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武术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3
转发:0
评论:0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武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和攻防双重功能。由于晋商外出经商常在数千里外,经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和攻防双重功能。由于晋商外出经商常在数千里外,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险阻,甚至盗贼的袭击,因此晋南历来重视武术,并有不少人自己练就武术以强身和防卫盗贼袭击,甚至参加军事斗争抗击入侵海盗。如前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山陕盐商为抗击日本海盗入侵,曾选善射骁勇者 500名商兵防守扬州。隆庆元年(1567),江苏松江倭寇压境,山陕诸商骁勇者曾“协力御之”。清初,在苏州的山陕客商有善射者二三十八。明代泽州人工珂,“服贾远出,一日抵大江,夜,邻被劫,珂奋身往救,盗惊散”。清代忻州人卢英锐,贾于阿克苏,道光六年(1828)张格尔叛乱,喀城破,卢氏自绘地图,进谒军门,陈进取形势,旬日间清军以次攻克回城,卢氏以功赏蓝翎五品衔,补固原提标后营外委将,当上了武官。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意拳和形意拳的发祥和发展,都与山西票号的老窠祁县、太谷县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得到了晋商的鼓励与支持。心意拳属少林支派,创始者是明末清初的山西永济人姬际可。姬氏初创心意拳有反清复明的意向。后传艺曹继武,曹又传艺于山西祁县人戴龙邦。雍正五年(1627),清政府下令禁武,戴氏返回故里。戴氏在家乡潜心研究心意拳,但绝不外传,对内只授子侄及内亲。嘉庆七年(1801),戴龙邦临终前再次叮嘱其子戴文雄(二闾):心意拳绝对不能外传。二闾武艺得其父真传,是嘉庆、道光时期最为著名的心意拳大师,并以保镖闻名遐迩,声震武林。道光十六年(1836),直隶深州(河北深县)人李老农因久闻戴二闾大名,便变卖部分家产,到祁县寻找戴氏学武,但遭戴氏拒绝。李氏却心诚意坚,以租地种菜为生,每日为戴家送菜,三年来风雨无阻,不取分文。二闾感其心诚,为其所动,遵母命于道光十九年(1839)正式收李为徒,传授心意拳。李老农学武出师后,又随师从事保镖业五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接受太谷县城富商孟孛如之聘,到孟宅担任护院。咸丰六年(1856)李氏征得师父戴二闾同意,收太谷车二(车毅斋)为徒。同治二年(1863)李老农(起名飞羽)加入太谷镖行,因忙于镖务,将弟子车二拜托师傅戴二闾栽培。

  车二得戴氏真传后,经常与师傅李老农、师弟贺运亨、李广亨、弟子李复祯等一起切磋武艺,并对心意拳术有所改革创新,自成一路拳术,便以形字代替心字,从此有了形意拳。此拳套路严谨,拳法多变,风格独特。太谷城内,习此拳者日渐增多,形成了一个新的拳派。光绪十四年(1888),日本武林高手板山太郎在天津设擂。板山气焰十分嚣张,国人皆盼我武林中人教训此人一通。车二为了国家武林荣誉亲赴天津,以形意剑术大败板山太郎。车二名声大震,清政府授予车二“花翎五品军功”,以示嘉奖。晚清,李老农的五位弟子车二等在太谷县传授形意拳,民间有“五星聚太谷”之称。此五人武艺高强,太谷成为形意名流荟萃地,故大谷有形意拳发祥地之称。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老农弟子李广亨在太谷“中兴正”商号任护卫,并作《心意精义》一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外省武人李存义奉师命赴晋向车二学武。光绪二十六年(1900)李存义参加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失败后,李存义返回大谷避难,车二命弟子李复祯保护李存义安全,并推荐存义到太谷富商孟氏家中担任护庄。宣统三年(1911),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中华武术会。1918年,又有受过车二指点的形意拳手韩慕侠在北京击败俄国大力士康泰尔,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形意拳名声震动中外武林。

  祁县心意拳、太谷形意拳的发展,一直受到当地富商的鼓励与支持。心意拳或形意拳武林高手大多被祁县、太谷等地富商聘任为护院拳师。如山西太谷北光村富商曹氏的三多堂有护院家丁 500余人。在三多堂按照东南两局,各设护院拳师一人,又在南山青龙寨设守寨拳师一人。一些形意拳高手如李老农、申天宝、冯克智、胡铎、李发黝、武鸣国、吴本忠、车毅斋、贺运亨等,多在曹氏三多堂担任过护院拳师。这些拳师在富商家中多能受到礼遇和优厚的待遇。拳师的另一职业是当镖局镖师。镖局在山西商人活动的地方开设较多。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称:“考设镖局之鼻祖,仍系……山西人神拳张黑五者,请于达摩王,转奏乾隆,领圣旨,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外大街”。卫聚贤还进一步推论,镖局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傅山、戴廷轼为反清复明,以保护商人运送现银而设。镖局不论何时开设,山西人业此行者不少。直至清末尚有不少山西人开办的镖局。如山西榆次人安晋元在张家口开办有“三合镖局”,王福元在蒙古三岔河开办有“兴元镖局”。此外还有“志一堂”、“长胜”、“三义”、“无敌”等镖局,太谷车二、祁县戴二闾等都是有名的镖师傅。据说,车二的徒弟李复祯,出师后经常保镖于京津及辽宁一带。光绪三十年(1904),李复祯带领弟子为太谷县王庄富商保镖,从北京至行唐、灵寿,路经十八盘时,曾与强人黑老鸦交手。此绰号黑老鸦者,以全身着黑衣、轻功高而得名。黑老鸦经常在灵寿一带抢劫商民,滥杀无辜。黑老鸦在十八盘埋伏,见李复祯镖车过来,便上前动武。黑老鸦手持双刀逼李,李持枪相迎,二人交手几个回合,黑老鸦一刀冲李直砍,李猛一个长枪短用,将刀打飞,翻枪一挑,将黑老鸦挑出一丈多远,跌在地上,血流如注。众歹徒见状,呼啸四散,从此灵寿至十八盘商旅一路平安无事。还有一件商人请拳师保护财物的故事。晚清时,山西祁县史氏开办的大盛魁商号、祁县乔氏开办的复盛公商号,都是塞外著名的大商号,但其运货驼队曾多次在蒙古草原被土匪抢掠,造成很大损失。据说,领头的劫匪绰号“流矢儿”,其人武艺高强,伸臂可举牛犊,起脚能踢伤烈马,摔跤赢遍草原,射箭百步穿杨。他把不少厅、旗衙役捕快收为徒弟,又充当官吏的保镖。他的公开身份是跤王拳师,暗中却与响马贼寇勾结,作恶草原。史、乔等商家深受其勒索、敲诈之害,曾多次雇请名镖师惩治其人,岂料那些被雇来的镖师,都被“流矢儿”打得落花流水,遁迹潜踪,再不敢在草原露面,流矢儿在草原越发嚣张。如前所述,祁县是戴氏心意拳发祥地,虽说此时始祖戴龙邦,名师戴二闾已过世,但戴氏传人戴奎仍是隐居乡间的武林高手,若是请他出山,制服流矢儿当不成问题。但戴奎为人性寡孤傲,商人们对能否请得动他,却没有把握。后来便派一名叫二旦的商人,手提重礼来到戴宅。二旦见到戴奎后便将史、乔二商在外受害之事秉告,待戴奎听得怒形于色时,二旦又把厚礼送上,请他出山相助。谁知戴奎一言不发,竟将二旦连人带礼推出家门。二旦无奈,只好垂头丧气重返包头。山西到包头,杀虎口是必经之路,此地匪患也最厉害。二旦刚到此,便被一群土匪围住,要留下千网买路银,否则暴尸荒野。二旦正在危难之际,突然见戴奎一人闯进圈里,三拳两脚撂倒不少土匪,拉上二旦就跑。不想走出数里,又被一群土匪拦住,又要买路钱,领头的自称是“流矢儿”的大弟子飞骆驼。戴奎一听是“流矢儿”的人,怒起心头,一挟一跃先将二旦放在临近屋顶,随后飘然落地,对众匪大打出手,转眼就撂倒七八人。飞骆驼见状便亲自上阵,照戴奎致命处就是一拳,戴奎轻轻闪过,未等敌手回转,已插进敌裆,大喝一声,将飞骆驼打翻在地。众匪见状,纷纷逃窜。戴奎也不追赶,轻轻一跃,上房将二旦接下地面,对瘫在地上的飞骆驼说了句:“我是祁县戴奎,不服气到包头找我”。便与二旦扬长而去。不出五天,流矢儿战书传到戴奎手中。戴奎如期从包头赶到归化时,流矢儿早已带来数百名弟子及各厅、旗官场要员助阵,誓与戴奎决一雌雄。流矢儿身高体壮,形如罗汉。他见戴奎骨瘦如柴,气焰更盛,遂顺手将杨外一个 300斤重的圆椎石磙举起,扔到戴奎脚下。戴奎嘿嘿一笑,右脚一踩,将石磙就地转了两圈,猛一抬脚,已将石磙送到半空,不等石磙落地,一个“蜇龙登天”,已将石磙送出一丈开外,物落原地。流矢儿所带之人见状大吃一惊,流矢儿也不敢怠慢,便先向戴奎动手。戴奎连破对方致命攻击,而流矢儿更加疯枉。于是戴奎拿出戴家绝招,趁流矢儿猛扑之际,顺势发出裹拳,又出其不意拍向敌人左臂,呼地一下点住了对万腋下“夹窝穴”。不可一世的流矢儿一下蹲在地上,起不来了,只见他脑袋耷拉,涎水流出,二目发怔,面无人色。流矢儿对众徒弟艰难地说了声:“扶我回去”。流矢儿回到家,没出七天,气血难通,一命归天。消息传到包头,轻财好义的戴奎辞掉史、乔二家谢礼,返回了祁县。

  由上可见,武术与拳师对于晋商的活动,有着保护安全的作用,而晋商对武术与拳师的鼓励、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武术活动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科技
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科技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明清山西商人很重视对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科技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明代蒲州大商人张四教,16岁服贾远游。其兄张四维称他“尤精《九章算术》,凡方田粟布勾股商分等法……弟皆按籍妙解,不由师授。……弟治业滋久,谙于东方鹾利原委,分布、调布具有操纵,末年业用大裕,不啻十倍其初”(《条麓堂集》卷28)。明代山西汾州商人王文素,早年随父到河北饶阳经商,自幼涉猎书史诸子百家,又由于经商的需要,他很小就练打算盘,尤长于算法。他收集了宋代杨辉、明代杜文高、夏源泽诸家的算书,精心钻研。到正德八年(1513)撰成《新集通证古今界学宝鉴》十册三十卷。当时河北武清也有位喜欢数学的杜瑾(字良玉)。王、杜二人会于清河旅店,各陈所长,切磋算法。独文素超出人表,杜瑾喜曰:“诚吾辈之弗如也,所谓数算中之纯粹而精者乎!”王文素又将平日所改正算学书十帙请杜瑾审阅。杜读后,...
·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戏曲
山西地方戏曲很繁荣,戏种也很多,如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太谷秧歌、眉户、碗碗腔等。山西地方戏曲的形成、繁荣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戏剧研究学者指出:“山陕商贾发迹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梆子戏亦形成于明,盛行于清,衰落于民国”(《中华戏曲》第三辑)。梆子戏与山西商人的兴盛紧密相联,这并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事出有因,其中有着内在的联系。山、陕、豫三省交界的带,是历史上北杂剧的发祥地。元末明初,北杂剧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品,逐渐脱离了时代,脱离了人民群众。昆山腔兴起以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好又转向昆腔,就在北杂剧衰落,昆腔盛行的时候,山陕豫交界地民间艺人将这一带民歌小曲演唱故事搬上戏曲舞台,因它与北杂剧、昆曲相比显得粗俗,所以在晋南一带称它为“土戏”。因它在演唱时用梆子打击伴奏,故又称梆子腔。又因演唱艺人多来自山陕,所以又称“西曲”。清人朱维鱼《河汾旅话》称...
·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晋剧
山西人素以“多财善贾”而著称于世,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名商巨贾称雄海内。他们凭借雄厚的资财,修建深宅大院,自创或资助戏班剧社。现存的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可见其往昔商铺宅邸的豪华气派,然而由他们创立的众多戏班,捧“红”的一个个名角,都已成为历史烟云,鲜为人知了。晋剧俗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它植根于以古并州(今太原市)为中心的晋中地区,兼收了其它剧种的优良技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近二百年来,这枝独特的戏剧艺术之花,以其激越豪迈的艺术魅力,不仅受到三晋乡亲父老的喜爱,还流传到冀、秦、蒙、豫、甘、川等省区的广大乡村以及北京、天津、张家口、包头等大中城市。而晋剧的创建、繁盛和流传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太原地区中路梆子的历史概貌》有关资料记载,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间,活跃在太原、晋中一带的戏班和票社承办者大多为巨商、财主、店主等,其资金来源大部分靠这些商贾资助。...
·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饮食
山西是面食之乡。山西人喜欢吃的面食,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种,诸如剔尖、擦面、拨面、猫儿朵、河捞、拉面、刀削而、拨鱼、揪片、炝锅面、醮面片、拷栳栳、转面、翡翠面、蛋黄面、浇肉面、打卤面、三和面、鸳鸯面等,这些面食的发展与晋商的推动分不开。晋商商号之饮食,一类是商号内部日常用饭,另一类是做生意待客用饭。商号内部吃饭不付伙食费,有大、中、小灶之分。经理吃小灶,伙计、学徒吃中灶、大灶。就大灶伙食标准而言,也高于当时当地中等人家水平。清人刘大鹏说:“此间生意奢华太甚,凡诸客商,名曰便饭,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习俗使然,并无以此为非者”(《退想斋日记》)。做生意待客用饭也有两种:一种是掌柜等有身份人用饭之处。如归化城(呼和浩特)有一种小班馆子就是此等人吃饭之处。小班馆子是一种高级饭店,内有歌女唱曲,这种馆子多设在比较僻静的街巷,光绪时全城有三家,即大召东夹道的“锦福居”,棋盘街(今新生街)的...
· 晋商文化—晋商与社会文化—晋商与茶文化
晋商在清代的商业活动中,很有特色地进行过茶树培植、茶叶加工及运销等工作,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人衷千说:“清初茶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交点行东,恣所为不问,茶事毕,始结算别去”(《茶事杂咏》)。为了保证茶叶货源与茶叶质量,山西商人曾在福建武夷山区,通过“行东”(代理商)以包买形式控制一些作坊,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茶叶加工。也就是说,有一些茶叶作坊是置于晋商的监督之下。但是,咸丰三年(1853)以后,由于太平天国革命,晋商去福建的茶道受阻,茶叶贸易受到影响。后来,晋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曾发现湖北武昌府的崇阳、蒲圻两县交界处的羊楼峒、羊楼司一带具有栽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便指导当地人栽植茶树和制造红绿茶之法,使这一带逐渐成为晋商新的茶叶产地。据史料记载,以种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