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民间育俗—抚养
为了把孩子抚养成人,人们竭尽心思,想出了许多办法,这些办法世代口耳相传,逐渐演变成种种非常虔诚的习俗。
晋中一带,当奶奶的要背负孙儿走街串巷,到各家讨取少量米面和小布块,如行乞的样子,称为“讨百家”。回家后,用米面为孩子做饭,把布块拼凑起来做成小衣服,称之为“百家饭”和“百家衣”。民间认为,这样能使孩子身体强壮,无病无灾。
临汾等地,讲究用奶奶穿过的旧蓝布衣服给孩子改制小衣服,取的是“蓝”、“拦”谐音,表示孩子穿上这种衣服,生命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戴“长命锁”,是山西各地都时行的育儿习俗。早先的长命锁多为银制,呈古式锁状,一般正面镌刻着“长命富贵”、“长命百岁”等字样;背面镌刻着麒麟图案,表示“麒麟送子”,也有镌刻“龙”、“虎”、“寿”等字样的。人们把长命锁戴在孩子脖子上,表示根基永固,吉祥长命,并祝福孩子以后龙腾虎跃,前程远大。
忻州一带生了男孩后,次年元霄节期间,在街上垒旺火、架灯山、请响班,热闹庆贺,谓之点灯。亲朋好友们都带花馍、礼炮、酒前往扶灯,以借百家之福,护佑孩子健康成长。一些不生育的已婚妇女,要在灯山上祈愿烧香,完了偷一盏灯回去,谓之“端灯”,据说必可生育。
孩子小时常流涎水,山西各地都时兴给孩子戴“ 围嘴嘴”。“ 围嘴嘴”是用布缝制的一个圆环形垫子,套在孩子脖子上,涎水打湿一片,就转动一下,使下巴颏接触部位总是干的。“围嘴嘴”有做成老虎形的,还有做成青蛙形、莲花形的,等等,既实用,又美观。
孩子长到一岁左右,一般都要断奶。除了逐渐减少哺乳次数,逐渐添加米面、鸡蛋、蔬菜等食品,为断奶做好准备外,还要选择黄道吉日,即“看日子”。民间大多以“伏断日”,即日干十二地支与二十八宿中的利宿配合日为断奶吉日。
山西有些地方为防止男孩、特别是独子夭折,每次理发时都要特意在脑袋后头留一撮头发,称为“百岁毛”,吕梁地区又称为“后扯辫”。有些地方的小男孩如果长住舅父家,脑袋后边留下的那一撮头发都叫“舅舅毛”,是以此表示不忘舅父家的养育之恩的。“ 百岁毛”也好,“ 舅舅毛”也罢,越长越好,干脆就梳成一根小辫子,直到满12岁或者回到生身父母身边以后才剪掉。
体弱多病的孩子或者独生子,在山西许多地方都讲究认干爹干妈,晋中祁县一带称为“认义”,雁北等地则叫做“寄宝”。“认义”的对象一般为多子女的人家或长寿老人,以求人丁兴旺或寿命长久。河曲一带,孩子“寄宝”还要起相应的奶名,如认姓李的为义父,则称“李保大”;认姓王的为义父,则称“王保大”。除了多子女或长寿的人家外,有些地方还时兴认残疾人为干爹干妈,取其不幸代人受难以保孩子平安健康。再就是把孩子的无病无灾寄托于神灵的庇佑。有些地方是让孩子在神或僧道前“寄名”为弟子,但不剃度出家。民间认为既然是神或僧道的弟子,自然会得到他们的保佑,长命平安。
关于年龄的计算,旧时山西民间习惯以夏历纪年为标准。孩子一生下来即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夏历年元旦即长一岁。这种计算年龄的方法称为“虚岁”。 孩子至12岁生日,也即满11周岁时,旧时各地都举行“开锁”的仪式。忻州河曲一带,孩子要把11年来攒下的22条红线锁一齐挂在脖子上,然后再在脖子上挂一把旧式铜锁,由孩子的干爹、千妈象征地用铜钥匙打开。吕梁柳林等地,称过12岁生日为“过大生日”。这一天,孩子要坐在笸箩里,头上打着雨伞,嘴里咬着烧饼,手里拿着大铲或铜钹。所用之物都取圆形,以此象征孩子终于圆满成人。临汾一带,孩子则要坐一种特制的彩车。这是老式的铁钴辘大车,布置得异常华丽,孩子坐上它上街,郑重地向人们宣告,他已经成为社会的正式一员。
晋中祁县等地,“开锁”仪式极为隆重。家人在宅神前设供,并请孩子“认义”下的人来主持。当地讲究每年春节由父母、亲友赠送孩子用红头绳穿铜制钱做成的锁。这种线绳锁上的铜钱按年龄增加,每年一个,另外再加2个,如5岁穿7个,7岁则穿9个。至此,孩了要身缠3丈红布。跪在地上拆卜历年来所得线绳锁上的铜钱,放入簸箕内。主持人一边口中念念有辞,一边把簸箕里的铜钱往地上抛撇。凡汉字面朝上的铜钱由孩子拾起,以此占卜一生福禄;其余的则归主持人所有。然后主持人一手拿笤帚,一手扯布头,让孩子原地旋转以使布解脱。在旋转中,主持人也要边念咒边用笤帚扫孩子。待红布全部脱下,即送给主持人以作酬谢。最后把蒙过12层红布的项圈取下,摘下锁,把项圈挂在枣树枝上,整个“开锁”仪式方告完毕。
对于孩子的12岁生日,旧时人们非常重视。这一大家人往往要张灯结彩,欢宴亲友,问时备办丰盛的祭品 ,让孩子“ 戴枷画睫”,前往娘娘庙或后土庙祭祀献供,有钱人家甚至还要唱几大戏。这一习俗称为“还愿”。现在“还愿”之俗不多见了,但有些地方仍然时兴请客摆筵、大闹“12”之风,动辄二、三十席,花费三、四白元甚至上千元。在雁北、忻州、晋南及晋东南一带,这一现象尤为严重。
过12岁生日,山西民间称为“成人”。严格地说,它已经不属于诞生礼仪的范围,但又不同于久已绝迹的“成丁礼”,即冠礼,是人在少年期转入青年期的时刻举行的一种特殊的礼仪。从此之后,这个人便要对家族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对山西民间诞生礼仪的浏览,不难理会其中最主要的含义,即在于表达人们希望孩子平安无恙,健康成长的美好心愿。其次,便是对孩子的美满未来的祝福。由于时代的局限,诞生礼仪中的迷信成分与重男轻女倾向十分严重。
现在产妇生孩子,一般都是到医院妇产科的产房,“坐草”、“忌门”等习俗自然而然日渐消失。当婴儿降生时,人们讲究赠送孩子的父母一本纪念册,从第一页专印婴儿脚趾印的栏目到最后“银婚”、“金婚”的有关记载,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在婴儿诞生一两天内,人们还要给孩子照诞生照,以作为留念。婴儿的健康成长,人们不再乞灵于各式各样的“锁”,而是及时到各级防疫部门之注射预防疫苗。
亲友们前来探视,现在一般是馈送各色糕点、罐头及小孩的各种衣物,各种传统食品在城镇地区几乎见不到了。
每逢孩子过生日,现在都时兴给孩子买生日大蛋糕,上面插上与孩子岁数相等的小红蜡烛。在全家人关注的目光下,由孩子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这一风俗已经逐渐由城市推广到农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