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湖湘戏曲—荆河戏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荆河戏,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
主要流行于湘北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大庸、岳阳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恩施和中游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共30来个县市。曾称“上河戏”或“大台戏”,1954年定今名。有昆、高、弹3种声腔,以弹腔为主。舞台语言用澧州官话。保存的传统剧目542个,其中弹腔戏500个,昆腔戏15个,高腔戏11个,杂腔小调戏16个。清代咸丰年间,名艺人有"三个半戏子"(田育远、张春喜、李老五和谭三元)和"五喜搭一侯"(陈兴喜、张茂喜、向凤喜、许天喜、王赛喜和侯吉生)之说。民国以来,有黄绩三、许宏海、瞿翠菊、彭化万、张申华、滕和瑛、胡醉趣、王天柱、余未精、傅丑精等名艺人。50年代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反武科》、《寒江关》、《双附马》等,新编历史故事剧有《法场拜相》、《程咬金招亲》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喇叭树下》、《状子》等具有特色。
荆河戏《寒江关》(弹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辰河戏
以高腔为主,兼有昆、低、弹腔。流行于今怀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邻省贵州、四川,湖北与湖南毗连地区,即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民国33年(公元1944年),“辰河戏”名称首见于沅陵《力报》。1955年正式定名。泸溪县浦市镇是其形成、发展的基地,舞台语言由浦市官话提炼而成。现存曲牌200余支,唱腔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习称"浦腔浦调"。表演艺术分下河路子(以浦市为中心,讲究诙谐)、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表演艺术严谨规范)、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艺人多兼演木偶)4个流派。历代名艺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杨学英、向代健、陈德生、石玉松、陈依白、杨仕元、康桂卿、陈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刘子焕、杨世济、舒洛成、刘德书、杨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启家、杨锦翠、向玉翠、李福彩、吴松林、王兰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刚仄、曾金堂等。辰河戏有高腔剧目183...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侗戏
侗族的戏曲剧种。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摆古\"(说故事)基础上,在汉族戏曲影响下而形成的。\"嘎锦\",演员自弹自唱,夹用说白来叙述故事,内容多半为侗族的传说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长歌为抒情民歌,长歌为叙述故事的说唱。明、清以来,贵州东南部地区水陆较为发达,商业较繁盛,邻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常来此演出,在此影响下,大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出现了侗戏。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用南侗地区方言演出。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阳戏
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又常以县定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大庸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等。阳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之间。由湘西各地民歌、民间小调、花灯和傩堂巫师舞唱演变而来。发展过程中受辰河戏的影响,由没有行当,到分“二小”、“三小”以至多行当;由演故事,到唱小戏,演大本戏;由清唱到配打击乐伴奏,加过场音乐;由矮台演出到高台演出,这才正式成了高台戏班演出的剧种。二十世纪中叶,湘西城乡稳定,经济活跃,商业兴旺,阳戏也就得到了发展,逐浙形成上河阳戏(流行于黔阳,怀化、芷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地)、大河阳戏(即辰河阳戏,流行于辰溪、溆浦、麻阳、凤凰、沪溪、吉首等地)、北河阳戏(流行于大庸、永顺、古丈、沅陵等地)。三种路子各有特点:上河主要唱腔有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春华调;大河主要唱腔是小生一字、女一字、七句半、男女赶板及翻山调等;北河主要唱腔有正宫调、调及阳调等...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苗戏
1954年春节,花垣县干部石成鉴与麻粟场乡艺人石成业等共同创演苗剧《团结灭妖》,苗剧自此诞生。又称“苗歌剧”、“苗戏”,苗族称“戏雄”。苗剧以苗族音乐、舞蹈为基础、吸收地方大戏中表演技艺提炼日常生活动作,熔合武术动作而成。声腔体系尚未成型,有民歌体、曲牌联缀体、戏曲板式体及歌剧式等多种唱腔。50年代,花垣文工团陆续排演部分苗剧。70年代中期,移植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片断参加省会演。1979年、1992年,《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分别在湖南省专业剧团会演中获多项奖励,使苗剧艺术有了较大发展。
·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巴陵戏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民间又称“岳州班”,1950年一度称“岳湘剧”,1952年定今名。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汩罗、平江、临湘、结容及湖北通城、监利和江西修水、铜鼓等地。近代的巴陵戏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赣西的38个县市颇有盛名。声腔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用岳州官话提炼成舞台语言。清代中叶,昆腔在岳阳很流行。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提到的岳阳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清代末叶逐渐以弹腔为主。传统剧目共423个,分整本、半本、折子、小戏4类,以半本戏(演二、三小时)居多。按声腔分,南北路和小调剧目占420个,昆腔戏只有3个。名艺人中,乾隆年间的李翠官,驰名湘鄂;稍后见于记载的有高秀芝、贺四、黄升福、倪春美等;近代有杨和凤、丁爱田、许升云、胡永发、苏来保、李筱凤、张义怀、冯仙岩、丁艳香、孙艳华、周扬声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