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五)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5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五),   2000年组建后的中南大学,其科学研究如何?科学研究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2000年组建后的中南大学,其科学研究如何?科学研究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因此,一个学校从事基础研究的状况,就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生产知识的水平。基础研究,就自然科学而言,目前就有从1982年起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1998年起设立的科技部的973计划项目,从2000年起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从2004年起设立的教育部的“创新团队”项目。2000年,中南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数额,按并校后统计,为598.5万元,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居第20名;2004年,中南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2049万元;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居第14名。科技部的973项目是反映一个单位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创能力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项目,也是生产知识的重镇。这些项目的领军人物——首席科学家是国家级专家,而他们所在学校学科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学科。因此,一个学校是否拥有、拥有多少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就标志着这个学校是否拥有、拥有多少生产知识的重镇。2000年以前,中南大学只有钟掘院士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全国高校拥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数排名中,居第8名;2005年时,中南大学拥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是4人,在全国高校拥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数排名中居第7名。其项目名称是:钟 掘的“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 (材料)、邱冠周的“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 ”(材料)、张新明的“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材料)、黄伯云的“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在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础上的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开始实施,至2004年止,高校共获得52项资助;获6 项资助的是北京大学,获5项资助的是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获4项资助的是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获3项资助的是中国农业大学,获2项资助的是兰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15所大学各获得1项资助,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居第12名。

   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实施“创新团队”计划。2004——2005两年入选的有119项。北京大学拥有8项、居第1名,清华大学拥有5项、第2名,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都拥有4项,并列第3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都拥有 3项,并列第7名。

   中南大学的科学研究在社会服务这一社会职能上表现如何?也就是说,“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直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技术问题,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表现如何?能度量一个学校服务社会和“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直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技术问题,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是成果奖励。最能表征这一指标的是每年评出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定期评出的“长江学者成就奖”、每年颁发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个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强弱、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大小,可以从能否获得、获得多少上述奖项,并在全国高校比较中得到证实。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从1998年开始评选,至2004年止,共评出70项,中南大学获得7项,在全国高校中居第3名,前2名是北京大学(12项)和清华大学(9项)。长江学者成就奖共颁三届,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1人。中南大学的夏家辉院士是5位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的人之一。国家级奖励,从2000年起作了重大的改革:一是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获奖人不超过2人;二是所有奖项只设一、二等奖,废除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中的三、四等奖,科技进步奖的三等奖,如有特别突出的项目加设特等奖;三是奖励项目控制在每年300项左右,提高奖励额度。这一改革表明2000年以后的国家级奖励项目在质量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南大学在2000年以前(国家自然科学奖1995、1997、1999,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997-1999)获国家级奖励9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第22名,在2000-2004年间获国家级奖励22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仅次于清华大学(38项),与浙江大学并列第2名。在2004年获国家级奖励8项,其中获发明一等奖(空缺6年)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1名。所有这些足以表明,中南大学服务社会和“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直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技术问题,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巨大的。

   中南大学未来的科学研究会怎样呢?

   中南大学未来的科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在资源和材料等产业领域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为传统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提供重要支撑,在过程工业联合共建多个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二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极大地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水平;三是基因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有重大进展,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四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其重点研究领域是:矿物资源科学技术领域、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先进制造科学技术领域和土木与交通运输科学技术领域。优势领域的各项具体指标起码保持“十五”的水平,弱势领域争取较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九)
为什么1+1+1>3?这是因为合并是三校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合并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校名问题。对于主导合并的学校来说,往往强调要自己的校名,对于被合并的学校来说,希望改用新校名。主导学校强调要自己的校名的真实意图是想在合并的过程中占主导的地位;被合并的学校要求改用新校名的真实意图是想在合并的过程中占住有利的地位。而原中南工业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在合并后的校名问题上,由于原中南工业大学的校领导高瞻远瞩,本来早就向教育部门打了报告:要将中南工业大学改为中南大学,教育部同意了原中南工业大学的报告。原中南工业大学的校领导不是急于改校名,而是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这为原中南工业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原长沙铁道学院合并后很快融合创造了第一个有利条件。在合并过程中提出“强强联合”为三校合并后的融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三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有共通之处:首先,...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六)
2.湖南大学科学研究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在1963年以前,湖南大学正处在调整和按传统大学的要求充实的过程中;同时,当时湖南大学的专业还不是国家急需的专业,不可能获得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新专业的教师正在培训之中。因此,湖南大学的科学研究未能开展。湖南大学的科学研究得益于综合性的办学理念。在综合性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湖南大学引进了一批基础学科方面的人才,如俞汝勤、姚守拙就是代表。正是他们给湖南大学的科学研究带来了生机,开始了科学研究的探索。说来也巧,俞汝勤和姚守拙都是上海市人;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到前苏联留学,学习化学;都是1959年学成回国。年轻的俞汝勤和姚守拙怀着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回国后,一个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了两年多后,1962年来到湖南大学任教,一个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两年多后也于1962年调湖南大学筹建化学放射专业。当时,学校设备条件差,但他们都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搞...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七)
在这一时期,科学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SCI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创历史新高。1998年SCI论文及其引用频次是:SCI论文77篇,SCI论文引用频次132篇/294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分别居第24位、14位);1990年SCI论文及其引用频次是:SCI论文15篇,SCI论文引用频次12篇/29次。两者相比,前者分别是后者的5倍、11倍、10倍。而且,在一年一度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年度报告》中SCI论文引用最多的著者就有湖南大学姚守拙的大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姚守拙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此受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关注呢?姚守拙的主要贡献有两点:一是创立“姚——周公式”。他的突出建树是在国际上创立压电液相振荡理论。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公认压电传感器只能用于气相中的检测,不能用于液相的检测。但是,在技术上,迫切需要用于液相检测的压电传感器。因为许多检测工作,如医学...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六)
如果说,1952年院系调整时,中央人民政府选派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陈新民为中南矿冶学院第一任院长,为中南矿冶学院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1957年党中央为加强党对全国高校的领导,决定从参加革命时间长、具有大学水平的中年干部中挑选唐楠屏担任中南矿冶学院第二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则为中南矿冶学院的腾飞提供了机遇。正当中南矿冶学院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中南矿冶学院第二任院长唐楠屏走马上任了。唐楠屏曾就读于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他在延安的同事蒋南翔也在同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出任高等教育部部长。因此,唐楠屏在中南矿冶学院工作期间的办学理念非常质朴,事事以清华大学为榜样;立誓要培养出学部委员(院士),并身体力行。他经常向蒋南翔请教,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清华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把中南矿冶学院办成全国重点大学而殚精竭虑。唐楠屏用改革的办法培养师资、学习科研。从低年...
· 湖湘文化—人文历史—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之历史溯源与比较(十三)
1965年唐楠屏调离中南矿冶学院以后,正值史无前例的“”,整个国家和所有的学校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遭到空前的浩劫。但是,由于中南矿冶学院从事的科学研究是国防军工所需新材料的研制,受到国家的保护,政府派解放军值班保卫。因此,即使在1967年全国大串连和1968年师生下乡接受再教育期间,也没有停止,科技经费支出仍保一定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自1958年以来,学校选留了一批青年教师,大都处在“而立”之年。他们受到陈新民、唐楠屏两位院长办学理念的熏陶,又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大都憋着一股劲,很多人在解放军的保卫下“躲起来”,搜集资料进行科研前的准备。他们坚信施展才华的一天一定会到来。1971年,“两个估计”一出笼,广大师生就纷纷抵制。1972年,为了落实毛主席、周总理关于加强科技工作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学校恢复和加强了全院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了领导、各系和教研室配备了一名副主任专管科研,一度处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