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桂阳婚俗的哭娘(一)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3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桂阳婚俗的哭娘(一),   花楼上练"哭娘"   桂阳县西北乡的姑娘出嫁时要"哭娘"。   哭娘是姑娘

    花楼上练"哭娘"

    桂阳县西北乡的姑娘出嫁时要"哭娘"。

    哭娘是姑娘在"花楼"上作出嫁准备时练习好了的。花楼每个村庄都有,大村数个,小村一个。十多个未出嫁的姑娘们,平常集体住宿在上面做针线活,唱歌跳舞。姑娘主要准备两件事:给自己、朗、家爷爷、家娘、媒人等做鞋和练习哭娘。哭娘是一种诉说性的、歌唱性的啼哭,每哭一句,长"喔--"一声;它既可用来倾泄感情,也可作为艺术表演,听起来凄切、悦耳。其他姐妹帮她做鞋,指点她哭娘,并与她一道排练歌舞,以便出嫁时"坐歌堂"用。到出嫁前一个月,姑娘不再下花楼,由一两个"陪伴"陪着她,专门协助她做功夫,给她送饭食,陪她参加别的活动,至出嫁时为止,陪伴是从姑娘的亲姐妹、堂姐妹或知心好友中逃选的,必须"命好、美丽、能干、擅长歌舞"。花楼从来不准男人上去,男人只能在外面欣赏那美妙的歌声;但其主人们可请有福气、有经验的已婚妇女孩子,上楼做指导。

    到亲人家门去 "哭娘"

    出嫁前三天或七天,连续几个晚上,姑娘先在自己家门口哭娘,埋怨父母生了个"死女",表示自己宁愿"填茅坑"(像夭折的小孩一样,随便挖一丛冬茅草,丢入坑内,再盖上冬茅草),也不甘心嫁到"死戚"(男方)去。然后,到所有"三服"(祖父母的子孙)?quot;五服"(高祖的子孙)的亲人家门口去哭娘,感谢他们的教养,诉说自己的命苦,请他们今后保重身体,时时关心"死去的女崽"(姑娘自称)。每位亲人都送个红包给她,以示安慰。她哭娘时,常有一些妇女围观,评论她哭得好不好,这种哭娘,是受压迫妇女的抗争手段。她们的终身大事,自己丝毫不能作主;她们被卖到陌生的男家去,等待着她们的多是苦难;她们在没有其他解脱方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哭娘来表达自己的悲愤、不满。因而,使嫁女这"光喜事",笼罩着悲伤的气氛。

    阴拦男家送彩礼

    当媒人还没有到达女方家时,姑娘在厅屋里向"家头爷"(祖宗神位)哭娘,既埋怨祖宗不该送死孙女"来,使死孙女受苦;又怨恨自己再不能给祖宗烧香敬水。在媒人走后,姑娘即请父母前往男方,阻拦他们送彩礼来。她母亲到男方,对亲家说,自己生的女不好,配不上郎,请不要送彩礼了。男方父母则赞扬亲家生了个好女,只怕自己的崽配不上,彩礼又少,请不要嫌弃。这类活动现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它是由妇女反对不合理婚姻制度所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哭娘"、骂媒

    等姑娘的母亲一回去,男方随即派人抬着花轿、彩礼,由迎亲乐队(五人左右,是花钱请的)伴着,到女方去。同去的还有媒人和两个十二三岁的童男。姑娘听到乐声,便向母亲哭娘,诉说自己并没有花费父母的多少东西,责怪父母不?quot;拔断道芝根,送女下火坑"。花轿,彩礼到了,姑娘又哭娘,痛骂男方与抬轿的人是猪牛,乱闯入她家,要求自己的兄弟姐妹把他们赶走,好让她"心宽"。他们任凭她怎样骂,他们还是贵宾,女方中午要请他们吃酒。姑娘则坐在大门外哭娘,对嫁妆的表示感谢,并请他们"妆我话语","照看我呵"。吃到中间时,上鸡肉黄花菜,鸣鞭炮,女方家长来向媒人敬酒。姑娘又哭娘、骂媒,口口声声"喊你媒人呵,恨死你呵","花言巧语呵,害死人呵","今日做媒呵,明白不得好死呵";媒人只顾接受敬酒,对姑娘的咒骂弃耳不闻。在旧式婚姻中,媒人是重要人物,所以双方家长都要尊敬他;但对许多妇女来说,则是苦难的炮制者之一,为她们所痛恨。于是,谢媒与骂媒交织在一起。这两次哭娘,如果姑娘由于太累,不能表演,可让其陪伴代劳。酒席结束后,姑娘往厨房外哭娘,谢做厨的。 辞花楼

    当天晚餐,姑娘与母亲一道吃"离娘饭",主菜是男方送来的一对公鸡、母鸡,叫"离娘鸡"。自此,姑娘一天两晚,到婚后第二天早晨,才吃饭,这同样是抗婚的表示。饭后,姑娘到花楼前哭娘,告别姐妹们,也告诉花楼,叫"辞花楼"。随即与花楼姐妹一在起,返回家中,再次对父母哭娘,恨自己是个女的,怨父母把自己嫁到死戚去受苦,诉?quot;明日离别呵,难返身呵";母亲流泪相对,再三安慰:"女呵崽呵,放宽心呵";姑娘反过来劝解:"我亲娘呵,再莫哭呵"。母女深情,离愁别苦,令人伤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桂阳婚俗的哭娘(二)
坐歌堂、耍调哭毕就"坐歌堂"。姑娘先后陪伴哭娘,感谢她"凤凰带我呵,燕子飞呵"。陪伴中的一个,穿着打扮与姑娘一样,只有头饰稍有不同。接着,姑娘唱一支歌,欢迎花楼姐姐来坐歌堂(叫小歌堂),请她们尽情歌舞:"你有好歌,今夜唱呵;你有好舞,今夜跳呵!"表示自己嫁到死戚后,不论有无下场(好结果),将来都会来参加她们的婚礼。同时欢迎其他妇女来坐歌堂(?quot;大歌堂")。然后,"安歌堂"与姑娘一样扮妆的那位陪伴扶着她,站在中间,高唱"东方月亮升上来,栾栾冬冬(很圆)照四海"。花楼姐妹一同站起,手拉着手,围成圆圈,一边合唱这两句,一边跳舞。舞上十来个圈,陪伴代表大家扶姑娘至家头爷底下的左边坐下,自己陪坐在右边。花楼姐妹纷纷赠送妆嫁的小礼品给姑娘,各自就坐。歌堂安好了,花楼姐妹在歌头指挥下,唱起正歌。歌头是歌舞能手,别人都要看她的眼色、手势、身段行事。正歌有三支:一赞自己的歌堂好歌舞,二赞姑娘是珍珠,...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土家婚俗:“过门”
“过门”是土家方言,实际叫“定亲”。土家青年男女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得请一媒人(另一说法叫介绍人)引荐。男女双方在媒人的引荐下,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女方第一次到男方家,这就叫“过门”。即使是自由恋爱,也得请一媒人走这道程序。不然,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不好进对方家的门。过门则一般是男方先到女方家,这叫“相亲”。“相亲”时,女方家得请几个亲朋来坐坐,讲排场的则整几桌酒席招待。此过程实际上也是让亲朋来帮助“相亲”。大家提出各自的意见让女方家参谋。天煞黑儿时,则坐在火垅里各摆各的情况,此为相互介绍。一般先是男方介绍。男方则由小伙子自己介绍,碰上害羞的则由媒人代替。然后是女方介绍。女方家一般是由女孩子的父母代替介绍。介绍完了,媒人便问双方有没有意见?若是有意见,歇过一晚,男方就回去了。若是没有意见,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女方则要随男方到男方家去走动。只有女方到男方家走动,才算相亲成功。女方到男方家,男方...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湘乡的历史变迁
湘乡居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自西向东贯穿县境中部。湘乡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晚期(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这富饶的土地《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湘乡正值衡阳之北,则湘乡在九州中属荆州。商日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湘为楚之南境,则湘乡属楚国。秦置连道县属长沙郡,即今湘乡、双峰、涟源一带。汉初连道属长沙王国,后析为二:一为连道(原湘乡西隅,现双峰、涟源的大部份),一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县西。按《元和郡县志》:湘乡本汉初湘南县地。《汉书·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始见于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乡侯”是爵位。(汉设侯爵封赏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乡侯、亭侯为其较小者。)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县治即设于今日之县城。三国时,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与吴分荆州,以零陵、武陵归蜀,《蜀志》载蒋琬零陵湘乡人也,是湘乡仍属零陵郡...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湖湘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机制与特点。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唐代以前,湖南长期被视为苗蛮之地,在一种相对独立、闭塞的环境中缓慢发展;自宋代以降,湖湘文化不断取得长足发展。何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宋代开始的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的持续发展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书院的学术研究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高度。宋代以后,历代儒家士人往往以书院为基地进行学术研究与创造工作,从而推动着儒学的不断发展。湖湘士人的学术研究也与书院紧密相连。南宋初,胡安国、胡宏父子就以衡山碧泉书堂、碧泉书院为基地对儒学进行创发。胡安国的代表作《春秋传》完成于碧泉书堂;胡宏则在书院讲学过程中完成其代表作《知言》,建构其性学思想体系。张的主要著作《论语解》、《孟子解》,也修订、完成于主教城南、岳麓书院期间。实际上,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湖湘理学的繁荣兴盛,均以碧泉书院、岳...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湖南湘军历史探源说(三)
地主武装。新宁的地主武装原来就有较强的基础,1844年江忠源自京会试回家后,就联络乡绅举办地主团练。1847年瑶民雷再浩在崀山起义,官军不敌,知县李博、举人江中源“在各村整饬团练以备剿捕”,得民团兵数千人。1849年李沅发起义,新宁拔贡刘长佑、廪生刘坤一“速归督办团练,乡兵不期而会者万计”。宗族观念。新宁人很注重邻里亲戚关系,宗族观念很浓,崇道重义。楚勇先后几个主帅都是举人、拔贡、廪生、监生等儒生,又加上师友、通家、兄弟、叔侄和上下级等各种关系,因此形成了很好的帮带提携关系。而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也在封建伦理观念的掩盖之下淡化了,封建忠君思想和宗族乡党观念使他们站在了一起,形成了比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地理位置。邵阳,向来是大西南陆路交通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上可控云贵,下能制长衡。在清代,邵阳既是中原向西南用兵的通衡,又是封建朝廷节制少数民族的前沿。而崀山与广西接界,通过资江可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