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历史记载中的苗族迁徙
苗族今日还有部分人口散居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
史学界一般都公认,苗族至少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生活在长江中游一带,史称“三苗”或“三苗国”。《战国策·魏策》里有一段关于苗族先民居住地的记载,经常被历史学家们引用:“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这段文献里所描述的民族先民的世居地,大致在今天的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荆楚地区,史称“荆蛮”。秦汉以后,苗族先民在史籍里被称作“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唐宋以后,再度被称作“苗”。
我们从历史典籍对苗族先民称谓的改变中,大致也可以看到苗族是一个由北向南不断迁徙的民族。其迁徙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不间断的武力征剿的结果。
《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载的“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大概是汉文献典籍中关于征剿苗族先民的最早的记载,此后可谓史不绝书。除了汉文献的记载,苗族自己的《古歌》也大量记录了这样的历史事实,《迁徙歌》即苗族古歌中最为经典的部分,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唱。民族历史学家们经过严格考证后认为,历史上,苗族大致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第一次发生在上古时代,由于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而被迫“窜三苗于三危”。
第二次发生在西周至战国时期,由于西周对“荆蛮”的多次用兵而由长江中游迁入五溪、武陵地区。
第三次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苗民由五溪、武陵地区进一步向四川和贵州、云南等地分散迁徙。
第四次是在元、明、清时期,苗族再次因战乱频繁而被迫大量迁往南方,有些甚至已经迁至海南岛及亚洲东南半岛的北部山区,即现在的东南亚各国。
第五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南亚的战争又迫使大批苗民由东南半岛迁徙到海外,也最终形成了苗族今日仍有部分人口散居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