二年(1543),严嵩作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华察性耿直,不肯趋炎附势,这样,就得罪 了奸相严嵩,被降职外放。不久,他毅然辞官回乡了。华察回到无锡后,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资助无锡知县王其勤筑城抗倭;兴修家乡桥梁,方便群众;鬻田周济贫 民……老百姓都称颂他。
华察一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谋献策开展丈田清粮一事。明代中叶,无锡有22个乡,十分富裕。当时江南粮赋占全国第一,无锡又居江南税赋第一,华察所在的 延祥乡(今无锡荡口镇)又是无锡乡镇之首。但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有田无粮赋,而贫农却有粮赋无田,弊端丛生,民心不稳。华察曾担任户部主事,一眼就看破底 细,因而十分气愤。那时,朝廷正在推行“一条鞭法”,命令全国丈量土地。无锡县也刚刚接到圣旨,巡按苏松、监察御史孙慎已经到职。县令王其勤和翁大立陪他俩去访 问华察。
华察当即出谋献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丈量结束,共丈量土地14912多顷,查出无粮赋田16万多亩,剔除无田之粮赋7000多石,随即定出课税规定。
于是民心大振,一片赞扬之声。但这一下刺痛了那些虎噬蚕食的不仁之徒,他们依仗势力胡乱诬陷华察行贿官员,致使孙、翁、王三人被革职或调离。华察气愤之 极,大喊“无怪乎勇于任事者之不多见也牎”于是,他在荡口镇南建筑“三公生祠”:因孙慎号联泉而建“思泉亭”,翁大立号见海而建“学海学院”,王其勤号少月而建 “望月楼”。“三公生祠”建成,他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写了《无锡县延祥乡首建三公生祠记》,并刻石立碑。
万历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华察因病去世,留下了《岩居稿》、《皇华集》、《知退轩集》、《翰苑集》、《留院集》、《碧山棠集》、《东行纪兴》等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