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三晋文苑—三晋名山漫谈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三晋名山漫谈,在地球的东经110°15′至114°33′与北纬33°35′至40°44′之间,
在地球的东经110°15′至114°33′与北纬33°35′至40°44′之间,有一片面积约10余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人们在很早以前就习惯于称它为“山西山地”或“山西高原”。
山西山地有三个特点:一是高,二是古,三是其中名山众多。
论高——五台山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华北第一高峰;除此之外,山西山地中仅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30座以上。
论古——山西山地基本形成于6700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是我国最古老是山地单元之一。不仅地质年代古,而且还有悠久的文化史,许多山地在3000年前的商周交替时期,至少已具人文。
论名山之多——我国历史上的名山有着多种系列,其中岳山、镇山和佛教、道教之山最为著名。据知,在全国,同时拥有五岳之一、五大镇山之一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省份唯有山西一家。此外,祭祀名山、名人之山、历史名山以及种种文化名山与风景名山更是比比皆是。
根据本文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晓国先生近10年来的实地调查了解,目前山西境内起码仍有60余处名山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诸如许多人都知道的绵山、藏山、灵空山、龙山、冠山、仙堂山、霍山、珏山、云梦山、方山、历山、姑射山、卦山、析城山,另还有人祖山、太阴山和天涯石鼓山等等。由是,谨以山西名山作题目,在“山西名胜”一栏中依次漫淡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诗经》与三晋文化
三晋大地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文明的策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灿烂传统文化的摇篮。它的“根”可以远寻到古老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但有文字记载的较为明确可靠的要算《诗经》中的“魏风”和“唐风”。《诗经》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在弥足珍贵的“十五国风”里,晋地就占有其二,这无疑是领略西周到春秋时期晋文化风采、寻找晋人最早的文化之根的一扇最佳窗口。一、“魏风”和“唐风”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诗经》中的“魏风”之“魏”不是三家分晋后的魏国,而是在西周就已受封立国的魏国,其地点在今山西省运城地区芮城县境。清人陈克云:“魏在商为芮国地,与虞争田,质成于文王。至武王克商,封姬姓之国,改号曰魏。《春秋》闵公元年,周惠王之十七年也,晋献公灭魏(以其地赐大夫毕万,自是晋有魏氏),今山西解州芮城县是其地。”《史记》云:“魏,大名也...
·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三晋文化的道德光辉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道德伦理的光彩异常夺目。早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三晋人物就以其高卓行为显示了崇高的人格力量,鼓舞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献身正义事业,对历史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阐述三晋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不朽建树。一、已诺必诚,恩怨分明言而有信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古代三晋人物在这方面有许多生动表现,可资后人学习借鉴。公元前37年,晋公子重耳在国外逃亡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及离楚时,楚王问重耳将怎样报答。重耳说,如能回国执政,他日晋楚交兵时,晋军可以“退避三舍”以为礼报。至前632年,重耳执政四年,与楚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晋军面对楚帅子玉咄咄逼人的倾压,主动后撤“三舍”,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信义,并以此种先礼后兵的姿态激发晋军士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公元前07年,奢侈而残暴的晋灵公设宴召晋大夫赵盾赴饮,却埋伏甲士准备杀害这个...
·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魂系山西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流淌着绵亘万里长河。水之灵,地之气,孕育繁衍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千百年来,山西,这方地处黄河中游的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喜剧。长久的文明积淀,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色彩鲜明的三晋文化。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三晋文明的渊源就有多么深远;太行吕梁的黄土有多么厚实,三晋文化的蕴藉就有多么深邃。我的家乡,就在这片黄土地。她是中国第一个贤明帝王——尧建都的地方。记忆中,童年时常约伙伴们到尧庙嬉戏玩耍,那古朴瑰丽、神圣庄严的殿堂,似乎总是在诉说着尧天舜日的太平盛世;蜿蜒而过的汾河水,又仿佛在讲述着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司马光砸缸……,这些千古流传的故事,一切的一切,依旧萦绕在我的脑际。然而,深厚的黄土文化,并没有使当代的山西名扬四海,久远的三晋文明,也没有使现在的山西人荣耀...
·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三晋文化名城走笔”之后
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周末版推出“三晋文化名城走笔”栏目,连载了我的系列旅游文化散文。目前已持续了一年。我写的对象,大都是三晋域内的旅游名城,通过深入挖掘不同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深入探讨这些文化个性与中华母体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非常关注它们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比如,同样是佛教文化名城,大同展示的是佛教东传中国早期的盛世欢歌;五台展示的是佛教文化发展中期的大悲世界;交城、隰县等处的胜迹代表的又是晚期的世俗画图。晋商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其鲜明的断代特征,基本上可以分为原始积累、资本扩张、官商一体、腐化末落四个阶段。我在写晋商文化名城时,立足于一座城市重点展示晋商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如《祁县望族》重点展示晋商的原始积累和艰难起步;《古城平遥》着重写晋商的资本扩张和巨大影响;《灵石探胜》通过王家大院与故宫在结构布局上的同一性,揭示官商一体的心态模式;《漫话金太谷》折射晋商晚期的衰落。四座晋商文...
· 中原文化—三晋文苑—三晋文化在中华古文化中的地位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的摇篮。华夏文化的共同体在这里形成,并以此为中轴,繁衍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从历史的眼光看,华夏族的中原文化,当是中华文化这条巨流的主干,而地处黄河流域的三晋,其文化在中华古文化的总体中自然占有突出地位。一、思想文化(一)法家思想三晋地区是法家的主要发源地,战国时代著名的法家人物大多出于此地。公元前475年左右,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相继掌权。为了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展封建制,的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纷纷在本国开展变法运动,其中主要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以及秦国的商鞅变法。其次,法家人物申不害,以法治国15年,使韩国一时间国治兵强。还有赵国人慎到,主张法治,代表了法家“重势”的一派。至于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也是赵国人,他援法入儒,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儒家关于王道和礼治的思想,又总结和吸取了法家推行霸道、实行法治的思想和经验,使他的新儒学成为适应新兴地主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