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人物春秋—陶晶孙:被遗忘的著名文人
说到20世纪20年代的创造社,大凡熟悉我国现代文学的,一定能说出一连串著名文人,如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郑伯奇、田汉和白薇等等不一而足。郭沫若当初要办文学社,犹豫该不该用“创造”这个名字,因为有人觉得这两个字过于自负,这时他在日本福冈九州帝国大学的同学陶晶孙急忙说:“创造两个字最好没有了,不必客气,只要留心造些好点文章好了。”
对郭沫若而言,这句话无疑是一锤定音。陶晶孙不但跟他在九州帝国大学一起学医,而且跟他一样,娶了他岳父的女儿,两人成了连襟;郭沫若娶的是安娜,陶晶孙娶的是安娜的妹妹佐藤操。
陶晶孙也是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但不知何故,他的名声远不及郭沫若等人来得响亮。其实他对文学始终有清晰的认识。他对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褒贬,往往入木三分。
他说张资平是真正的小说家。其理由是:“第一,小说家要观察社会,资平是这样做的,可是沫若、达夫只讲自己的话。第二,小说家要写万人易读的文字,资平是这样做的,可是达夫有许多古典文学字句之引用,沫若有医学或古典之引用。第三,小说家要耐心写作,不住生产,资平是这样做的。”
从陶晶孙所讲的这三点,可以看出他对小说非常敏锐,而且严守文学批评原则;朋友归朋友,批评归批评,不以私情亵渎文学。陶晶孙是学医的。他讲创造社的时候,拿人体解剖打比喻:“沫若为创造社之骨,仿吾为韧带,资平为肉,达夫为皮。”十分形象,十分机智。
其实陶晶孙自己也写小说。郭沫若容易冲动,写了东西马上给这个看给那个看,陶晶孙则含蓄得多。郭沫若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发表在《学灯》上的处女作给陶晶孙看,还给陶晶孙看田汉和他的通信,而这时候,陶晶孙说自己“有十七岁少女似的害羞,没有使得他(指郭沫若)知道我写过几篇小说。”
陶晶孙的第一部小说集《音乐会小曲》出版于1927年,他的第一部译著《盲目兄弟之爱》出版于1930年。后者译有奥地利著名心理分析小说作家施尼茨勒的著名短篇小说《盲目的极洛尼莫和他的哥哥》。
当今学者考察陶晶孙热衷于翻译施尼茨勒的原因,认为首先这与他在日本学习医学有关,因为施尼茨勒早年也曾当过医生。与施尼茨勒不同的是,这个奥地利小说家在小说出版后就不再做医生了,而陶晶孙尽管著作译作颇丰,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从医生涯。因此,研究文学的学者称他为现代作家、创造社元老、"左联"发起人与主要成员,而研究医学的学者则称他为中国现代预防医学与寄生虫研究的先驱。
陶晶孙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在小说、音乐、美术和戏剧的导演、照明、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对医学、天文、建筑均有很深研究,而且精通日文和德文。
1945年日本战败,陶晶孙作为日本陆军医院接收委员,在南京完成接收任务,之后到台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兼热带病医学研究所所长。1950年离台去日本,同年任日本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并重新开始写作,著有日文散文集《给日本的遗书》。本书出版伊始,就受到日本文化界人士的重视与好评。许多日本读者认为,“这是一位中国作家对日本的苦口良言”。1952年2月12日,陶晶孙患癌症在日本逝世,终年55岁。 可惜我们认识陶晶孙实在太晚,他的名字被遗忘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出版了由夏衍作序、丁景唐编选的《陶晶孙选集》。其后又到了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才联合举办了“纪念陶晶孙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陶晶孙不到10岁就随留学日本的父亲去了日本。23年后,他父亲要他回故乡开设医院行医,这时他已担任过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教授助理,并做了上海东南医学院教授。谨遵父命,陶晶孙于1930年在故乡办起一所名为“厚生医院”的现代医院。可惜他所办的这所医院,如同他本人一样,在他的故乡默默无闻。他的故乡就是我们无锡。
陶晶孙是无锡北塘人,生于1897年,这在无锡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