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东湖“民俗大餐”有看点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4
转发:0
评论:0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东湖“民俗大餐”有看点,    看点之一:大型比兹卡民俗巡游表演气势磅礴,包括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比兹卡婚

    看点之一:大型比兹卡民俗巡游表演气势磅礴,包括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比兹卡婚嫁民俗巡游,表现土家人民丰收喜悦心情的地滚龙、巴山舞巡游,表现自娱自乐的欢乐场景的毛古斯巡游等。

    看点之二:比兹卡民俗表演团将把神奇独特的巴土文化遗存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包括长阳 山    歌、摆手舞、傩面舞等表演,男游客还可参与根据土家古老婚俗改编的娱乐活动找“莫比”(即新郎),做回土家“新郎”。

  看点之三:淮阳民俗艺术团在此献技,表演高跷、肘胳、抬胳、竹马、旱船、龙灯、舞狮、摔跤、斗鸡、抬花轿、豫剧等一项项淮阳人拿手的民间绝活。

  看点之四:活动现场云集了中国知名民间艺术大师30余人,现场献艺并展示其艺术作品,包括声名显赫的民间艺人———“江城八怪”。

  看点之五:活动现场设有2000余条灯谜,猜中者有精美奖品,同时孩子们还可在动画城堡中体会童话新年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春节期间东湖有民俗表演
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的每天上午、下午,清江流域的比兹卡民俗表演艺术团、“江城八怪”等在内的几十名民间艺术家在东湖听涛景区梨园大门-长天楼-人民餐厅沿线巡演献艺,并在长天楼前表演具有土家特色民俗节目毛古斯舞、三棒鼓等。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沔阳民俗剪纸
仙桃市,旧称沔阳,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48万。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夏、商、周为荆州域,春秋、战国属楚,粱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建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沔阳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更为醒目。其民俗剪纸可分为婚俗、丧俗、服饰、宅居装饰、岁时节令五类。1、婚俗剪纸自古人生重礼仪,对婚俗尤为重视。结婚被人们视为“终身大事”,剪纸在其中应用也最为广泛。结婚时,男方要举行“告祖”仪式(俗称行大礼),向列祖列宗禀告,祈求祖上保佑。在大堂八仙桌上摆10碗荤菜,每碗菜上覆盖红双喜字剪纸,再插柏树枝于菜碗之中,意即:松柏长青,祝夫妻百(柏)年合好,家庭百事顺遂。堂屋正中墙壁上悬挂巨幅夺目的鲜红双喜字,配以寓意吉祥...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楚地民俗“腊八”
我国传统节令中的“腊八节”,《荆楚岁时记》上对于这一节令习俗的记载,除了“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并分享用大米、红枣、薏仁、莲子等保健食品熬成的腊八粥等之外,还有许多为前代典籍所确认的崇信及文化民俗活动。比如:“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以其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称著于世,但他另有一部《五经异义》,也极具学术价值,但据说已经亡佚。清季有人设法从其它典籍的转述摘录中,辑录出了一些极为珍贵的片断。比如,对于“灶神”,许慎就在《五经异义》中说:“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许慎是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出生在公元58年,活了将近90岁。他的家乡在先秦时期位于楚地边沿。所以对荆楚民俗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据他考证:灶神就是楚人的先祖祝融,他的世俗姓名叫苏吉利,还有个老婆王氏。汉朝时期,就有个叫阴子方的人...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针线绘就乡土民俗
绝苏绣温文尔雅,湘绣清新淡丽,汉绣则以粗犷浓艳而独树一帜。昨日,在汉绣传人任本荣家中,他说起刺绣艺术如数家珍。任本荣的家中挂满汉绣作品。他说,与其它绣品不同,汉绣讲究实绣,每一幅作品都通过一针一线工整绣成,题材则以民俗为主,乡土气味浓郁。流连在色彩艳丽的汉绣作品间,仿佛置身于花团锦簇的大花园。一幅绣于光滑红缎上的“寿”字,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对“白头翁”在枝头翩翩起舞,富贵绵长之意蕴于其中,体现了“字中有画”的独特韵味,展现出书法和美术的完美结合。任本荣说,汉绣作品一般常用的针法有数十种。为保住这一传统艺术,任本荣历时8年,整理出了2000余种汉绣图案。而且,年逾古稀的他虽已没有精力将这些绝世绣品一一绣成,但他收了几个徒弟,以期汉绣绝活一直流传下去。
· 荆楚文化—荆风楚俗—荆缎
荆缎,亦称荆绵,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的丝织物,它通常以经纬纱按一定的结构方式提花织成,表面平整,富有光泽,是一种高档的服装面料。荆楚大地出产绵缎织物,其历史最早可前溯至公元300年之前的战国时期,1982年出土于马山一号墓的战国丝绸中,即有以提花、抛棱为织造手段的古代锦缎。到了元、明之际,荆州一带的荆缎作坊便已相当普及,清朝咸、同年间,荆缎生产作坊进入全盛时期,荆州城内惠城街的张全盛机坊,其经营规模之大,工艺水平之高,居同业之首。著名的荆缎业提花匠人张祖禹,就是在这家机坊从15岁学徒开始而成为声冠荆楚、名播海外的一代巧匠的,由他改进织造的八团花缎、八枚缎、牡丹桌围等荆缎,一直是清廷王公贵族和西洋富商所热心追逐的抢手货。在1920年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荣获第三名的荆缎制品上,就有张祖禹为之付出的巨大心血。荆缎质地丰厚,花纹精致,外观瑰丽,色泽光鲜,在清代即被列为贡品大量进奉朝廷。民国初年,荆州一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