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寻找安化最后一支马帮(一)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4
转发:0
评论:0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寻找安化最后一支马帮(一),资水,古称益水,发源于广西资源(一说发源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界山黄马界)

  资水,古称益水,发源于广西资源(一说发源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界山黄马界),在益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就感觉而言,资水到今天也还保留了“巫楚之地”的些许灵气,而且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差异,其秀美风光已甚于“湘资沅澧”中的“老大”湘江了。安化位于资水中游。这个紧邻一片广阔水域的山区县,自秦至唐属益阳县地。宋神宗熙宁5年(公元1072年)始置安化县,沿用至今。据安化水利部门的人介绍,现在的县城东坪镇占据了资水100多米宽的河道,这使得资水原本奔涌不休的气势在此削减了不少(也带来了洪水隐患)。资水支流132条,安化县境内就有40多条。其中,有一条一级支流叫“麻溪”。我们两次进山往洞市乡高城村寻找安化的马帮,都是沿麻溪“溯水而上”。当地人说这是资江中水质最纯净的支流了。 

  洞市老街“沧桑史”  

  洞市乡,位于安化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通车,路况一般。 

  据说,在以前的中国地图上,湖南版块中可以没有“安化”,没有“东坪”地名,但一定会有“洞市”的地名。因为这里历来就是通往邵阳(原宝庆)、新化、溆浦的必经之路。  

  在历史上,洞市曾“商贾云集”,青石板街巷长达数千米,临街商号遍布。兴盛时期,麻溪河的竹排成百上千,蜿蜒数里。 

  如今,洞市老街早已被一条新型的集镇简易水泥路“拦腰斩断”,当年的鼎沸人声也已沉寂。  

  5月12日,我们在老街残剩的小巷中穿行。青石街面依旧。街口兀自矗立着一幢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家祠堂,已被弃用,祠堂门楣上的精美石雕和一些彩绘据说也早已毁于“文革”时期。  

  在老街深处,我们还发现了一家老字号商铺招牌——“德胜隆粮油□□”。商铺的主人姓贺,已故。贺的遗孀陈柳英今年82岁了。她告诉我们,商铺是民国时期她“17岁时帮着发家”建起来的。今天家道早已败落,商铺也变为居家所用,但里面1米多高的大柜台被保留下来,靠墙放着一个木制的“秤杆架”,仍装有大秤。  

  洞市历史上的商业盛况皆因其交通枢纽地位而致,所以现在它的“衰败”不算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洞市老街另一头的新集镇上,还有十几家至少是传了三代的,纯手工的“皮纸”(用于糊窗、做风筝及冥纸)造纸私人作坊。这可以算作当年的商业“余韵”吧。  

  现在的洞市乡划分为31个行政村。除了洞市本身保留了便利、良好的交通地位,全乡目前还有11个村子不通路。其中,高城、木羊、白马、方溪、安溪这5个村地处偏远深山,其交通、运输往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靠脚走肩挑,80年代初至今,这些车子进不来的山间羊肠道,便一直回响着清脆的马铃声。  

  山上“高城”,骏马嘶鸣之地  

  联环是距洞市老街最近的村庄。5公里。这也是洞市往大熊山方向车子能够开到的终点。再要进去,譬如去高城或方溪、木羊等村,就得翻山了。  

  算起来,高城村离联环,山路也就6里的样子,被两座尖尖的山隔了一下。联环在山下,高城在两座山之后的一个半山腰,海拔约600米左右。  

  高城这个村名,据说是希望成为“高山上的一个小城镇”。  

  后来我们发现,此地被大群参天古树环绕,100多户人家(500多人口,其中200多年轻人在外打工),清一色的廊柱木屋,屋前小桥流水,家家以石板路上下贯连。村里通电,有3间小杂货铺,5部电话,甚至在某些山坡上能够搜寻到移动电信网络。村中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再加上一个77岁、会拉二胡唱《十二月想郎》、《玉梅英》等安化老调的盲人陈耀云及偶尔在河滩上独自引颈嘶鸣的骏马,苍茫山色间,还真有点世外田园、自得其乐的味道。  

  突然像置身古代江湖  

  我们是在5月11日黄昏骑马上的高城。  

  三匹马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从高城村马帮队雇来的。其中有一匹特别漂亮、干净的棕色马驹,配着垫有厚絮的马鞍。它的主人叫陈代国。  

  陈说,马驹三岁了。从贵州买来(洞市马帮的马基本都是到贵州去买)。典型的南方品种,不算高头大马,但身形俊朗。不到一岁时买下来的,当时花了700元。现在有人出2500元想买它,陈不肯。陈说这匹马特别听话。跟他有了感情。  

  翻山到高城村,一半有坡度的石板路,一半六七十公分宽的羊肠土路,左靠山,右临峡谷,还有两个几近四五十度的陡坡。  

  我骑着棕色马驹,生平第一次走在又窄又高的山道上,心里很紧张,但出于对马一种无由而强烈的信任,一声不吭。小马驹也不做声。低头上坡下坡,放弃光滑石阶,马蹄一次又一次稳稳地落在靠峡谷的泥路边缘。到平坦的土路上,马驹自然地放慢脚步,脖子上铃铛晃动。当时斜阳从树影里透过来,让人突然像置身于古代的江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寻找安化最后一支马帮(二)
静静站着,睁着眼“睡觉”陈代国说,高城村现在有31匹马,养得最久的有一二十年了。主要用途是驮运货物———将大山里的木材、药材运到有车的联环,从联环运回化肥、日用品等。陈家里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所有的商品都是马背上运回。这些马一般能驮到150公斤。像从联环到高城这样的距离(3公里山路),需要走40分钟,马帮按4元50公斤的价格收取运费。如果是往返于联环、大熊山林场(新化境内),有50多里崎岖山路,起码要走10多个小时,费用就高些。陈代国是高城村惟一一个有两匹马的人。听说他人很厚道,家里又装了电话,“生意”自然比别人兴隆。陈说,他的两匹马一个月可以挣到1000元左右。高城村没有兽医。陈代国说马帮的历史也有二十来年了,大家养马都有了经验,马儿有点什么病痛,都会看。不过,高城村,也包括整个洞市的马帮是清一色的“单身马”,不使用母马,也不买母马来繁衍后代。而且,这里的马帮更多时候是零散“出行”,闲在家...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寻找湖湘文化之源
对“傩文化”三个字,人们也许并不感到陌生。但“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傩文化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的发祥地在哪,它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如何?在傩文化专家林河的书房里听这位75岁的“奇人”侃傩文化,是件十分惬意的事。书房窗子两侧是两长溜“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里面密密摆满了书。进门的左侧墙上,挂着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的书法。正文是: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上款是:“林河先生大方家法教”,“方家”还嫌分量不够,前面还要加个“大”字,可见张仃对林河的看重。张仃是海内外知名的大画家。不光画家看重林河,音乐家谭盾也是林河的忠实读者,看了林河的书就要。林河将自己51万字的专著《中华文明基因初探———中国巫傩史》送给谭盾,谭盾高兴得不得了,特意拿着书和林河照了好几张像,还打破砂锅问到底向林河请教青铜器上的花纹在傩文化中是什么含义。林河的居室里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傩面具,颇有些神秘色彩。谈起和“傩”结缘,林河幽...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溯源:探究“三湘”之说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二是主...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傩文化:湖湘文化源(一)
傩文化:湖湘文化之源对“傩文化”三个字,人们也许并不感到陌生。但“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傩文化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的发祥地在哪,它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如何?在傩文化专家林河的书房里听这位75岁的“奇人”侃傩文化,是件十分惬意的事。书房窗子两侧是两长溜“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里面密密摆满了书。进门的左侧墙上,挂着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的书法。正文是: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上款是:“林河先生大方家法教”,“方家”还嫌分量不够,前面还要加个“大”字,可见张仃对林河的看重。张仃是海内外知名的大画家。不光画家看重林河,音乐家谭盾也是林河的忠实读者,看了林河的书就要。林河将自己51万字的专著《中华文明基因初探———中国巫傩史》送给谭盾,谭盾高兴得不得了,特意拿着书和林河照了好几张像,还打破砂锅问到底向林河请教青铜器上的花纹在傩文化中是什么含义。林河的居室里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傩面具,颇有些神秘色彩。谈起...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紫岩书院与湖湘文化(一)
绵竹位于川西,隶属四川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南临德阳,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东北与安县接壤,西北与阿坝州相连.有关史学专家考证,九顶山乃“古蜀人的神山”,是我国羯羌文化的发祥地,同时还是我国早期道教发源地之一。该市境内的九顶山景区是进入世界级景区“九寨黄龙”最捷近黄金走廊(绵茂公路)上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这所书院的前身是南宋“中兴贤相”抗金名将张浚的读书地。其旧址最早是在绵竹城北二十里地的紫云岩,即现在九龙山悟影堂。这里黛崖翠嶂,环境幽邃,也是张浚的儿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南轩先生张栻的故居。张浚死后,为了追念这位勤政爱民的丞相,光禄大夫赵世延捐俸在这里修建书院,由于张浚自号紫岩先生,竣工后朝延就下诏赐名为“紫岩书院”。紫岩书院位于绵竹市区城东,始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其规模之宏大,为蜀川前所未有。绵竹人引以为骄傲的戊戌变法六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