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湖湘溯源—一座边城的格局流变史
曾为沈从文作传的美国人金介甫经过严谨考证认为,“湘西”这样的名称,实际上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被普遍使用。
1910年以前,包括明、清,再上溯到唐、宋、元,直至汉及更遥远的楚国、春秋时期,所谓“湘西”,仅被涵括于“黔中郡、武陵郡、沅陵郡、辰州府”等称谓中。
“凤凰”之名,始于明隆庆年间。当时,在距今县城60里的凤凰山,朝廷设立屯军地并沿用山名称其“凤凰营”,至清康熙中叶,又改为“凤凰厅”。但不管“营”或“厅”,它始终是一座“戍卒屯丁”的军事要塞。
那时所筑建的城池,也并不叫“凤凰”,叫“镇筸”。
根据清乾隆、道光、光绪《凤凰厅志》记载,开始筑城称“镇筸”的具体年代是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那一年,为严厉防备“镇溪、筸子坪”(今凤凰县东北、西北区)两地“苗乱”,原本驻50里外麻阳县的参将孙贤,移驻“五寨司城”。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单位的“五寨司”,其治地被称“镇筸”,即今凤凰县沱江镇。
参将到任,原为土城的镇筸“约费币金五百七两有奇”,修了“开四门、各覆以楼”的砖城。
至公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此处改设凤凰厅,一变而为“清朝内地的一个大的军事特别防区”,成了清朝统治当时整个湘西的政权中心。据称,当时的镇筸城“屡经苗乱,残颓仅存遗址”。15年后,即修复为粗纹质坚的红砂石石城,“城高1丈5尺,周长4里余”,城内四门九街四巷,城外十一街六巷。
此后,清政府陆续于该地设立“辰沅靖道、辰沅永靖兵备道”,这都是湖南省直接派出的相当于副省级的政府机构。其常驻官兵高达“1万六千至二万七千人”,其部队被称为“筸军”。
1911年,清王朝倾覆。民国二年(1913年),凤凰厅被改为凤凰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使用了241年的“镇筸”被改为“沱江镇”。
今天的凤凰,与贵州铜仁交界,仍属湘西边城,除新城区为内地千篇一律的县城模样,曾经临水的古城,基本保存了清末民初格局。如回龙街、老营哨街等,都沿用旧名。城外往沈从文墓地方向,残存了明清官道痕迹。
1988年版的《凤凰县志》还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年),湖南为抗日正面战场,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通令各县“拆城除墙,焦土抗日”,凤凰也拆掉大部分古城墙,仅留沿河一带防水,即今仍伫立沱江边的北门“壁辉”、东门“升恒”段。如今它们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披上了彩色小电灯,每天夜里会一直无声闪烁到12点以后。
6月26日7时,凤凰北门城墙。记者的拍摄受拒,“要拍我要先买我一样东西,要么给我两元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