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楚庄王重才用贤思想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9
转发:0
评论:0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楚庄王重才用贤思想,    楚庄王发展了鬻熊的“敬士”思想,把楚国的一些贤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实现

    楚庄王发展了鬻熊的“敬士”思想,把楚国的一些贤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实现了春秋霸业,功垂千秋,成为楚国历史上第一人。

    楚庄王的重才用贤思想,通过他的具体实践,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大智若愚,观察人才。“一鸣惊人”的史事是人所共知的。他少年继位,权臣弄柄,形同傀儡。他希望能在多难中兴邦,却辨不出忠臣良士,就在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外表下,冷静观察,寻求物色,终于发现了苏从、伍参等一批忠贞国士。

    (二)统一标准,推举人才。《左伟》宣十二年,晋名将士会评价楚庄王说:“他举用人才,是在同姓中选亲族之贤者,于异姓中选故旧之贤者。标准是举有贤德者,赏有功劳者,照顾老臣,慰劳客臣……都符合敬士之礼。”可见庄王选才是以德(道德人品)、劳(实绩)为唯一的标准,同时在“惠老”、“施客”的尊老礼贤之意中,寓有类似于“顾问“与“人才引进”的某种内容。

    史载:楚庄王启用直言进谏的士庆为卿相,他的近臣中庶子跪泣而请:“臣服侍大王十三年,出则为导,入则为卫,今启用士庆而不提拔小臣,小臣不知有何过。”庄王说:“你只向我献出一片爱心,士庆是向楚献出一片忠心。你经常对我嘘寒问暖,但内不及国家、外不及诸侯;士庆却以国事为重,匡正我的过失。所以你还不具备卿相的品德,可以富而不可以贵。”

    (三)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在边塞四方烽火、国内严重饥荒的时刻,楚庄王特别重用反对迁都避敌,主张主动进攻的蒍贾,并任他为司马。在庄王亲政三年之后,就与蒍贾进军中原,开启霸图。棐林之战,蒍贾力克晋卿赵盾所率的五军联军,并俘其大将解扬。威震中原。

    随后,庄王又拔孙叔敖(蒍贾之子)于草莽之中,授以令尹之职。孙叔敖是与前令尹子文齐名的贤相。庄王对他极为信任。甚至对孙叔敖对他的“顶撞”也完全宽容,这就使得孙叔敖得以放开手足大展经纶,在内政、外事、文治、武功方面都开创了楚国英雄的时代。

    (四)不拘一格,擢拔人才。“优孟衣冠”,流传今古。优孟,是楚庄王时宫廷中的一位表演滑稽的奴隶,地位是低贱的。这位侏儒在表演时寓才识于嬉笑怒骂之中,以进谏庄王,一次是批评楚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是“贱人而贵马”。使庄王发出“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之叹。二次是在表演《明主思贤臣》时,讽劝庄王奖励廉吏,惩治贪官。使庄王受到“生于忧勤,死于安乐”的启示。

    庄王不仅倚这位弄臣优孟为国士,还擢拔善射的养由基于卒伍之中,让他发挥了“一箭定社稷”的作用。

    庄王曾想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弄得“民怨沸腾”。有一位“草茅之人”冒死进谏,“逐解层台,而罢民役。”足见他是不计进谏者身份的。

    楚庄王时期之所以能人才辈出,显然与它的破格擢拔有关。

    (五)不耻下问,广揽人才。楚庄王虚心向人学习,他多次向一位擅长于钓鱼的隐士詹何求教。这位钓鱼能手以丝线芒钩、荆条饭粒从百仗深渊中钩起长度过于车的大鱼。他向庄王从钩道讲到治国之道,从垂钓时的“一心在鱼,轻重得宜”到治国的“用心专而动手均,则天下可以任意操纵。”庄王甚受启迪,他的一生,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国事,心无旁鹜。

    庄王还请詹何为他讲治国之道。詹何告诉他“治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四者同位而异体。”楚庄王对于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奉为座名铭,他严格要求自己、解剖自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在成功与胜利时,能反躬自省,检讨过失。

    庄王还曾经向隐士北郭先生求教。

    他乐于向朝野求教,吸收别人的智慧,倾听他人的见解,表现出一种泰山不弃土壤、河海不捐细流的精神与气度。所以尽管在那种信息闭塞,思维迟缓的历史年代,他却能耳聪目明,胆识见解都具有超前意识。

    (六)自律自省、激励人才。勿责于人,反求于已,这是楚庄王人才思想的精华与特色。

    据《渚宫旧事》载:楚庄王见天不现妖(无水旱之灾),地不出孽(无崩震之祸),就祷告于山川说:“上天不要忘记我这个寡德的人,应给予警示。”这和古往今来的那些自诩神圣,妄夸英明,文过饰非,好大喜功的王侯相比,何啻霄壤?

    庄王十分倚重其弟子重,在晋楚邲地之役中,庄王发现他有“三言不当。”潘党也是庄王的重臣,他主张“收晋师以为京观”,也是缺乏真知灼见的。庄王当时可能对他们的“庸人之见”感到失望,就批评潘党说:“这是你不能理解的。”然而庄王终究采取了严于责已的态度,他在班师途中,驻跸申地,反躬自省,日中不食。他说:“我听说贤德之君有贤才相辅就可以称王,中德之君有良臣相佐就可以称霸,要是德才平庸之君,其臣下的才智又不及他,他就会自以为是,直至国破身亡。我是德才平庸,而潘党等也是坐井观天,看来我将要成为亡国君了。”他自责说:“任何时代都有圣人,任何国家都有贤才。贤才就不愿为我所用。这次虽然打了胜仗,而楚国的前途是暗淡的。”他的这种反求于已的品质,感染了群臣,更激励了子重与潘党。就是这个“三言不当”的子重,后来显示了非凡的才智,在庄王时,担任了八年令尹,后又受命托孤,辅少主共王,任了二十年令尹,使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重大的突破,成为楚国历史名臣之一。也就是这个“鼠目寸光”的潘党,在鄢陵之役,勇冠三军,一箭射穿了七层铠甲。当楚共王在战场上因惊恐而堕于车下不起,临阵失体时,潘党等就用脚踢他,使他感到臣下无礼,就怒而奋体,潘党乘势扶他上车,让他继续指挥作战。潘党的这种勇与智,显然是在庄王的自责的激励之下升华的。

    楚庄王的不归功于已,不诿过于臣,对群臣起了示范作用。楚史称:晋伐楚,三舍不止,庄王引咎自责,群臣亦引罪自责。君臣都进行自我批评,就能竭忠尽智,矢勤矢勇,共同献身于楚国的发展与壮大。正因如此,所以楚庄王时期的人才之众,品位之高,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荀悦文化思想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荀淑之孙,荀俭之子。荀悦十二岁便能讲解《春秋》。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写成《汉纪》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荀悦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著有《崇德》。法律思想(一)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他认为制定法制、实行教化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政之大经,法、教而已"。主张教与刑,都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如果开始就规定出繁杂的礼仪,人民难以实行,反而招人厌恶,...
·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兵家必争襄阳
图为襄阳城襄阳城雄踞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襄阳城雄踞于汉水之南,与盘峙江北的樊城隔江相望。整个城区微呈方形,城池高大壮观,古朴多姿。它的北面有滔滔汉水作天堑,南面和西南有岘山、真武诸山作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为汉水之锁钥,江汉之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有“铁打的襄阳”之说。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上有城楼箭垛,蔚为壮观。与城楼亭阁相...
·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有感楚文化
原来一直觉得北方的的历史文化似乎比南方的要悠久些、璀灿些,甚至认为楚文化无足轻重。直至在看了许多有关楚文化的书籍后才了解到楚学原来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在世界文化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心中不禁对我们的楚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今天在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过湖北省博物馆后愈发感触万千。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其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可在学术界及中国古代文化里,却一直有着重北轻南、重河轻江、重黄轻、重龙轻凤、重儒轻道的思想。也就是重视北方文化轻南方文化,重黄河轻长江,重北方的始祖黄帝轻南方始祖炎帝,重北方的象征物“龙”而轻南方的象征物“凤”,学术上重北方的儒家轻南方的道家。可细数起来,我们楚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文化不可不了解楚文化,要全面认识世界古代文化也不可不了解楚文化。今天在省博里见到了曾候乙墓葬里的随葬品,尽管这些楚艺术...
·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屈原的“宗国情结”
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率很高的词语,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前后达六七年之久。不过那次讨论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大约是肯定的意见为主流,“爱国主义”仍是屈原头上的一顶桂冠。笔者亦曾是屈原“爱国主义”的赞同者,曾有多篇论文谈及屈原的“爱国主义”。不过现在重检旧文,查找相关资料,忆及当时的那场争辩,进行深入思索,颇觉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从屈原爱国的实际内涵看,泛泛地将屈原视为“爱国主义”缺乏学术上的准确性,而当年那些否定屈原“爱国主义”的先生们有破而无立,即若说以“爱国主义”作为屈原思想情感的价值评判并不恰当,那么是否有另一词语来表述更为合适呢?对此笔者略陈要点。首先,“爱国主义”是一个现代词语。将它分而析之,“爱国”是指对生养自己的祖国的忠诚热爱眷恋之情,这种炽热之情体现在对祖国的山川、风物、人民、文化等诸...
· 荆楚文化—思想言论—巴楚古老的文化
当前,区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两种区域文化交融而生成的“第三种”边缘区域文化(如巴楚文化)的研究不多见。文章认为,巴楚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但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对于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土家族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巴楚文化: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鄢维新内容提要当前,区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对两种区域文化交融而生成的“第三种”边缘区域文化(如巴楚文化)的研究不多见。文章认为,巴楚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但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对于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土家族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鄢维新,男,1958年生,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邮编430077。对于楚文化和巴文化也许人们并不陌生,但对于“巴楚文化”人们会觉得既眼熟却又十分陌生。因为就文化现象而言,它已存在了数千年,而就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它还只是一个刚刚问世不久、蹒跚而行的“稚童”。所以,对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