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在哪里?(历代湖南辖区)(三)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4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在哪里?(历代湖南辖区)(三),元元行行省制,湖南绝大部分地区属湖广行省,小部分隶于四川行省。湖广行省,始设于至

元行行省制,湖南绝大部分地区属湖广行省,小部分隶于四川行省。湖广行省,始设于至元十一年,治鄂州,十四年改治潭州,十八年,复迁州。湖广行省分置江南湖北道、岭北湖南道、岭南广西道、海北海南道。其下辖30路、13直隶州、3直隶府、15安抚司、3军。计属府3、属州17、属县150,番民总管1。地域包括现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各省。湖南地区分隶江南湖北道和岭北湖南道。共置有14趼贰?条直隶州,计47县、12州,在“诸溪峒”则另设土司。

湖南属湖广省。省下改路为府,府领州、县,部分州直隶布政司,也领县。湖南地区有7府、8州、56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设土司。7府为岳州府、常德府、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辰州府。8州为澧州、茶陵州、桂阳州、道州、武冈州、沅州、郴州、靖州。56县中,有平江、慈利、桃源、龙阳、湘阴、湘潭、浏阳、醴陵、益阳、湘乡、攸、耒阳、常宁13县,元为州,明降为县;新置的有:嘉禾;新田;城步,共计3县。其余均为元故县。元故县,明省并的有:澧阳、新城、平阳、营道、永平、卢阳。此外,湖南是明分封藩王的主要地区,共达51人之多。其中有英宗第七子就藩长沙的吉简王见浚、宪宗第十三子就藩常德的荣庄王枢、神宗第七子就藩衡州的桂端王常瀛。从地域看,先后开府于武冈州的共11个藩王;封于湘南、湘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清初承袭明朝制度,湖南属湖广总督和湖广布政使司,总督、布政使均驻武昌。康熙三年,分湖广右布政使驻长沙,同年,移偏沅巡抚驻长沙,为湖南建省之始。雍正元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次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湖南正式成为中国本部18行省之一。省以下沿袭明府、县建置,府上增设道一级,便形成道、府、县的行政体制。雍正七年置永顺府,升原岳州府属澧州为直隶州。雍正十年升原衡州府属桂阳州为直隶州,均直隶布政使司。乾隆元年升原辰州府属沅州为府。嘉庆二年升原辰州府属乾州、凤凰、永绥3厅为特别行政区。嘉庆二十二年析沅州府芷江县地置晃州直隶厅。至近代,光绪二十一年,又割华容、巴陵、安乡、武陵等6县地,增设南洲直隶厅。到此,清代湖南行政区划基本固定下来。全省计分4道、9府、4直隶州、5直隶厅、67县。

民  国

民国三年,湖南废府、厅、州建置,县级厅、州亦均降为县,仅保留道一级,将清朝的长宝、岳常澧、衡永郴桂、辰沅永靖4道,依次改名为湘江、武陵、衡阳、辰沅4道,所辖地不变,形成省、道、县3级建置。民国五年又撤武陵道,所属15县中,11县划归湘江道,4县划归辰沅道。当时全省分为3道75县。民国十一年,湖南道一级撤废,仅存省、县两级。二十二年析县置长沙直辖市。二十四年设立湘西行政督察区。二十七年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三十二年析衡阳县置衡阳直辖市。民国初年的75县中,裁并或改名的有27县。民国十七年,析零陵、宁远、祁阳等6县部分地置阳明县,民国二十年,改为阳明特别区,但不久又撤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在哪里?(历代湖南辖区)(二)
东晋湖南基本上仍属荆州之城。设有10郡。其中天门、武陵、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等8郡为西晋故郡。南平、临贺2郡仍错入。另置安置北方流民的南义阳侨郡1,辖厥西、平氏侨县2,均在今安乡县地。永和中,析零陵郡置营阳郡,治营浦;陶侃任荆州刺史时,又分郴县立平阳郡,治平阳。郡下共辖59县中,57县为西晋故县。其中,改武冈为武刚,改刘阳为济阳。建置异动为:省镡成并入舞阳,省丞阳并入重安,省便县并入郴县,省新平入新宁,省利阳并入耒阳;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析郴县立平阳县。南朝*宋湖南境内共11郡,另有临庆郡、南平郡错入,共60县。宋初分荆州立湘州,后废立无常。至孝武建元年又复立。同时,析荆、湘、江三州置郑州。湖南各郡县分隶于荆州、湘州、郢州。11郡中,武陵、长沙、衡阳、桂阳、零陵、平阳、营阳、湘东、邵陵等10郡为东晋故郡。另分长沙郡置巴陵郡,治巴陵。所辖60县中,58县为东晋故县,新置湘阴县、...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在哪里?(历代湖南辖区)(一)
先秦夏、商、西周时期,湖南属《禹贡》九州的荆州之城,大体仍处于“蛮夷”所居的“荒服”之列。虽中原王朝势力不断进入,但三代都没有在湖南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在这1000多年里,从湖南先民的主体部分看,始终都处于原始氏族制度的缓慢解体阶段。西周到春秋之际,兴起于汉水流域的楚国已把触角伸入湖南,但在整个春秋时期,楚人的势力都较弱,未能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主要是依靠军队在交通要道上设置军事据点进行统治。如在湘江下游建罗子国城,在长沙、益阳、常德、澧县到郢都的交通线上建石门古故城等。同时,楚人还在湖湘地区建立由移民组成的附庸国,并通过这些附庸国来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统治。秦秦昭王二十七年,派司马错发兵伐楚,攻占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设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其辖地大于楚黔中郡地,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分,川东、鄂西以及桂部分地区。中心在沅水下游。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初设楚郡,后又析黔中以南长沙乡置长...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三)
蒙元建制,分天下民为四等,而以“南人”为最下,故非仅湖广,自江而南,并皆丧气矣!天下既是蒙古人、色目人的天下,比北方的汉人等而下之的所谓“南人”,自然是万马齐喑了。至元末战乱,湖南又大伤元气,不过洪武年间开始的大规模移民却给湖南注入了新鲜血液,近代湖南出的人物,就有不少是这些移民的后裔。但明代的湖南,粮食虽自给有余了,人文却甚少可称,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出什么人才。明中叶的大学士李东阳,虽是湖南人,但却是从小在京师长大的。明末清初,湖南出了一位大思想家王夫之,此人一代大儒,于湖南之人文可谓影响深远。同时黄宗羲、顾炎武,三人皆明遗臣,明亡时又都参与了抗清活动,拿我党的话说,乃是“历史反革命”,而王夫之更是其中的“顽固分子”。《清史稿》称其“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愧黄、顾两君子。然诸人肥遯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窜身瑶峒,...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纵横中国与地灵湖南(三)
那么后来由于这种农业社会的发达,它就需要这种码头来运货集散物质,因此在所谓的下湘江,也就是我们蒸湘,就从衡阳开始往下,就出现了几个大码头,首先衡阳,然后湘潭,然后株洲,然后长沙,下到洞庭湖去以后,再岳阳,这几个大码头,成为物质集散地工商重镇,到现在也就成为湖南经济人口最多的四大城市,所以它是一条流金的河,是湖南流金的河,是这个意义.郑焱: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正是因为由这些码头,把大量的湖南的这些资源,运输出去,换取了财富,这些钱财回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工业化的信息,这些码头,这些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集散中心,同样呢它也是成为了,当哪一个社会比较奋进的比较文明的比较现代的那些信息,也集中又回到了这些城市,所以这些地方的工业相对地说它也就比较发达.话题三:神山--衡山主持人:走在湖南街上,您会看到这八个字,人文湘楚山水湖南。刚刚我们看完了江,也谈完了湖,接下来我带您去拜访一座山,就是...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湘军历史探源说(三)
湘军发祥地崀山湘军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湘军发祥是崀山,楚勇的出现跟崀山紧密相连。文化熏陶。两宋以后,湖南成为理学之邦,理学思想逐渐成为湖湘士人的基本信念。特别是嘉道之际兴起的湖湘学风,成为培养湖南经世派士人群体的文化机制。邵阳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宋治平四年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权知邵州,改建学宫,兴教化民。周敦颐曾游学崀山,并于新宁崀山的夫夷江畔巨岩上手书“万古堤防”四个大字,据说就在“万古堤防”下面的“莲潭”边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爱莲说》。江忠源、刘长佑都是岳麓书院的学子,深受“湖湘文化”熏陶:崇奉理学,重视经世之学。江中源是道光十七年举人,尤敦儒崇道,亢爽尚义,有一股封建士大夫殉道精神,立志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尽忠效力。时代背景。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各省在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发展迅速,北方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湖南是北方和东南沿海往来的必经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