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风俗:婴儿出世洗三朝(二)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1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风俗:婴儿出世洗三朝(二),“吃茶”   小孩子慢慢成长,以后每岁生日都叫“长尾巴”,父母总要煮荷包蛋给

  “吃 茶”

    小孩子慢慢成长,以后每岁生日都叫“长尾巴”,父母总要煮荷包蛋给孩子吃,所谓“大人生日一餐饭,细伢子生日一个蛋”。

    儿童满10岁是较为重要的生日,亲友都会去庆贺,不但送上礼物,更会勉励孩子认真读书。

    浏阳人生日有“男做上、女做满”的习惯,从20岁起,一般情况下男逢九、女逢十叫“总生”、“整生”,平时生日叫“散生”。但人们对中、青年的“总生”不很重视,有“三十无人知,四十无人晓”的说法,所以中、青年做“总生”的不多,但除姑舅、姨妈等亲戚登门之外,邻里妇女也会送以鸡蛋、面条等相贺,主人待以“旱茶”(“汗茶”?“换茶”?),故又称“吃茶”。

    做  寿

    古语云:“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可见古人称“寿”的最低限度是60岁,以后有50岁称“寿”的。

    做60大寿被认为是重开花甲,特别隆重,称为寿星公、寿星婆。大型寿庆,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有的搭寿台、陈寿桃(寿饼)、点寿烛,有的亲友送寿匾、寿屏。寿星端坐寿台,接受儿孙跪拜,此时鞭炮燃放时间越长越好。开筵时,先吃寿面,面条细长,象征长寿。

    现在很少看见搭寿台的现象,多在厅中悬巨幅“寿”字代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流行在电视台点歌、请电影队放电影、请戏班唱戏祝寿。

    虽然不提倡为做寿大摆宴席,但寿年越高总是越受人尊重,对高寿的“寿星”,不但晚辈殷勤侍奉,逢上大寿,乡镇政府甚至市级有关部门都会登门祝寿。

    也有50岁以前就庆寿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说,即男满29岁、女满40岁不做寿。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寿”的古训,即使是60岁或70岁,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寿,自己生日看成母亲的难日,只给母亲添菜,以感谢母亲的生育之苦和养育之恩。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庆寿习俗已大有改变,繁文缛节的古代礼仪渐渐销声匿迹,现在的庆寿已越来越简单。不过,虽然是简单的送礼恭贺、作揖拜寿、就席喝酒,但同样的书横幅、贴对联,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晚辈的孝心与场面的热闹都是有增无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风俗:婴儿出世洗三朝(一)
报喜“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浏阳地方风俗,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昔时重男轻女,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不过时至今日,生育观念已大有改变,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于是也就生男生女都欢天喜地。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从此以后就成为亲戚来往。有未成年人逢生的,也被奉为婴儿的干爹、干娘,往往一时成为地方笑谈。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候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偏僻山上,意为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婴儿出生当日,婴儿父亲要带着鞭炮、酒肉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则左手提鞭炮进门报喜,生女则相反,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也有在酒壶上分辨生男生女的,如塞酒壶嘴的纸团外端剪成须状,则表示生女。岳家接过酒后,置莲子或黄豆十粒于酒壶中,表示多子多福,十全十...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湖湘文化源(二)
记者:为什么说“傩文化”又是“糯文化”呢?林河:我们所吃的大米饭,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较大的演变。中国的先民最早栽种的水稻是糯稻,随后,因为原始的糯稻产量很低,而且脱粒困难,又培育出了产量较高、容易脱粒的“粳稻”,即“中国粳”。最后,又推广了产量更高、可用机械脱粒的“籼稻”。“喝水不忘挖井人”嘛,中国便把最早栽培的稻子,依旧叫“糯”,随后栽培的稻子命名为“粳”(古读“更”,今读“京”),最后推广的稻子命名为“籼”了。但因籼稻也有“籼”、“糯”两种,为了进一步区分,便把原始“糯”命名为“粳糯”,籼稻中的“糯”命名为“籼糯”,解决了名称混乱这一矛盾。在历史上,“种糯民族”被称为“糯民”,“糯文化”则是“种糯民族”创造的文化。在中国古籍上,往往称中国的南方民族为“雒民”、“倭人”、“僚人”、“骆越人”,字面虽不同,但都是“糯”字的一音之转。记者:中国的“种糯民族”为什么要崇拜鸟雀?林河:原始人并不...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二)
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湘潭的“人杰地灵”,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南宋以来所形成的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湘潭隐山,座落于湘潭县境内的黄荆坪,系南岳衡山的余脉之一。隐山海拔仅470余米,山虽不高,倒也林木幽深,虫鸣雀跃;溪涧潜流,花卉欣荣,远离市井的喧嚣,超脱俗世的烦扰,难怪唐代即有数位高僧先后隐居于此,隐山遂由此而得名。宋高宗赵构南渡以后,隐山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等。胡安国,字康侯,号青山,人称武夷先生,世称胡文定公;原籍福建崇安,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提举湖南学事。早年曾拜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为师,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任中书舍人兼侍讲。绍兴五年,因不满朝廷奸侫恨权,辞官携家寓居湖北荆门。后来溯湘江而上,来到湘潭隐山之下的碧泉定居。胡安国抵湘后,在此修建碧泉书堂,十五年不出,潜心著书讲学、授徒课子,并撰写...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饮食风俗
长沙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云:“吴越家饮食多粥少饭。而长沙饔餮独厚,至宴宾则穷其极品,不,则便以陋啬笑之。”长沙人自古以米饭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民国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铁炉罐(一种口圆、底尖的铁铸炊具)煮饭,挂在通钩上,四季咸宜。民国以后,用铁锅焖饭的日多。大场合、大户人家多用木甑蒸饭。浏阳东乡则家家户户使用小木甑,干菜、荤腥等一起在甑内蒸熟。很多人家的饭中常拌有红薯、红薯丝、包粟、高梁、豌豆、蚕豆等杂粮,农闲时有的一日只吃两顿,或早晚吃稀饭。青黄不接时,饭中多拌有蚕豆叶、小竹笋、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荞麦粑粑、麦子(大麦)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谓瓜菜半年粮。山区则一年四季吃薯丝饭。长沙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俗称小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