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怀念任嘒闲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怀念任嘒闲,工艺美术大师任嘒闲先生已离开我们了。她那慈祥的面容、轻声慢语的形象,在我脑海

    工艺美术大师任嘒闲先生已离开我们了。她那慈祥的面容、轻声慢语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总是抹不去。她走得那么匆忙,却又是那样宁静。每年春节,她都要与我互通电话,致此节日的问候。可是,去年春节,我给她去电话时,是她的家人接的,他告诉我,任先生住到儿子家去了。我也没有在意,也没有问她儿子家的电话号码。谁料几天后,朋友告诉我:“任先生逝世了。”后来才知道,她春节前就病了,住进了医院,为了不惊动别人,她瞒住了友人们。

  任先生1916年出生于江苏丹阳,曾就读于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刺绣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乱针绣创始人杨宋玉是她的老师。1950年她迁居苏州,在苏州市文教局创办的刺绣学校任教,1954年3月苏州市文联为继承弘扬苏州传统艺术,组建了“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小组”,聘请任嘒闲、周巽先等担任技术指导,并绣制作品。1957年,市领导决定建立苏州刺绣研究所,以文联刺绣小组为主,由任先生等担任技术指导。

  半个世纪以来,苏州刺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题材拓宽了,大胆创新,艺术含量显著提高,赋予苏绣艺术新的生命力。著名画家谢孝思老人曾对我说:“建国后,苏州传统工艺品中,苏绣艺术的变化,首屈一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任先生的功绩,不可磨灭。

  任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苏绣事业。她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不断创新,1958年她在继承乱针针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虚实乱针绣。她选择了一幅素描《列宁》像,用新的针法制成绣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是画稿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再创作后的一幅精美的刺绣艺术品,深得中外人士的赞誉。她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又创作了双面异色、异样、异针绣,先后绣制了《邓颖超补衣》《齐白石》等苏绣。她在努力创作的同时,又精心指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苏绣继承人。她和她的学生们,先后接受了中央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绣制了一些外国国家领导人的绣像作品,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各国领导人和外宾,获得了中央领导人的好评。她的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珍藏。她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苏绣艺术,在自己家中,继续制作绣品,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她为苏绣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1956年,任先生在市文联刺绣小组任技术指导时,我们就相识了。那时,我是市人民代表,她也是市人民代表,并同在一个文化小组。70年代初,我在市工艺美术局工作,刺绣研究所隶属工艺局,因工作关系,我们见面机会多了。“文革”结束后,她和我又同是市政协常委。后来,又转到市政协联谊会,我们又都是理事会理事,几十年来,我们除了在会议上相见,平时几乎没有来往,我们的友谊是深厚的,但又是那么平静得如一池清水。

  就在任先生逝世后不久,在她的一位学生那里,我听到了她所遭受的磨难: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由于家庭历史问题,在每次政治运动中,都难以摆脱对她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待遇。她丈夫失业,三个孩子还未成人,一家的生活仅靠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为了事业,为了孩子,她挺过来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的刺绣事业。

  当我听到任先生的这段坎坷历程时,顿时阵阵心酸。我后悔,也内疚。如果当时了解她所处的困境,我一定要尽力帮助她减少些心灵上的伤痛,那该多好啊。所幸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先生解脱了精神上的枷锁,在她人生道路上,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又创造性地将虚实乱针绣与现代美术相结合,既拓宽了苏绣艺术表现题材和形式,又深化了乱针绣的文化内涵。1995年市文联、市民进等组织为她亲办了《任嘒闲刺绣作品展》,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任嘒闲刺绣艺术》集、筹建了《任嘒闲刺绣艺术工作室》。

  任嘒闲以画家的视觉、领悟着画稿的主题,以刺绣艺术家独特的技艺,进行再度创作,使每一幅作品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她是一位值得人们怀念的刺绣艺术家,值得人们永远尊重的知识分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怀念大师吕斯百
今年是我国一代油画大家、先师吕斯百逝世30周年。看到他的画,就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到他在课堂内外对我的教诲,想到他在油画艺术上对我的影响。斯百师是我市江阴华士人,1927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学画,后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深造,继而又入儒里油画研究院师从著名画家劳朗士研习。1932年,他回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1958年由西北师范学院调任南京师范美术系主任,六十年代初曾教授我们油画。吕先生数十年奔波于国内外,却乡音无改,带着浓重的江阴口音,甚至把江阴土语融入普通话在课堂上讲述,如他尖锐批评那些画得很差的油画是“鸭屎臭油画”,就是一句典型的江阴土语。经他一解释,我们都觉得批评得十分贴切。吕先生十分怀念华士乡间宁静的生活,有时接老母到南京同住,但没几天老人就闹着要回乡下,吕先生对此十分理解。吕先生教油画并不一直盯着学生讲解辅导,常常几天不见他的踪影。记得有一回,部分同学向美术系党总支反映此情况...
· 吴文化—人物春秋—怀念外曾祖父钱仲联
在2003年一个淡定平和的江南冬日里,我的外曾祖父钱仲联走完了他96岁的人生路。细数流年,往事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外曾祖父亲手给我做的压岁钱袋,喜庆的红色卡纸被折成钱包大小方方正正的,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压岁钱”三个字,毛笔小楷,一笔一画都透着精、气、神,哪像出自年近九旬的老人之手。这个“绝版”压岁包至今仍珍藏着,当然,里面的压岁钱早就被换成了糖果、玩偶,糖果转换成我体内聚积的脂肪,玩偶也不堪常年折磨,终成为我的手下冤魂,唯有那个“压岁包”被年年岁岁压在了箱底。要感谢当年外曾祖父的“懒”,没有跑到店里去买个现成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段充满人情味的回忆。试想,动手能力与学术成就相去甚远的他,做起“手工作业”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当然,回忆也不一定都是甜,有时还带着苦。我的父亲,对于他的外公钱仲联就是又敬又怕。父亲从小调皮贪玩,还是个左撇子。在40多年前,人们还不能接受这种先天习惯,士大夫...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人物春秋—汪曾祺与吴文化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如今,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他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可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锦绣江南,历史悠久,名城座座,人文荟萃。汪曾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多年,对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尤感兴趣。1947年,汪曾祺到上海一所中学教书,星期天除了听戏写作外,他最爱看戏考。一日,他又兴致勃勃地翻看一本老戏考,上面有一段滩簧,其中有句唱词“春风弹动半天霞”,令他大为惊异,并夸道:“这是李贺的诗!”汪曾祺对昆曲也情有独钟。《打虎游街》、《借茶活捉》诸戏,他百看不厌。一日,汪曾祺去剧场看昆曲,一小丑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
· 吴文化—人物春秋—读钱穆
钱穆(1895-1990年)和陈寅恪(1890-1969年)都生于文化倾圯、国魂飘失的历史时刻,而他们对中华文化存乎于天地之间都有决定性的信心,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为往圣继绝学的大气魄。我之所以将他们两人并列在一起,是因为在日后,他们都以命运的不同形式(一个留下,一个离去)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意思同王国维先生之死一样:文化,要薪火相传。中年以后,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我以为在乡村我就可以很逼真地面对自己的生命,一为简单的生存,一为融于天地之间。所以我想,只要我到了乡村,我就很易于融于天地之间,只要我勤劳,我也就能活下去。不像在城市,生命太尖锐了,也太混浊了,不仅很少抬头看天,也很少涉足于泥土。在城里,我很难将生命这笔旧帐理清楚。我以前认为,陶渊明、王维、白居易在生命的后期避于山水和乡村之间,是消极而不幸的,现在我才知道,这不仅是积极的,而且是人生幸福的根本所在。钱先生指出:商业文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