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榆次常氏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7
转发:0
评论:0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榆次常氏,榆次常氏是晋中富商。徐珂《清稗类钞》称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该族原系山西太谷县人

榆次常氏是晋中富商。徐珂《清稗类钞》称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该族原系山西太谷县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常仲林迁居榆次县车辋村刘家寨,由仲林一世起到八世常威时,家“始裕”,“至于起家,即率经商”。其经商则在多伦诺尔、张家口、兴化镇及本省大同、繁峙等处。

常氏发迹之后,氏族分居,添房盖院,分为“南常”、“北常”。“南常”以万已为代表,为“世荣堂”;“北常”以万达为代表,为“世和堂”。

北常从乾隆年间始,就以大德玉商号名义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增加,常氏于道光六年(1826)新设大升玉商号,道光二十年(1840)增设大泉玉商号,同治五年(1866)增设大美玉商号,光绪五年(1879)增设独慎玉商号,形成了常氏的“玉”字连号。此外,独慎玉商号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汾阳路履仁先生目睹晚清恰克图商业状况,撰文说:“买卖城内有一东西向横街和三条南北巷子组成,西巷有常家的大泉玉,中巷有常家的大升玉,东巷有常家的独慎玉。”正如《山西外贸志》所说:“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常氏一门,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北常”有十家带“玉”字的商号最著名,号称“十大玉”。据《汉口山陕会馆志》称,光绪八年(1882)汉口“北常”的商号有如下十二家:大昌玉、大德玉、大泉玉、三德玉、保和玉、慎德玉、大升玉、三和源、大通玉、大顺玉、泰和玉、独慎玉。

“南常”的商号名称均带有“昌”字,号称“十大昌”。其商号遍布苏州、上海、汉口等地。 在常氏家谱的“寿序”、“墓表”、“墓志铭”中,多有常氏经商的记载。如常氏九世万达八十“寿序”中称:“翁为榆邑望族,自少英敏,具干济才,方弱冠,遂弃制举,业掭计,然术事无巨细,便能摒弃区划,悉合机宜,为老成辈所器重。中年懋迁有无阅历而话练益精,一切运筹帷幄,克壮其猷,家业日隆。”再如九世常万育八十“寿序”中也赞其经商才能说:“翁未弱冠,读书家塾,用力甚勤,人皆许其能。既乃失怙而家计甚切,母独命学陶朱术,翁因顺志北上,据先人遗资,经营二十载,家遂丰盈。”另如常万达之子、常氏十世常怀愉八十“寿序”中称“今初而课读,颖异非常,长而经商,辛苦备至。至于奇迹廛市,更有可法者,林风沐雨,以炼精神,握算持筹,以广智略。其深藏若虚也,有良贸风;其亿及屡中也,有端木风。持义如崇山,杖信如介石,虽古之陶朱不让焉。”又如常万达曾孙、常氏十二世常怿“墓志铭”中,也有“随父服贾张垣,凡筹划经营实左右之”。常氏十三世常维丰“墓志铭”也写道:“君性明敏,事宜张驰,一经裁决,立即决焉,每任一人,皆精明强干,以放生理日盛,富甲一乡。”常氏作为封建性商人,曾积极参于清朝的政治和文化活动。例如捐助地方书院。

道光十七年(1837)因捐助榆次书院,知县赠匾一块,上面写着“崇文尚义”;光绪五年(1879)八月因捐助山西官书局刻书,巡抚曾国荃赠匾一块,文曰:“义关风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常氏十四世常赞春以藏书捐赠榆次学堂,山西巡抚恩寿赠匾一块,文曰:“士诵清风”。常氏还赈济灾荒与善后捐输。光绪三年(1877)山西灾荒,捐输 3万余金,巡抚曾国荃赠匾一块,文曰:“好行其德”;庚子后,因助清政府善后经费,山西巡抚赵尔巽奏请于光绪二十九年(19O3)奉皇上旨赐匾一块,文曰:“乐善好施”。在义和团运动中,常氏十三世立教,由村众举充乡团团长,“与村人赵君成业,刘君秉仁协议安置拳众毋扰,并练团丁,以防他匪侵入”。 常氏发迹后曾积极投资土地,在清代后期还创办了近代工业。

榆次车辋土质不好,即使如此,常氏也未放弃对家乡土地的投资,南北两常在车辋村占有的土地,为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一强,约20顷左右。庚子事变,常氏商业受到损失。常氏转而热衷创办近代家庭工业,据载:“望春兄鉴于吾家人众,而资有限,恐一旦竭蹶,无以为生,因议立敦义和蚕桑局和敦睦织布工厂,由京津聘教授,购机器归,率族中子弟不习儒贾者以入,有缺额招生”,“招徒工数十人,结丝物织络带,以作试验。翌年,即栽桑数百株,养蚕数十万”,“至局内设置,如养蚕架、寒暑表及一切器具无不全备,一时敦义和之丝品织物,销售平、汾、文、交、祁、太、徐、榆等处,获利颇厚,而平汾等处人言及榆次敦义和丝物,尤为赞许”,“及民国肇兴,吾家各埠商肆顿遭损失,工厂货款无出,将至停办”。至十年,以所植成桑,归村公有经理。

常氏除创办家庭工业外,还向山西近代工业火柴局、保晋矿务公司、晋华纺织公司有过投资。保晋公司第四任总经理就是由常氏十四世常旭春担任。他在职15年(1923——1937),是各任总经理中任职年限最长者。

常氏商业于清末民初衰落,常氏十三世常立训在光绪中叶曾作为常家的股东代表达2O余年。其《墓志铭》记述了他看到常氏商业“日薄西山”的状况后感慨万分:“公盖不以一时之致富为可矜,而以后日之食贫为可虑,于其酌盈剂虚之际,已足见其持满戒溢的苦衷。”这就是说:光绪中叶,常氏丁目既繁,需用日浩,已是开支拮据。庚子事变,归化城受兵燹之苦,张垣又受到德兵骚扰,常氏商务“遂难复如旧时”。常氏十三世常立教“墓志铭”称:“壬子吾家骤落,京肆事尤棘手,族众推公往,癸丑公选驻京,至甲寅秋,自以维持无术,谢归。”这就是说:民国初年常氏商业已彻底衰败,而且回天无术了。

常氏由商起家,传至十世时,已有“世兼儒贾为业”之称。常氏自经商家境富裕之后,便注意让子弟读书学儒。常氏八世常吉为县贡生,是常氏家族人贡第一人。此后就延绵不断,到清末,常氏从八世到十五世入邑庠生达78人。特别是清光绪年间,常氏十三、十四两世,有4人拔贡,5人中举,一人成为进士,集常氏一时科举之盛。清末废科举立学校,到1921年,从十四世到十六世间,有4人赴日留学学成回国,有10人从省内外大学毕业,在榆次家族中首屈一指。由于常氏重视教育,家族中培育出了许多研究经史和书法绘画有较深造诣者。据《常氏家乘》载:常氏十二世常炳仿柳少师书,常佶双钩字时称无双,常怿工画山水及虎、马、蝴蝶等小品;常憬尤工欧阳体,常惺善诗;十三世常维梁楷工柳少师书;常立德既富藏书,且研究考订之学,晚学颜鲁公书;常立爱藏书甚多,研读史学、理学,而且懂数学;常立屏邃于史学,书法则工颜真卿、董华亭诸家;常立方既嗜史籍,为清副榜举人;常维丰工书善画。常氏子弟中有几位在省内外政界、文化界均颇有影响,例如:十三世常立教于光绪十一年(1885)考中第53名举人,赴京会试,曾参与康梁变法的公车上书,在故宫陈列的黄榜上有名,是常氏家族中第一位科举成名的人物。十四世常麟书,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考中第51名举人,由翁同合推荐,入国子监南学深造7年,光绪二十九年(19O3)癸卯会试,中第219名贡生,殿试取三甲第87名进土,派往户部任度支部主事,因丁忧未就。曾任常氏笃初学校教务、榆次凤鸣学堂堂长,创办榆次速成师范学校,自任校长兼总教务。民国初年移居省城太原,历任山西大学、商专、一中等校语文教师。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有《诗经述义》、《礼记易简录》等十多种著作。十四世常赞春,光绪二十八年(19O2)考中第三名举人,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获文学士学位,受聘为清史馆征访员、山西文献征存局编辑,曾任国会第二届众议员。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学识渊博,尤通文史,长期在山西大学文、法、教育学院执教,深为学生敬重,总纂《榆次县志》,多有创见,著作甚丰,遗著目录达50卷左右,尤擅长书画篆刻。十四世常旭春,自幼聪慧才高,童试第一,光绪二十八年(19O2)中第24名举人,1912年选任山西国民公会副会长,1922年到1927年出任保晋公司总经理。书法先学魏碑,后宗李北海,所书笔力气势磅礴,苍劲有力,为名书法家。常氏十六世常乃德,北京高等师范史地科毕业,后赴日,归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山西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教授,学识渊博,著作甚丰,主要有《中国民族小史》、《史国史鸟瞰》、《中国财政制度史》、《社会科学通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平阳亢氏
清初,山西平阳府(今临汾)的亢氏,人称“亢百万”。其资产据《清稗类钞》载,有数千万银两,堪称山西首富。在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银两到百万银两的侯、曹、乔、渠、常、刘诸姓人家。亢氏家族自清初发迹,终清季,是商业、土地兼营并著的家族。清末宣统二年(1910〕《中国经济全书》称:“康氏(即亢氏)自清迄今,凡二百余年,其家运之隆盛,可谓极矣。”关于亢氏发家之缘起,有这样的传说: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与清军作战失败,退出北京经山西撤往西安途中,曾将携带的金银财宝寄存于亢家。后来,李自成牺牲,清朝在全国建立了统治权,农民军寄存的金银财宝遂为亢氏所有。不过,这个传说并不可信。试想:清兵入关后,财政十分困难,清朝大臣祖可法等有过占据山西、解决财政困难的建议。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清军占领山西后,岂能不听说亢家寄存有李自成农民军的大量金银财宝而不向亢氏索要?另外,李自成虽然牺牲了,但李自成的余...
·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祁县渠氏
祁帮商人是我国清代商界一支劲旅,而渠氏是祁帮商人中资财最大的一户,他们的茶庄“长裕川”声名卓著,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据《清稗类钞》载,渠氏资产为三四百万银两。渠氏先祖渠济,上党区长子县人。元末明初其子敬信、守信、忠信做贩运小本生意,是走村串户的“货郎挑”,经常从上党贩运潞麻和梨到祁县,再把粗布和枣贩回上党,年长日久,有了些积蓄。明洪武二年(1369),便把其父接到祁县定居。后来其子孙经商于包头一带,到渠源祯曾祖父渠同海时,在包头经营的商业已初具规模,购地十余顷,经营着菜园、油粮、茶叶,并兼作钱业生意。到清朝乾嘉年间,渠源祯的祖父映璜又增设长源川、长顺川两大茶庄,从两湖采办红茶,贩销于西北各地及蒙古、俄国。至此渠家已经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巨商大贾之家。据渠家传说,渠映璜逝世前有银120万两,其子长瀛、长发两门各分银60万两,因长瀛早逝,由其两个儿子源潮、源祯继承,各分得银30万两,而长发...
·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大盛魁商号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其资本十分雄厚,声称其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大盛魁的创办人并不是什么富户大商,而是三个小贩。原来康熙时,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中,由于军队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遂准商人随军贸易。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即山西太谷县的王相卿和祁县的史大学、张杰。他们三人虽然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部队供应由山西右玉杀虎口往过运送,他三人便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为大盛魁,这就是大盛魁商号的创始经过。大盛魁的总...
·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介休冀氏
冀氏是宋代从山西临晋县迁入介休县邬城,后又迁人介休北辛武村。冀氏是大户,其“支派分出,丁口益众,梓里相逢,每难识别,兼以宦游远省者有人,服贾他乡者有人,又迁广平、迁湖北、迁陕西、迁北口”。冀氏约在乾隆时开始发迹,到冀氏十七世冀国定时期,冀氏商业已相当可观。《清稗类钞》称介休冀氏有资产银30万两。道光初,冀氏在湖北樊城、襄阳等地的商铺有7O多家,经营以当铺为主,次为油房、杂货铺,其中资本在10万两以上的商号有钟盛、增盛、世盛、恒盛、永盛当铺和平遥谦盛亨布庄。这时,冀氏有资产达300万银两。但冀氏富后不愿露富,冀国定为掩饰其富,有对联云: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冀国定是冀氏单传,到国定年逾40岁时,又膝下无子,遂继娶四房马太夫人,后生以公等五子。国定去世后,因“诸子未更事”,内外造事皆由马太夫人经理。她“不出户庭,而大辔在手,综理精密”,丝毫不比国定逊色,据说平遥县开标利,如马太夫人不...
· 晋商文化—著名商号—平遥李氏
李氏原籍陕西汉中,元朝有李实任官山西,遂落户平遥县达蒲村。李氏经商据说始于清雍正年间。第一家商号是在达蒲村开设的“西裕成”颜料庄,经过乾隆、嘉庆两朝,商业利润有增。嘉道年间,在经理雷履泰的策划下,西裕成颜料庄适应埠际商业清偿需要,开始进行汇兑业务,日趋繁荣。道光初年遂将西裕成颜料庄改为专业汇兑业务的日升昌票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自从创立票号后,利润甚丰,财富骤增。李氏于道光三十年(1821)在达蒲村新盖高楼院三处,咸同时又投资新设商号十多处。李氏以日升昌和谦吉升票号为中心,在平遥县城设有日升裕、日升厚、日升通钱庄及日升布庄和日升店(货栈);在天津设有东如升等店。李氏所设日升裕、日升厚钱庄在平遥县钱业中,曾操纵行市,称霸一时。日升昌票号创始时,当家财东是李大全,大全故后由其子箴视主事,箴视弟箴言有疯颠之病,人称“李二魔子”。箴视死后,由箴听之子五典管理。李氏从事商业,所获利润除一部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