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人物春秋—忆一代国画名家方召麟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9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人物春秋—忆一代国画名家方召麟,2月20日,一代国画名家方召麟博士因心脏衰竭在香港离世,终年92岁。消息传回

   2月20日,一代国画名家方召麟博士因心脏衰竭在香港离世,终年92岁。消息传回故乡,众人为之神伤。昨天,在方召麟之师钱松岩先生的故居中,方召麟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德贤向记者回忆起方召麟女士生前的一些事情。

温文尔雅的方召麟

  1981年,67岁高龄的方召麟回乡举办书画展,那是她相隔几十年后首次回到故里,也是杨德贤首次见到这位国画家。事隔20多年,杨德贤已记不清方老当时的穿着,只是觉得很时髦,很会保养,根本看不出已近古稀之年。方老的谈吐、气质给他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她面如满月、温文尔雅、谈吐谦和、笑口常开。”那是她最后一次回到无锡。1998年方召麟在上海举办画展,因年事已高,没能再回到邻近的故里。

  香港回归后,方召麟曾通过新民晚报资深记者姚荣铨转达了对杨德贤以及少时好友著名画家钱钟珏夫妇的问候,请他们在方便的时候到香港去。后来,杨德贤曾数度登门探望方老。
印象中最后一次见方老是在2003年5月,杨德贤有事到香港,按照惯例给方老打了个电话,方老立即邀请他到位于浅水湾的家中作客。回想那次上门,杨德贤说:“她住在十楼的公寓里,进门就是个五六十平方米的大客厅,一半是画室。那时方老身体还不错,偶尔还画画,据说,后来因为年纪大了精力不够,就只练书法了。每次去,她都会跟我聊聊家乡的事。那次我本打算叫她一起出去吃饭,但她说年纪大了不便外出,就让她的儿子方顺生陪我出去了。”

  百折不摧的“大地之母”

  谈起方召麟的作品,杨德贤用“古朴生拙”、“童趣盎然”来概括其艺术特点。他说,方老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气逼人,是与她一生的屡次磨难、百折不摧有着很大的关联。
据介绍,方召麟幼年丧父,中年丧夫,经历曲折。方召麟与丈夫方心诰在英国曼彻斯特结婚后,育有六子二女,包括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1950年方心诰去世,享年37岁。方召麟多年身兼父职,独力抚养六子二女成人。为此,桂冠诗人池田大作曾就方召麟的传奇生平写下了一首长诗———《伟大的大地之母———献给尊敬的方召麟女士》。1998年9月,杨德贤到香港拜谒方老时两人谈起池田大作。经杨德贤介绍,方老才得知,这位池田大作还是流行于中日两国的著名歌曲《无锡旅情》的作者。

  永不褪色的故乡情结

  虽然大半生客居异乡,方召麟却是乡音未改,说一口纯正的无锡话,画许多以无锡山水为题材的作品,像《故乡小景》就是她回乡后所作,画上题字:“运河流经无锡幼年常经之地,去岁得以重游,永铭于怀。”1999年6月8日,《松青岩红———钱松岩、方召麟师生联展》在香港举行。杨德贤回忆,那次方召麟不仅担任画展组委会主任,还筹措经费。当时她说:“我是无锡人,无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无锡的山山水水印象很深,经常画家乡的风景。无锡又是我绘画启蒙的地方,恩师钱松岩诞辰一百周年,我应尽心尽力。可惜年事已高,要靠儿女们了!”在方召麟的所有的画作上,一律题名“梁溪方召麟”,可见故乡在其心中从未褪色过。

【百幅作品回归无锡】

  说起方召麟捐画的故事,杨德贤说,有一次和方老二公子方顺生喝茶聊天时,他谈起了母亲打算捐画的事。后来,果然就收到了方老献画的函。全文如下:
无锡市人民政府:
  我毕生从事艺术事业,积存了一批书画,为了对家乡文化事业作出贡献,我自愿将作品一百幅(目录另附)献给无锡市,表达我对家乡人民的热爱。
  方召麟2000年3月23日无锡市政府收到方老来信后,立即复函:一、成立方召麟艺术研究会;二、在无锡市博物馆建立方召麟书画陈列馆;三、正式出版方召麟书画展画册。
  杨德贤说,为了表达诚意,方老亲自挑选,让他随身带回10幅。后来,杨德贤和无锡市博物馆馆长陈瑞农专程赴港接收另外50幅捐献作品,方老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据了解,无锡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仍将专门设立方召麟藏画馆,方老捐赠的作品将全部陈列,供后人观瞻。(莫雨)本版所登国画均为方召麟作品。

链接:

  方召麟简介:

  方召麟,1914年出生于无锡,幼沉醉书画艺术,曾师从钱松岩、陈旧村、赵少昂、张大千等国画大师。初习花鸟,后兼攻山水,旅居英国后尝试用油彩及西方画具作画,作品糅合中国传统画艺与现代题材而自成一家。1954年至1958年,就读香港大学、牛津大学,研究中国文学和哲学,199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人物春秋—追忆弹词名家、“侯调 ”创始人侯莉君
著名弹词名家、“侯调”创始人侯莉君2004年2月9日在上海辞世,享年80岁。侯莉君1925年11月生于无锡市,自幼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她有个亲戚在书场里干活,因此她小时经常去书场听书,朦胧地对评弹发生了兴趣。在读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无力供她继续读书,经人说合,就在无锡进了当时评弹界显赫一时的“钱家班”学艺。进“钱家班”条件苛刻,要从师姓,连名带姓都要改掉,她艺名叫“钱凌仙”,还规定学三年、帮三年。她抱着“学得艺术在身,可以养妈妈苦度光阴”的想法,咬紧牙关,苦熬6年。到1940年,名义上学了3年,“老师”却从未教她唱过一句,只靠自己平时在师姐弹唱时跟着学唱。后来,从师姐们谈话中发觉钱家班主是个令人发指的恶魔,她更冒险逃离了“钱家班”,只是畏惧恶魔势力,从此脱离书坛,不敢露面。直至解放,才启用侯莉君之名重返书坛。旧社会“钱凌仙”销声匿迹;新社会侯莉君枯木逢春,孕育出声情并茂的“侯调”唱腔,成为评...
· 吴文化—人物春秋—国画大师董欣宾浅识
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董欣宾艺术人生追思会暨作品捐赠仪式”上,无锡市有关领导明确表示,董欣宾故居将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时隔10天,也就是2002年12月26日,在南京博物院,由省文联、南京艺术学院、省美协、书协、《江苏画刊》以及无锡市文化局、无锡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大师的苦旅———董欣宾艺术人生回顾展及研讨会”上,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生以及与会人员对董欣宾的作品、为人和他对社会、艺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对国画艺术的贡献已不亚于齐白石、傅抱石、刘海粟等大师。董欣宾,1942年出生于无锡市张泾镇,14岁拜秦古柳为师学习中国画,17岁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学习西画,197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陈大羽、张文俊的山水画研究生;1982年分配到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山水画研究和创作,并任理论工作室主任,1994年被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董欣宾一生坎...
· 吴文化—人物春秋—中国画坛的无锡画家
近日,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无锡画家》一书,收入自古及今著名的24位无锡画家传记,不仅介绍了他们的生平,而且对他们的艺术进行了评述。无锡的明山秀水孕育了众多的画家,饮誉我国乃至世界画坛的即有20多人。上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馆举办我国古代十大画家传世名画展,其中无锡人即有3位,即东晋顾恺之、元代倪云林、明代王绂(孟端)。近现代更是名家济济,有冲破清以来画坛摹古之风的吴观岱、胡汀鹭;有海派名家贺天健、钱瘦铁;有现代美术宗师徐悲鸿,有漫画大师张正宇、华君武;有海内外知名的女画家杨令、方召麟;有著名画家钱松岩、尹瘦石、杨建侯、周怀民等等;有被称为“台湾梅王”的陶寿伯;有被国外艺术界誉为“中国的凡高”的吴冠中;有被美国国家艺术院选为终身院士的水彩画家程及等等。太湖山水是无锡画家的启蒙也是终身的老师,大自然鬼斧神工绘成的画卷使无锡画家摹取了瑰丽雄奇的形貌,同时也获取了灵感。“画祖”顾恺之年少时就常到...
· 吴文化—人物春秋—一代“壶圣”德艺流芳
朱可心,一代“壶圣”,在中国制陶史上熠熠生辉。近日适逢可心百年诞辰,陶都宜兴举行了多种纪念活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女士等一批朱可心的弟子们为已故老人家出了一本精致的专集《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该书日前在上海举行签名售书活动,购书者排队成龙,其场面热烈感人。朱可心于清朝末年出生在陶都宜兴蜀山,读过7年书后,就跟着师傅学艺。满师后,他做了一只仿宫廷“鱼化龙”壶,云纹活脱,水波荡漾,经同业工会评比打分,竟比当时的紫砂名人作品还高出5分。人们惊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是个紫砂天才。1932年春天,一只高2.5尺的紫砂“云龙鼎”在朱可心的手中诞生,它底部是层层浪花,一条飞龙腾云驾雾缭绕周身,一颗紫砂珠球覆为顶盖。国家将这只艺术作品送到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夺得了“特级优奖”。他又做了一只“竹节鼎”,金石家潘稚亮为之刻上“万年宝鼎”四字。在上海豫园展出时,被“”宋庆龄一眼看中,花巨资将此鼎买下。朱可...
· 吴文化—人物春秋—无锡历史上的教育名家
钱穆国学大师,1895年生,无锡荡口鸿声七房桥人。1912年起,在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牗梅村牘、后宅镇泰伯市第一小学任教。教学之余,他刻苦钻研学问,1918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论语文解》。1922年起,在厦门集美学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苏州中学任国文教师,同时仍坚持著书立说,其所编《论语要略》在当时列为“国学小丛书”一种,《国学概论》为当时全国各中等学校教科书。《刘向、歆父子年谱》为钱穆成名之作。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师大、西南联大、华西大、云南大学教授。1947年8月,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秋,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并任院长。后又创办新亚研究所、理学院等。还先后到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讲学,进行文化交流。1960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授予他名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俞庆棠社会教育家,女,祖籍江苏太仓,1922年4月,与唐文治长子唐庆诒结婚,后定居无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