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平遥鼓书

2018-01-2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平遥鼓书,原名弦子书,又叫平遥盲书,起源于平遥,流行于汾阳、介休、孝义等县,已有三百多

  原名弦子书,又叫平遥盲书,起源于平遥,流行于汾阳、介休、孝义等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平遥鼓书,最初是单人坐唱,到清末才发展成为多人坐唱。分为红、黑、生、旦、丑等行当。 平遥鼓书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月琴。说唱曲调,原来多采用晋中民歌,后来,又吸取了祁太秧歌的某些长处而自成一体。说唱中,使用平遥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平遥鼓书的代表书目有《青龙传》、《五女兴唐传》、《接婆婆》、《飞扇子》等。新中国成立后,平遥鼓书在唱腔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改进。孟州》、《燕王扫北》、《巧联珠》、《巧奇缘》等。小书段有《偷吃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襄垣鼓书
也称鼓儿词,襄垣调。起源于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即今日长治、晋城一带。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有所丰富和改革。襄垣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一快板两种。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地方戏曲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秧歌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国初年,盲艺人段小五又创造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将抢板改造成紧抢板和慢抢板,使鼓儿词的形式更丰富更完善。后来,又有人创造了由鼓儿词转唱成戏曲的“转板”。击乐伴奏,除了原有的书鼓,书板外,增加了大锣、大钗、镗锣、小铮、梆子等,但都由一人操作,手脚并用,整套锣鼓节奏紧、尺寸严、气氛红火,...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和顺“凤台小戏”
“凤台小戏”,是由二、三人扮成角色的民歌表演唱形式,因产生于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凤台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因而流布不广,建国以后才逐渐流传至和顺境内的其它村镇。“凤台小戏”所唱曲调,从其曲牌名称看,有的显系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如《莲花落》、《银纽丝》、《打枣》、等;有的则是东山地区的民间小调,如《摘花椒》、《绣荷包》等。“凤台小戏”的曲调流畅而优美,风格清新,结构方整,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凤台小戏”总的看来,具有一种湖光山色的韵味。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耍孩儿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广灵秧歌
广灵秧歌又名“优歌”,它是流行在广灵、浑源以及河北省的涞源、蔚县、易县一带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蹦蹦戏、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剧种之影响发展壮大而成。据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写的《广灵县志》记载:“春场在先农坛。是日,设春筵用优歌。”由此可见,广灵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码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其雏形。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随着梆子剧种的蓬勃发展,广灵秧歌也不断成长壮大。大同、浑源、阳高以及河北省蔚县、涞源县、易县等地区经常有广灵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动,因为它演出的“上坟”、“赶脚”、“过年”、“打雁”、“杀鞋”、“杀狗”等剧目,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符合观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理,因此很受广大观众欢迎。据调查,本世纪30年代,广灵县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业余班社,这种业余秧歌班社后来逐渐发展到临近的蔚县、阳高、阳原、灵丘、浑源等县,广灵秧歌传入这些县以后,又和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土语相结...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戏—罗罗腔
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河北梆子兴起之后,剧目丰富,名伶辈出,各个班社实力很强,相比之下的罗罗腔只能算个民间小剧种,各个方面都很逊色。因此,当时艺人们为了糊口,不得不到偏远的山区另谋生路,于是就转移到河北省的行唐、阜平与山西省的灵丘、广灵、繁峙、浑源、应县等地,并在雁北站住了脚根,成立起职业班社。据传说,当时灵丘有个唱旦的演员,名叫雷有子,专攻青衣、小旦,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艺术高超,踩起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