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君山酒香山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3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君山酒香山,   君山岛上有座小山,叫酒香山,山上长着一种藤,叫酒香藤。这种藤开黄花,开花的

    君山岛上有座小山,叫酒香山,山上长着一种藤,叫酒香藤。这种藤开黄花,开花的时候散发出一股酒香味。传说用这种藤加柳毅井的水酿的酒,吃了长生不老。

    汉武帝登基以后,只想长生不老,永坐天下。他不只请了好多术士为他炼长生丹,还专门派了一个叫栾巴的大臣到处替他访求仙酒。栾巴坐着船过了洞庭,来到君山上,听说这座山的青藤可以酿长生不老的仙酒,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沐浴戒斋,拜了一仙白鹤道人为他酿酒。不久,仙酒酿成了栾巴兴冲冲地带回京去复旨。

    汉武帝身边有个有名的谋臣,叫东方朔。他听说栾巴从君山请来了仙酒,心里好奇,不晓得仙酒是什么样子。于是他乘左右无人,偷偷地打开坛盖去看。坛子一开,一股清香味直冲鼻子,逗得东方朔口里涎水流,心里象猫抓,忍不住拿了个杯子,舀了一点尝一尝。这一尝不打紧,越吃越想吃,等栾马来取酒的时候,一坛仙酒早已经被东方朔吃了个精光。

    这一下,汉武帝可发了大脾气,马上要人把东方朔推出去杀头。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对皇帝说:“陛下,如果这酒真的是长生不老的仙酒,那么我早已成仙了,你怎么杀得死我呢?要是你能把我杀死,那么这酒就不是仙酒,把我杀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汉武帝低下头去想了一想,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就把东方朔放了。

    后来,人们在栾巴求仙酒的地方,修了个亭子,叫酒香亭。这座小山呢,也就被人叫作酒香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洞庭湖七十二仙造君山
很古很古的时候,洞庭湖里住着七十二个仙螺姑娘,她们修炼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个个都变得比月宫里头的嫦娥还漂亮。有一年,正当稻谷金黄,丰收在望的时候,突然下了三天三夜的瓢泼大雨,八百里洞庭涨水三丈。洪水冲溃堤垸,淹没房屋,把所有的男女老少,连同马、牛、猪、狗,全都冲到湖水里,淹死的淹死,叫喊的叫喊,真是惨极了!七十二位仙螺姑娘看了心痛。便咬紧牙关,忍住挖心掏肝一样的疼痛,把螺壳脱下来,变成七十二位天仙般美丽的姑娘,她们扯起风帆,奋战了七天七夜,救上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最后,终因疲劳过度,全部昏倒了。等到她们醒来的时候,洪水退了,风静了,浪也平了。七十二条大船连在一起,搁浅在湖中一个浅滩上。救上船的灾民,虽然死里逃生,得了一命,但已经饿得有气无力了。七十二位仙螺姑娘一商量,又对着大船一齐喊了声“变!”顷刻之间,湖面上出现了一座小岛,岛上有七十二个山峰,峰峰不同。七十二位仙螺姑娘,就一齐把自己青...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湖湘文化源
湘乡历史简史湘乡的历史变迁湘乡居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支流涟水自西向东贯穿县境中部。湘乡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晚期(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这富饶的土地《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湘乡正值衡阳之北,则湘乡在九州中属荆州。商日荆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湘为楚之南境,则湘乡属楚国。秦置连道县属长沙郡,即今湘乡、双峰、涟源一带。汉初连道属长沙王国,后析为二:一为连道(原湘乡西隅,现双峰、涟源的大部份),一为湖南,治所在今湘潭县西。按《元和郡县志》:湘乡本汉初湘南县地。《汉书·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始见于此。“湘”是指湘江沿岸而言,“乡侯”是爵位。(汉设侯爵封赏皇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乡侯、亭侯为其较小者。)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县治即设于今日之县城。三国时,建安二年(公元215年)蜀与吴分荆州,以零陵、武陵归蜀,《蜀志》载蒋琬零陵...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上)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湖南在唐末五代时曾由马殷建立楚国割据50余年,这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应该说为湖南的区域性开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到北宋统一后,由于党项、辽、金和蒙古族的相继南侵,迫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将重心移向南方。南移的枢纽虽在江浙,但湖南间接地通过江西得到相应的带动。原来北宋都汴京,江西与之相隔较近。南宋都杭,距江西更近。江西又是连结岭南的主要通道,这就使得江西成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湖南距江浙虽远,但南宋时国界线南移,湖北的武昌、襄阳及沿江要地都成了边防重镇,湖南遂成了边防重镇的腹地之一,地位较之北宋时反而更为重要了。江西带动湖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向湖南输出移民。湖南在五代以前的移民重要来自北方中原一带。五代以后便主要来自东边的江西。江西向湖南输出移民从两宋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据统计,迁入湖南的移民其来源多达...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下)
有的学者总结合比较湖湘学派在理论上的特点有三:一是以性为太极,居于理之上,与程朱派以理为最高理论范畴不同;二是主张性无善恶,天理人欲同体异用,修正了程氏的性善情恶之说;三是强调践履和经世。湖湘学派在理论上较之程颐、朱熹认为性即理,理先气后,虽同属唯心主义宇宙观,但在逻辑上不如程、朱的严密,也更带主观色彩。他们的精义在后两者。但在强调经世方面,又不及浙东学派的鲜明。故张栻逝世后,其弟子或投闽派朱熹门下,或投浙派陈傅良门下,坚持其说的不多,这是与他们学说的弱点分不开的。不过,胡、张之说的后两者,实比程、朱之说通脱,后来凡不太迂拘的理学家,不管其是否研究过他们的书,信奉他们的学说,实际上都不得不或多或少遵循他们的轨辙,后世湖湘学者中的多数人正是继承的这个传统。宋代,湖南除出现湖湘学派,理学上在全国有自己的特色外,在经学、史学、地学、文学艺术、医学及考据学等方面也都有非凡的建树。宋代湖南著名的经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