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书院建筑:渐行渐远的儒雅身影(一)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3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书院建筑:渐行渐远的儒雅身影(一),   [提要]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

    [提要]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这一当时的高等学府,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这一当时的高等学府,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书院的兴起、发展与衰败,伴随着朝代的更替,成为影响我国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末五代,由于战争的影响,官学衰废,士子苦无就学之所,于是选择景色优美、清雅静谧的山林名胜之地,作为群居讲学之所,出现了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中国书院从此在历史的驿道上留下一道道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印记。

    北宋百年间中国书院及书院制度的基本形态渐渐确立,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著名书院。如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雎阳书院相继而生。

    南宋时,官学衰落,书院随之发展兴盛,形成了讲学、斋舍、藏书、祭祀及风景园林相结合的格局。由于书院教育受到官方支持和资助,因而起到了代替和补充官学的重要作用。

    到了元代蒙古族的入主,为推行统治,采取了汉化的文化政策,尊孔从儒,对书院采取保护,并把书院官学化。书院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明朝的官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而书院门庭冷落,出现了长达百年无人问津的现象。此后,明朝由盛转衰,官学制度出现弊端。天下乱,则书院起;官学弊,则书院兴。书院便又开始悄悄复兴。

    入清后,由于官府控制加严,科举的束缚,官学化的影响加深,书院追求科举,几同官学,而丧失特色,陷入僵化,走向衰败。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改书院办学堂,延续900年的书院教育至此结束。

    书院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和特色,同时也汲取佛教寺庙讲经说法和官办学校的一些长处,因此其建筑既具学府之精髓,亦有传统民居特色。同时,书院作为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文化教育机构,成为儒家文化的标志和人文精神的象征。

    儒家士人把书院看成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书院从萌芽之日起,就和士人“独善其身”的生活道路联系在一起。创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超世脱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超越性。因此,书院创建者总是把书院建在僻静优美的名胜之地。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嵩阳书院在河南嵩山脚下,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书院既不同于作为一种统治象征的盘据城中的学宫,也有别于一般民间建筑。它映衬自然,构成了一独立整体,成为地方风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但由于重视地形的利用,多依山而建,前卑后高,层层叠进,错落有致;加以庭院绿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阁点缀,山墙起伏,飞檐翘角,构成生动景象,与自然景色取得有机结合,因而收到“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效。书院建筑虽较封闭,而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儒家士大夫们在其中把置身宁静闲适的大自然、寄情山水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宁静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也体现了儒家之道的超越性的一面。

    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群体意识的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一般而言,每一所书院都有包括讲堂、斋舍、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每个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局都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序之中。这一切,正是儒家之道的世俗性的一面。

    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院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落,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别,相应配置,不拘一格。

    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布局,以居中为尊;通过轴线层次序列,以别尊卑、上下、主次、内外,达到由序达敬的目的;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达到以和至亲的目的;以此形成一个序中有和,和中有序,和序统一的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书院建筑:渐行渐远的儒雅身影(二)
然而,书院建筑的朴实造型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高风骨和实际社会地位的低下。古代文人都有反对土木之奢,提倡俭朴之风,强调社会实用功能的美学思想。因而,书院不同于官学建筑强调表现那种所谓“贤关”、“圣域”、“官员下马”的神圣气氛,而更多吸取了民间地方建筑特点,更为朴实庄重,典雅大方。一般以砖木结构为主,构架以穿斗与抬梁结合,硬山搁檩,砌上明造,简洁清新,突出封火山墙,起伏连续,形成具有节秦变化的轮廓线;一般单层为主,晚期亦多两层,密集组合,突出个别歇山楼阁,形成紧凑的整体造型;装修装饰较少雕饰彩绘,点缀素雅,比较讲求表现材质、色调和体量、虚实的对比效果,显示其朴实自然之美,突出反映了文人的建筑观点。书院建筑的朴实美,还反映在忠实于材料结构的表现,而不追求雕饰之华。书院外部显露其清水山墙,灰白相间,虚实对比,格外清新明快;内部显露其清水构架,装修简洁,更显素雅大方。远观其势,近...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西湖桥犹在,翟公套渐忘
今湘江风光带南端一带,旧称西湖桥。明崇祯《长沙府志》载,西湖桥为碧湘门外便河(即护城河)上的一座石桥。便河通湘江,本应常有船舶驶进便河以避风浪。但便河水浅而狭窄,只能泊小舟。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直隶宁国府人翟台出任长沙府司理(即推官)。翟台不仅兴学礼贤,先后修复了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和惜阴书院,而且十分重视湘江沿岸的水利建设。他见湘江平刷直下,往来船只无处湾泊,便主持疏浚南湖港,并看准了西湖桥的有利地形新辟港湾。于是拆掉石桥,改建成大木桥,从桥下往里疏浚便河道,开成一套,套内可停泊众多舟楫。商民为感谢翟推官的功德,将港湾取名为“翟公套”。明万历间,兵备道李天植将木桥再改石桥。到清代,套内水犹深广,舟楫鳞集,并成为湘城著名一景。周应遇《西湖桥访旧》诗云:“散发沧浪外,狂歌绿水旁。荷风初扇暑,梅雨乍生凉。堞雉皆趋席,桥虹半饮塘。几人池上影,能共鹭鸥翔。”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长沙,石...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书院建筑的兴起和发展(一)
唐末五代,“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官学一蹶不振。在宋统一以后,文风日起,士子们读书的愿望十分强烈。一些名人学者和地方官吏遂私自筹资办起了授徒开馆的院所,于是书院这一封建社会的学府因适应和满足了社会的要求在兴起后很快就得到迅速发展。书院是继先秦私学、两汉精舍之后的又一种私学组织,它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和特色,同时也汲取了佛教寺庙讲经说法和官办学校的一些长处,因此在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由于书院皆为名儒读书讲学之所,故其或以人名命名,或以地名命名。设置的地点,多择山林名胜之处,因其环境宁静,景色秀丽,其清颖之气,足发圣贤玄奥,以利澄心治学。因此有人说书院受了禅林精舍的影响。大理学家朱熹在《石鼓书院记》中就说过他的观点“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择胜地,立清舍,以为群讲习之所。”其建筑既具学府之精髓,亦有园林特色。宋代,湖南地方书院的建设十分兴盛。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记载...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
岳麓书院长沙的岳麓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即岳麓山的顶峰——云麓峰)。岳麓山的风景,以山腰的清枫峡最为吸引人。这里,古木参天,碧涧婉蜒,风光迷人,令人留连忘返。春天,枫林吐翠,诸鸟百啭;夏日,枫林一片葱茏,凉风习习(对于素有“火炉”之称的长沙来说,是难得的避暑胜地);深秋,枫叶由青变红,远远看去,深涧峡谷仿佛燃起一团团烈火;寒冬,赏雪寻梅,别是一番风趣。岳麓山的风光,以秋枫红叶最负盛名,可与北京香山媲美。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不少佳作名句。清代乾隆年间,在清枫峡畔建立了红叶亭。清代诗人袁枚路过长沙游览岳麓山,根据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将红叶亭改名为“爱晚亭”较之原名含蓄而别致得多。200多年来,爱晚亭历经沧桑,建国以后,经几次修缮,现焕然一新。此亭由四根红色圆柱支撑,亭外挺立四根花岗岩方柱,攒天尖顶,重檐四披;亭角高翘,如羽翼舒展;亭檐下窗棂玲玲...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书院建筑的兴起和发展(二)
谷书院,明吉藩建,故又称吉藩书院,位于旧府治后寿山庙巷(今三府坪一带)。从明代著名学者黄学谦所题“谷书院四咏”中所载的:八卦楼、夏云亭、秋桂杆、凝冬亭来看,其书院建筑规模应该很大,可惜史料所载十分有限,不能一一述知。惜阴书院,《府志》云:“在南门外灵官渡左,旧为陶(侃)公祠。”1525年(明嘉靖四年)知县吕廷爵就陶公祠建立惜阴书院。“惜阴”二字出于陶侃“大禹圣人,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一语。初时书院规模甚小,不久荒废。1563年知府蒋宏德再将陶公祠完全改建为书院。改建后的书院,前为明道堂,建亭于中,曰洗心;两旁有池,曰禁蛙,取南轩城南故事;中建祠祀陶公,后建聚英楼,楼后有广仁堂,堂左右隙地分翼建号舍60间,以供诸生栖息,堂后又有望岳楼,其建筑八面玲珑,登楼可眺望湘水;楼前为望岳亭,左右有田数丘、塘数亩,不仅颇具书院规模,曳缇笆钟琶馈?/p>另外县区境内,还建有东冈书院和乔江书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