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曹辛之:凝固在纸片上的诗人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曹辛之:凝固在纸片上的诗人,我对现代文学的陌生,常使我因惭愧而脸红。第一次注意到曹辛之这个名字,是不久前

   我对现代文学的陌生,常使我因惭愧而脸红。第一次注意到曹辛之这个名字,是不久前的一件事。上个月我在找有关东北伐木人的文字资料,结果看到了荒芜的《伐木日记》。荒芜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老友重逢,免不了叙旧一番,我们谈到了往事……像曹辛之,瘦得像根麻秸秆似的,竟也挺了过来,世界上的事,有时真叫人不可思议。”
这儿讲的是曹辛之于文革期间下放咸宁干校的情况。他在咸宁被同住牛棚的北京文人称为竹刻专家。那些人说他制作的笔筒“古色古香,还上了色,真是好看”。2000年5月,曹辛之逝世五周年之际,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他生前书写的部分行草、狂草、大篆和小篆等书法遗作结集出版。其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书法艺术,可以看作知识分子在苦难深重的年代里,人格尊严的表白与张扬。”

  在那个年代里,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身体单薄,经不住文革折磨,挺不过去,其实他内里不乏刚毅与坚韧,而且不乏智慧与才气。文革刚过的1979年,包括曹辛之在内的数位文化老人,共同编辑了著名诗集《九叶集》,此后那些老人被称为“九叶诗人”。

   其实每一位“九叶诗人”的名字,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就著名于中国文坛。1948年,中国诗坛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在上海的曹辛之与臧克家因艺术观点有分歧分道扬镳,这时曹辛之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另起炉灶,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这就是现在所说的 “九叶诗派”。这一盛事,被时人戏称为“南北方才子才女大会串”。南方才子自然首推曹辛之,北方才女应是女诗人郑敏。次年,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之前,曹辛之出版了他的,也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集《复活的土地》。

   如今学术界对九叶诗派的主流认识是:其诗作力图最大限度地拥抱和穿透现实,将广大深沉的生活经验纳入到诗歌之中,将感性的个人内在经验,转化为具有丰富内蕴和深厚哲理的意象,不是单纯的感情宣泄,而是要让自己创造的形象具有思想的力量。

   然而,曹辛之于新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却不是他的新诗,而是他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推究及表现。他被中国出版界公认为书籍装帧第一人。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成立装帧艺术研究会时,会长非他莫属。早在1959年,他所装帧设计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藏画集》,荣获莱比锡国际书籍展览金质奖。而在1993年,他荣获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第三届韬奋出版奖。
曹辛之与邹韬奋交情深厚。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全民抗战》编辑部工作时,就与韬奋先生朝夕相处。后来曹辛之给上海生活书店画了一幅韬奋先生的大幅油画肖像,被挂在书店正屋,为当时的上海读者交口称道。

   作为装帧艺术家,曹辛之的艺术风格,至今仍被我国绘画界视为经典无人小觑。有评论家评论道:“他的大量装帧作品都是为普通平装本而设计的,在他的精心打扮下,这些蕴涵着隽永的诗意美、浓郁的书卷气和独运匠心的普通平装书,成为了众多普通读者的珍爱,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历久弥新的艺术经典。”

   曹辛之于诗的自负,不但在于他跟著名诗人臧克家分道扬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个性表达毫不含糊。北京有位文学教授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论文,专门讨论曹辛之的抒情长诗《复活的土地》,其结论是,这首诗受艾略特名诗《荒原》的影响。教授也以为言之有理。以为这是深入研究九叶诗派的一个重要成果。可是,当这位教授兴致勃勃地带他的学生去曹辛之家时,诗人一改往日的和蔼态度,冷淡地说:过去也有人说我的《复活的土地》,受到艾青的《复活的土地》 的影响。
我就是我,我的诗就是我写的诗,这大概是曹辛之不屑于他人拿名人来捧他或贬他的理由。诗人的他也好,艺术家的他也好,只是尽其才华和智慧表达他自己。

   我现在才知道曹辛之是我们无锡地区的宜兴人,1917年出生,1939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

   最后让我们读一段诗人的诗吧。“……记忆给我们带来慰藉/把捉一线光,一团朦胧/让它在这纸片上凝固……”我认为,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诗人的诗像不像艾略特的《荒原》,而是诗人为什么后来不写诗了,以及他是如何把他内心的丰富诗情,倾注于装帧艺术,在他所装帧过的书籍封面上,表达他不屈的个性,并将其凝固在纸页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画圣顾恺之
顾恺之(345—406)字长康,东晋时生于无锡,是三国时东吴丞相顾雍的后裔。父顾悦之,曾任无锡县令、扬州别驾,官至尚书右丞。恺之在父亲的教育下,博学多才,尝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与桓温之子南郡公桓玄时有交往。元兴元年,桓玄起兵攻入都城建康,次年代晋自立。顾恺之对桓玄深为不满,故常假作痴呆以避之。元兴三年桓玄被杀,顾恺之未受牵连。义熙初,被授以通直散骑常侍之职。世传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尝为虎头将军,故又称顾虎头。顾恺之性情矜夸,通脱诙谐,擅长文学,诗赋书法皆精,尤善丹青,图写特妙。他师卫协,受汉代画像石的影响,作品广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均皆精妙。他的人物画除释道佛像、宗教壁画外,大量的是古代仕女、名流画像。所绘人物,一反汉魏古拙之风,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感情。自谓“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每画成人,或数年不点睛。《玉函山房辑佚画》载“顾虎头为人画扇...
· 吴文化—人物春秋—吴士康诗人兴会更无前
从小在太湖镇长大的浦学坤是一位至情至性艺术气质很浓的诗人,具有异常旺盛的创造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诗集《太湖魂》以来,接连出版诗集《海眼》等,近来又向人们展示新诗集《绿叶情结》。读完全集,在当代物欲喧嚣和消费泡沫泛起,对浦学坤诗人能“守护着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守望着社会的最后一片净土”,笔者对其深表敬意。浦学坤的诗源于生活,都是有感而发,动情而作。诗人写《老屋的童话》,写《少年人生》,写故乡、人生,写《青春岁月》,写《绿叶情结》,远走欧陆,近走浙皖,仰写名人,俯描众生,从古到今,独特发现现之笔端,多彩生活呈于纸上。“缪斯的眼睛/……却点亮了诗心。”《光明的尾巴》“生命就是燃烧/……最壮美是闪烁在风里的舞姿。”《烛光》诗,来源于生活。正如他的诗话说:“你也许不熟悉我,但可以从我的诗中找到我的人影。”是的,诗必须与人民共鸣才有生命力,诗必须是时代的回声才有震撼力。浦学坤把写诗与生活、与事...
· 吴文化—人物春秋—情系吴歌
浩瀚的太湖是孕育吴文化的摇篮,古吴无锡梅里是三千年前首建勾吴国的源地,素有“山歌乡”、“故事矿”的美称,有着极其丰富、光彩照人的民间文艺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位无锡人,穷尽自己半生的心血,搜集记录了散落在吴地的长篇系列故事、传说,中、短山歌和许多小故事,和“吴地山歌王”钱阿福、华祖荣等民间歌手成了莫逆之交,出版了长篇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无锡民间故事》、《吴歌王的歌》等30余部作品,被称为吴歌的掘宝人。60多年过去了,他已是银发满头的古稀老者,他就是朱海容。朱海容喜欢吴歌,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吴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奶奶、妈妈、婶娘都是儿歌王,她们要我睡、要我吃、要我笑都用唱儿歌的办法。”就这样,朱海容走近了民间文学。这之后,无论是解放前当儿童团员站岗用民歌报警,还是解放后踏上乡镇领导岗位引用民间故事作形势报告,朱海容心中的吴歌情结越来越深。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意义和威力之后,朱海容开始...
· 吴文化—人物春秋—“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
尤袤,字延之,又字季长,号遂初居士,宋靖康二年(1127)出生于无锡西乡许舍一书香门第。祖父尤申,父亲尤时亨均擅长治史作诗,这对尤袤的成长极有影响。据说他5岁能诗,10岁有神童之称,15岁就以诗赋闻名于世。尤袤于绍兴十八年(1148)考中进士,时年21岁。不久就被任命为泰兴县令。在任上颇有政绩,他敢于为民请命,革除弊政,废除苛捐,减轻百姓负担,深受百姓爱戴。尤袤一生最喜藏书,有“藏书橱”之称。他的藏书楼,据当时有人估计总有三万卷以上,其中很多是珍本、善本。他的好友陆游为尤袤的藏书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异书珍刻堆满屋,欠身欲起遭书围”,足见其收藏之丰了。可惜在他去世后21年,“乐溪居”遭到大火,这藏书楼也就付之一炬,如今仅剩下我国最早版本目录——《遂初堂书目》。现在无锡惠山南侧有一处建筑上悬挂“万卷楼”、“遂初堂”匾额。其实这里并不是尤袤当年所建的“遂初堂”、“万卷楼”,而是他的后人纪念尤袤的...
· 吴文化—人物春秋—我的“访学”导师
在当今历史学界,范金民这个名字越来越受到学人关注,这位无锡籍著名学者,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出生的他,正值事业辉煌的中年。去岁初秋,我“访学”南大,师从范老师学习,有幸忝列门墙,聆听教诲。在仅一学年的交往中,范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认识范老师之前,我曾听过两位南大教授的讲座,水平都很高,于是对南大、对南大教授,内心总是充满敬仰。到南大历史系报到后,我用电话和范老师取得联系。我唐突地问:“听人讲您是无锡人,是吗?”当对方传来肯定的回答后,我们两个无锡人便操起了乡音。范老师询问我生活安顿好了没有,有什么困难,话语亲切,这使我原有的紧张情绪顿消。两天后有了第一次见面。范老师个子不算高,不胖不瘦,脸庞带着江南人的灵秀。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相互认识后,我又唐突了一句:“您这么年轻就当博导啦。”想不到范老师把博导看得那么淡,半开玩笑地说:“你在这里也是博导。”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