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李百药.郢城怀古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7
转发:0
评论:0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李百药.郢城怀古,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距江澳。

    方城款北门,滇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

    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洛。

    大蒐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圮属驰驱,时屯恣敲扑。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邱墟,风尘俄惨黩。

    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州壑迁,悲哉年祀倏。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郢城怀古

    唐·李伯药

    客心悲暮序1,登墉瞰平陆2。

    林泽?芊绵3,山川郁重复4。

    王公资设险5,名都拒江阝奥 6。

    方城次北门7,溟海穷南服8。

    长策挫吴豕9,雄图竞周鹿10。

    万乘重沮漳11,九鼎轻伊谷12。

    大?云梦掩13,壮观章华筑14。

    人世更盛衰15,吉凶良倚伏16。

    遽见邻交断17,仍睹贤臣逐18。

    南风忽不尽19,西师日侵蹙20。

    运圮属驰驱21,时屯恣敲扑22。

    莫救夷陵火23,无复秦庭哭24。

    鄢郢遂丘墟25,风尘俄惨黩26。

    狐兔时游戏27,霜露日沾沐28。

    钓者故池平29,神台尘宇覆。

    陈云埋夏首30,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31,悲哉年祀倏32。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作者介绍】李伯药(565-648),字重规,唐代定州安平(今河南省安平县)人,隋名臣李德林之子。隋时承袭父爵,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因为隋炀帝所喜,后仕于唐。贞观中,拜中书舍人,散骑常侍,迁太子右庶子。死后溢号“康”。李伯药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翰藻沈郁,尤长五言。他的诗通谷顺口,虽是樵童牧子亦能吟唱。曾著《北齐书》五十卷。《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简析】这是一道怀古诗。诗人从史的角度,把楚国上下400多年的历史用诗的语文表现出来,风格沉郁,气韵深沉,具有史诗般的气质。

    【注释】1客心:游客的心情,作者自谓;暮序:一年之末,指暮冬。2登墉:登上郢城故城墙;墉,垒土为墙,此处指郢城墙;瞰平陆:瞰,从高处往低看,即俯视;平陆:平野。3林泽:山林与水泽:(穴目):沉远貌;芊绵: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4郁重复:郁:结;重复:山重水复,此指山川纵横交错。5资:依靠,凭借;设险:设防。6名都:郢城;拒:抗,此处可作镇守解;江阝奥:水流弯曲处。7方城:春秋时楚国北面的长城,古为我国九塞之一。《左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次:迈,连接。8溟海:本为神话中的海,此泛指楚国南边的深海;穷南服:楚国疆域一直到达了当时中国极南的地区。9挫吴豕:这是骂吴国的话,语出《左传》:伍员率吴兵灭楚,入郢,大将申包胥乞秦师楚,七日哭于秦庭,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10竞周鹿:竞鹿,逐鹿,喻争夺天下。11.万乘:《孟子·梁惠王》:“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注:万乘,谓天子也;千乘,诸侯也。”这里指楚王。沮漳:沮水与漳水。12.九鼎:指东周,时其首都在洛水之阳。伊谷:伊水与谷水。13.大(艹鬼):古春猎为(艹鬼),天子出猎于春日为大(艹鬼)。云梦掩:楚国为古云梦七泽之地。这里指楚王出猎时声势浩大,旌旗蔽日,人马盖地。14.章华:即章华台,为楚王所筑。《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15.更:替换。16.吉凶良倚伏:《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祸相因而互倚。17.遽:急速,忽忙地。18.贤臣逐:指屈原两次被楚王放逐。19.南风:指楚国。楚国地处南方。20.西师:指秦国。秦国地处西方。日侵蹙:(秦)因侵略迫使(楚)国土日渐缩小。蹙:收缩。21.运圮:国运衰败。属驰驱:不断地辗转迁移。22.时屯:时事艰难。恣敲扑:恣,恣意、任意。敲扑,挞伐凌辱。23.夷陵火:夷陵,今宜昌,楚的陵墓在此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火烧夷陵。24.秦庭哭:见本诗注9。25.鄢郢:故址即今宜城南境内。《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故宜城,在县南九里。本楚鄢县,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蛮水灌鄢城,(扌丈)之,遂取鄢。”郢为楚都城。丘墟:废墟。26.俄:一会儿,很快。惨黩:昏暗貌。27.狐兔时游戏:狐狸与兔子时常出没在郢城的废墟上。28.沾沐:侵蚀。29.钓渚:楚庄王所筑的诸侯台,在纪南城东不远处。下句“神台”同。30.阵云埋夏首:阵云,浓云;夏首,夏水的上游。《汉书·地理志》:“夏水,首受江”,夏水在今江陵县境。31.舟壑迁:意谓沧海桑田,山水已非昔貌。32.年祀倏:指对楚的岁时祭祀,如今已倏然不复举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陆游.楚宫行
汉水方城一何壮,大路并驰车百辆。军书插羽拥修门,楚王正醉章华上。璇题藻井穷丹青,玉笙宝瑟声冥冥。忽闻命驾游七泽,万骑动地如雷霆。清晨射猎至中夜,苍兕元熊纷可藉。国中壮士力已殚,秦寇东来遣谁射?
·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李白与黄鹤楼
李白曾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更写下千古传诵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的蛇山,面临长江。登楼远眺,旖旎风光,一览无遗,所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黄鹤楼的得名,传说跟一个道士有关。有一个道士常来这一家酒家喝酒,因为老板不收他的钱,所以他临走时便在墙上画了一只会飞下来跳舞的黄鹤,从此酒家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再来到酒家,骑上鹤便飞走了。后来老板在这建了一座楼,称之为「黄鹤楼」。黄鹤楼相传在三国时候建成,后来成为文人登楼揽胜、吟诗作画的地方,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岳飞等曾先后来游览,咏诗作词。其中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更是脍炙人口之作。黄鹤楼曾经历多次焚毁和重建,现在的黄鹤楼是在1985年兴建的。楼内有黄鹤楼建成的历史、历史名人的画像、以及历代咏黄鹤楼的名句。黄鹤楼,是我国古代的名楼之一,它位于武昌西边的黄鹤矶头,背依蛇山,前瞰...
·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荆楚文化的产生与楚辞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荆楚部族的兴起楚,也称荆楚,春秋时代的这个国家为什么叫做“楚国”呢。“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荆”,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人日常离不了。于是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但是,构成楚民族主体的,却并不是江汉流域的土著,而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为始祖),这支部族迁移到江汉流域,不断地与周围的土著民族(九黎、三苗的后裔)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一支强盛的荆楚大族。荆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周朝初年,转投周王的荆楚族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春秋开始,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尤其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吞并了周边的许多小国,成为一方...
· 荆楚文化—楚诗词赋—黄鹤楼对联
闻名全国的古建筑黄鹤楼,建在武昌江边的黄鹄矶上,是古代文人骚客登临咏诗胜地。登楼眺望,远山近水一览无余。唐代诗人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被称为唐人七律之首。李白来此也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黄鹤楼在一八八四年被焚毁。现已重建。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 荆楚文化—荆楚溯源—楚国何时都郢
楚国最早的国都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后因与其他小国争夺汉中之地,从丹阳迁到郢。楚国何时迁都至郢,后世人们争执不休,大概有如下四种说法。其一,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O6)说。清人宋翔凤《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根据楚武王伐随、代郧的时间,断定迁都时间应在武王三十五年,也就是楚武王熊通大力向外开疆拓土,侵随并开始经营汉东之地时。此说显然在观念上过于陈旧,没有分辨“居丹阳”与“始部郢”的区别,实难信从。其二,楚武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初(前7O3一前699)之间说。石泉《楚都何时迁郢》一文,根据《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刘昭《读汉书补注》引《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苌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以及《水经注·沔水篇》“江陵城西北有纪南城。……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荒谷东岸有冶父城”的记载,推断出上述结论。可是此三条材料,均未直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