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平民创造的湖湘文化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9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平民创造的湖湘文化,    前人研究湖湘文化,大多是研究湖湘学派,很少把湖湘学派以外的湖湘文化纳入研

 

    前人研究湖湘文化,大多是研究湖湘学派,很少把湖湘学派以外的湖湘文化纳入研究的范围。有的则认为,除了湖湘学派以外,就没有什么湖湘文化了。

  近人研究湖湘文化,一方面大谈湖湘文化在近代如何辉煌,一方面又认为湖湘文化的起始年代最早不超过唐宋,好像湖湘文化是一种自古都非常落后,却突然在近代辉煌起来的文化。

  其实湖湘文化并非是唐宋时期湖南有了儒家的“湖湘学派”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我们不能只把儒家的文化、名人的文化当作文化,只把有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当作文化,而忽视劳动人民的文化、无名氏的文化。大量的无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湖湘文化的构成部分。

  和平哲学:在农业时代,草原民族主要是游牧文化,农耕民族主要是种植文化,游牧民族用“鞭子加食物”的方法驯化动物,因而发展成了由征服动物到征服他人的战争文化。稻作民族为了水稻丰收,需要有和平的环境去发展生产力。因而形成了“爱好和平”、“讲信修睦”等和平哲学,湖南是人类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和平哲学的发源地。和平哲学对中国的哲学理念,中国的政治思想影响极其深远。它是中国“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政治家“以仁治国”的理论核心。

  开放思想:湖南的农耕文化发源于一万年以前,到了八九千年以前,就已在洞庭湖周边地区生根结果,到了六七千年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内外广大的土地上了。尹检顺《湘鄂两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说:根据何介钧先生研究,汤家岗时期,“同样风格的白陶见之于沅水中上游、珠江三角洲、陕西汉中龙岗寺、浙江桐乡罗家角。洞庭湖应是发源地和传播中心”。同时指出:洞庭湖文化的传播路线大概有四条:“一是向北越过长江天险经由同时期的朝天嘴文化传播至汉水流域,最终达到今陕西汉中地区;二是往东沿长江干流,传播到长江下游的湖北黄梅塞墩到浙江桐乡罗家角一线;三是通过沅水高庙文化经由西江传入成陆不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四是经由大塘文化(长沙)为中介,经湘江入北江到达岭南的广东石峡等地区。”其实经湘江入北江到达岭南的广州后,就可以起锚驶向海外各国了。通过沅水还可以从贵州到云南,经缅甸远播到东南亚、印度、两河流域与埃及等地。如果湖南人的思想封闭保守,没有开放型的思想,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文学作品:在湖南长沙距今7000年前的大塘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比较大的祀神陶罐,上面刻画了许多抽象符号,如果从上而下“读”,就会发现这些符号是可以“读”出含义来的。其大意是:在大江(湘江)边上,有一座“干栏式建筑”构成的农耕聚落,这里的丛林茂密,禾浪层层,人们按照花开花落的规律从事农耕生产,引来了艳阳高照,凤凰来仪的好日子……这堪称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

  湖湘大地上的考古发现,往往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品质上最精良的、艺术上最美的、数量上最多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拘泥于陈说,不敢面对现实,要大胆写出“湖湘文化是中国之最”这一类的文章。(林河,本名李鸣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前人研究湖湘文化,大多是研究湖湘学派,很少把湖湘学派以外的湖湘文化纳入研究的范围。有的则认为,除了湖湘学派以外,就没有什么湖湘文化了。

  近人研究湖湘文化,一方面大谈湖湘文化在近代如何辉煌,一方面又认为湖湘文化的起始年代最早不超过唐宋,好像湖湘文化是一种自古都非常落后,却突然在近代辉煌起来的文化。

  其实湖湘文化并非是唐宋时期湖南有了儒家的“湖湘学派”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我们不能只把儒家的文化、名人的文化当作文化,只把有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当作文化,而忽视劳动人民的文化、无名氏的文化。大量的无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湖湘文化的构成部分。

  和平哲学:在农业时代,草原民族主要是游牧文化,农耕民族主要是种植文化,游牧民族用“鞭子加食物”的方法驯化动物,因而发展成了由征服动物到征服他人的战争文化。稻作民族为了水稻丰收,需要有和平的环境去发展生产力。因而形成了“爱好和平”、“讲信修睦”等和平哲学,湖南是人类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和平哲学的发源地。和平哲学对中国的哲学理念,中国的政治思想影响极其深远。它是中国“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政治家“以仁治国”的理论核心。

  开放思想:湖南的农耕文化发源于一万年以前,到了八九千年以前,就已在洞庭湖周边地区生根结果,到了六七千年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内外广大的土地上了。尹检顺《湘鄂两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说:根据何介钧先生研究,汤家岗时期,“同样风格的白陶见之于沅水中上游、珠江三角洲、陕西汉中龙岗寺、浙江桐乡罗家角。洞庭湖应是发源地和传播中心”。同时指出:洞庭湖文化的传播路线大概有四条:“一是向北越过长江天险经由同时期的朝天嘴文化传播至汉水流域,最终达到今陕西汉中地区;二是往东沿长江干流,传播到长江下游的湖北黄梅塞墩到浙江桐乡罗家角一线;三是通过沅水高庙文化经由西江传入成陆不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四是经由大塘文化(长沙)为中介,经湘江入北江到达岭南的广东石峡等地区。”其实经湘江入北江到达岭南的广州后,就可以起锚驶向海外各国了。通过沅水还可以从贵州到云南,经缅甸远播到东南亚、印度、两河流域与埃及等地。如果湖南人的思想封闭保守,没有开放型的思想,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文学作品:在湖南长沙距今7000年前的大塘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比较大的祀神陶罐,上面刻画了许多抽象符号,如果从上而下“读”,就会发现这些符号是可以“读”出含义来的。其大意是:在大江(湘江)边上,有一座“干栏式建筑”构成的农耕聚落,这里的丛林茂密,禾浪层层,人们按照花开花落的规律从事农耕生产,引来了艳阳高照,凤凰来仪的好日子……这堪称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

  湖湘大地上的考古发现,往往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品质上最精良的、艺术上最美的、数量上最多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拘泥于陈说,不敢面对现实,要大胆写出“湖湘文化是中国之最”这一类的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湖湘文化源
湘乡历史简史湘乡的历史变迁湘乡居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自西向东贯穿县境中部。湘乡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晚期(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这富饶的土地《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湘乡正值衡阳之北,则湘乡在九州中属荆州。商日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湘为楚之南境,则湘乡属楚国。秦置连道县属长沙郡,即今湘乡、双峰、涟源一带。汉初连道属长沙王国,后析为二:一为连道(原湘乡西隅,现双峰、涟源的大部份),一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县西。按《元和郡县志》:湘乡本汉初湘南县地。《汉书·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始见于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乡侯”是爵位。(汉设侯爵封赏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乡侯、亭侯为其较小者。)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县治即设于今日之县城。三国时,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与吴分荆州,以零陵、武陵归蜀,《蜀志》载蒋琬零陵...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上)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湖南在唐末五代时曾由马殷建立楚国割据50余年,这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应该说为湖南的区域性开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到北宋统一后,由于党项、辽、金和蒙古族的相继南侵,迫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将重心移向南方。南移的枢纽虽在江浙,但湖南间接地通过江西得到相应的带动。原来北宋都汴京,江西与之相隔较近。南宋都杭,距江西更近。江西又是连结岭南的主要通道,这就使得江西成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湖南距江浙虽远,但南宋时国界线南移,湖北的武昌、襄阳及沿江要地都成了边防重镇,湖南遂成了边防重镇的腹地之一,地位较之北宋时反而更为重要了。江西带动湖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向湖南输出移民。湖南在五代以前的移民重要来自北方中原一带。五代以后便主要来自东边的江西。江西向湖南输出移民从两宋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据统计,迁入湖南的移民其来源多达...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下)
有的学者总结合比较湖湘学派在理论上的特点有三:一是以性为太极,居于理之上,与程朱派以理为最高理论范畴不同;二是主张性无善恶,天理人欲同体异用,修正了程氏的性善情恶之说;三是强调践履和经世。湖湘学派在理论上较之程颐、朱熹认为性即理,理先气后,虽同属唯心主义宇宙观,但在逻辑上不如程、朱的严密,也更带主观色彩。他们的精义在后两者。但在强调经世方面,又不及浙东学派的鲜明。故张栻逝世后,其弟子或投闽派朱熹门下,或投浙派陈傅良门下,坚持其说的不多,这是与他们学说的弱点分不开的。不过,胡、张之说的后两者,实比程、朱之说通脱,后来凡不太迂拘的理学家,不管其是否研究过他们的书,信奉他们的学说,实际上都不得不或多或少遵循他们的轨辙,后世湖湘学者中的多数人正是继承的这个传统。宋代,湖南除出现湖湘学派,理学上在全国有自己的特色外,在经学、史学、地学、文学艺术、医学及考据学等方面也都有非凡的建树。宋代湖南著名的经学...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中)
两宋时期也是湖湘地方文化在全国形成自己特色的时期,这就是该时期湖南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学中的重要学派--湖湘学派。其实理学也是由湖南人开创的。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是北宋湖南营道(今道县)人,他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规模。不过周敦颐的主要活动和归宿都不在湖南而在江西,他对于本土地影响也不大。而把他所开创的理学传到湖南并创立湖湘学派的却是南宋时从福建迁居湖南的胡安国与胡宏父子俩。故有人认为湖湘文化的形成是假借了异地的力量,这反映湖南地区本身在创造文化方面还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胡安国是福建崇安人,曾提举湖南学事。南宋初转徙荆楚,后在南岳紫云峰下结庐隐居著书立说,所著《春秋传》和编辑《二程文集》是湖湘学派重要的理论基石。其子胡宏曾拜理学家杨时和侯仲良为师,但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胡安国的理学思想。胡宏在南岳衡山讲学20余年,著有《知言》与《五峰集》等。清代学者全祖望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