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杨嗣昌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1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杨嗣昌,(1588-1641)明尚书,东阁大学士。   明武陵(今常德)人。字

  (1588-1641)
 
  明尚书,东阁大学士。

    明武陵(今常德)人。字文弱。杨鹤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生。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杭州府教授、户部郎、兵备副使。

    崇祯五年(1632)夏,擢右佥都御史。七年,升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时值中原饥馑,民不聊生。嗣昌奏请开金、银、铜、锡诸矿,以苏民困。又先后六次陈说边境事宜,深得崇祯帝赏识。八年冬,因父丧去官。

    八年,荥阳大会后,李自成军与各支义军协同作战,向明军发起功势。九年秋,嗣昌居丧未满,即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督师进剿义军,制定“四正”、“六隅”、“十面之网”之策;即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由四省巡抚分别进剿和防守;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四川为六隅,由六省巡抚分别进剿和防守,合称十面之网。另设总督、总理两大臣,随义军动向,专主征伐。推荐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复提出具体进剿方案,制订军纪,并建议增兵12万,增饷280万两。以本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为“灭贼之期”。至十一年三月,农民义军不仅未被歼灭,声势仍相当浩大,朝廷大臣群起弹劾嗣昌“灭贼逾期”。因崇祯帝宠信,未被加罪。六月,改任礼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掌管兵部事。

    十二年,张献忠大败明军左良玉于罗猴山(今湖北房县西)。嗣县奉旨督师,赶赴襄阳,大誓三军,欲围击献忠军,以图一举消灭。张献忠突破包围,进入四川,活动于内江、泸州间。嗣昌跟踪追击。张献忠采取“以走制敌”战术,使明军疲于奔命。

    十四年正月,献忠由川东挥军东进,嗣昌命诸军追歼,双方激战于开县、黄陵,明军大败,将士死亡过半,献忠遂以破竹之势下夔门,抵兴山,攻当阳,取荆门。二月,献忠自率轻骑,下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时嗣昌在夷陵,闻讯即上疏请死。继闻洛阳已于正月被李自成部所陷,福王被杀,更为惊怖,遂自杀。时年54岁。

    嗣昌博涉经史,熟识先朝掌故,著述主要有《督师纪事》50卷、《地官集》16卷、《杨文弱集》36卷、《武陵题咏》20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杨幺
(?-?)南宋农民起义领袖。宋鼎州龙阳(今汉寿)人。本名太。生年不详。南宋初,钟相起事,幺为首领之一。钟相死后,他与夏诚、黄佐、周伦、杨钦等率其中馀部,利用河湖港汊,设立营寨,坚持战斗。朝廷诏李纲为荆湖南路宣抚使、程昌寓为鼎澧路镇抚使,会兵进讨,俱不能胜。高宗绍兴三年(1133)夏,杨幺被推为总首领,自称“大圣大王“,并立钟相次子义为太子。其势力范围起岳州,西迄鼎澧,北达公安,南至潭州界内。其军春夏耕耘,秋冬攻战,水陆两栖。在所辖区,“无税赋差科,无官司法令”,“田蚕丝兴旺”。绍兴四年(1134)八月,的岳飞为潭州制置使。五年三月,诏张浚视师谭州。是时,杨幺拥众20馀万,巨舟千艘,并制“飞黄腾达舟”,以轮激水,发挥水战优势。岳飞采取“剿抚兼施”,促其分化瓦解。六月,黄佐、杨钦等先后投降,杨幺大寨孤立无援。岳飞又伐君山木结为巨筏,遂破飞舟。幺军败投水,为飞部将牛皋所擒杀。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新宁县盆溪)瑶族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曹成拥众志成10馀万,占道州、贺州,再兴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南中安抚使,进讨曹成。曹成令再兴集三万之众以相拒,再兴阵斩岳飞将部韩顺夫及飞弟翻。后兵败,再兴匹马跃入深涧,陷于绝境。追兵张弩欲发,再兴急呼:“愿执我见岳飞!”乃出山涧,由张宪领见飞。飞以抗金为重,将材难得,不计个人恩怨,慨然为之松绑,劝其“以忠义报国”。再兴大为感动,从此追随岳飞南征北战,遂成抗金名将。绍兴六年(1136),岳飞屯军襄阳,再兴师动众奉命进攻伪齐孙都统军于长水县(故城在今河南洛宁)。八月十三日,所部与伪齐孙都统、后军统制满在及士卒百馀人,伪齐军瓦解,再兴乘胜收复长水县,以功由第四副将武经郎升中军统制。绍兴十年七月上旬,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1.5万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金兵不退,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怀素
(—121)唐草书大师。僧人。湖南长沙人。号藏真,俗姓钱,生于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幼年出家,初习佛经、历律书,后经意于书法,以“狂草”名世。早年参禅之馀,颇好笔翰,担笈扶锡,西游长安等地,遂迁居京兆。得见当代名公,寻访遗编绝简,心胸豁然开朗,书法大进。尝重病,及愈,重染翰墨,体势一变。不再似往年笔势纵横驰突,体态健缓跌宕,因以婆娑烂漫形象,别开生面,情韵不减而境界别出。疏放豪宕,不拘细行,性嗜酒,每于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无所不书,时人称为“醉僧”。草书如骤雨旋风,字字飞动,宛若有神。运笔如游丝袅空,圆转自如,虽野逸而法度具在。自称得草书三味。李白有诗称赞:“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李太白全集》卷八...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车胤
(?-400)东晋中枢侍郎。东晋澧阳(今澧县)人。字武子,曾祖浚,三国吴时任会稽太守。胤幼时,家贫不常得油,夏季用练囊盛萤火虫取光读书。以“囊萤”的勤奋努力,后遂博学知名。穆帝永和元年(345),桓温领荆州刺史,胤为从事,历任别驾和征西长史,名显朝廷。孝武帝宁康(373~375)年间,任中书侍郎,爵关内侯。太元(376~395)年间,任国子博士。朝中有人议修明堂,用以粉饰升平。胤以为不合时宜,须到“九服咸宁,四野无尘”时,方可“雍光而修之”,朝廷遂从其议。当时东晋政权已日趋没落。孝武帝与其弟司马道子有矛盾,道子示意众大臣连名上疏,请给道子“假黄钺,加殊礼”。车胤称:“此乃成王所尊周公也。今主上当阳,非成王之地,相王在位,岂得为周公乎?”乃拒绝署名。事后,孝武深为嘉许。孝武帝死后,安帝即位,当时“石头以南,皆为荆州所据,以西皆豫州所专,京口及时性江北皆刘牢之及广陵相高雅之所制,朝政所行,唯三...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樊锥
(1872-1905)南学会邵阳分会会长,湖南不缠足会董事。清邵阳县人。字春徐,又字一鼐。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家贫。少好学,受知于学使张亨嘉,为县学诸生。不久,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时值变法维新运动兴起,因其涉猎诸子,旁证西学,于所作课艺中,倡言“揽子墨之流,证欧罗之续,总绝代之殊尤,辨章乎宏录”,为学政江标所称赏。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拔贡。同年八月,长沙湖南时务学堂创立,他又上书湘抚陈宝箴,建议“开拓用才之术”,“不忤狂言,其通者取之,其不通者容之”,以“转移风化”。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南学会在长沙开讲,樊锥旋即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分会,被举为分会会长。他手订邵阳南学会分会章程,主张对“一切拘迂狭隘之见,概宜屏除”,“力除一切浮华嚣张之习”,提倡民等之说。其旧时同学苏舆见之,乃撰《驳南学分会章程条议》,攻击他倡“平等邪说”,是“无尊卑亲疏”,呼吁南学分会对他予以“处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